当前位置:学习帮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傅雷家书读后感(一)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读了《傅雷家书》我了解到:傅雷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造诣深厚的文艺评论家,而且还是一位苦心疏诣、教子成才的父亲。这封家书使我懂得了什么才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同时,还让我懂得一个真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飞的社会,《傅雷家书》犹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这个作业如山、学业繁重的时代,《傅雷家书》犹如一位智者给人指引。《傅雷家书》中的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更用不着装腔作势。

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为了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家书》告诉了我:一颗纯洁、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染、迫害,陷入到似乎惨绝人寰的绝境,但最后正义的光会驱走阴霾,为黑暗带来黎明,为绝境带来希望,最终赢得了它应该得到的尊重,被后人所敬仰。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而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让我读出了——一位优秀的父亲,一个出色的儿子,一封不平凡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二)

禄给朝晡,书通父子情。——题记

刚刚拿到《傅雷家书》时,一看全部是一些信,觉得无聊便放在一边没有看。后来,因为它是必读的名著,无奈之下,只好耐下心去看。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的想法完全被颠覆了。

《傅雷家书》记录了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年至1966年写给两个儿子的一百多封家信。这哪里是普通的信啊!那一封封家书,那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浓的爱。当我翻看这些信件时,眼前不由浮现出那个伏案写作的身影。看,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看,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忧虑;看,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他的一举一动,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位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而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对孩子的严格家教。傅雷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有严格要求,他看到傅聪签名写的行书不规范都会在信中明确。正是因为傅雷对孩子无时无刻的关注,这些频繁出现的教导似乎成了唠叨。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父亲,他不像傅雷那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他通过常年的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也像傅雷一样是一位严格的父亲。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大概就是那些他经验所得的人生哲理、处事方式,这些唠叨使什么都不懂的我感到厌烦,常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聪有没有厌烦过这种唠叨,或许他小时候厌烦过,但是他已经在成长中慢慢懂得了那些大道理,而且他还将那一封封家书保存下来,保存下那一笔笔精神财富。伴随着成长,我渐渐明白了父亲口中的的那些大道理,虽然无法像书信那样保存,但那一笔无价的财富永远会保存在我心里。

一封封书信的飞传,那是爱的呼唤;一次次爱的呼唤,那是心的急盼。父爱之书,需要你用眼去看,用心去品,用爱去践行。

傅雷家书读后感(三)

(作者:小朋友)

不要活在过去,试着去释怀,去安放。

人生处处有伤害,过了一个坎,还有无数个等着你,难道你要一个个去“照顾”吗?那您的“精力”旺盛哇。这么多,该怎么办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放下苦难的过去,迎接美好的未来,那又如何走出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听过一句话,“为什么人只有两只手?没有第三只呢?因为一只手用来接住现在,另一只手用来接住未来。”过去不能常驻,你只能勇敢大胆的去面对它战胜它。可以把它当做是一层灰镜,让它用干净的毛巾抹去,你看到的是一个完美整洁和不一样的自己。

我认识一个人,他很不幸。他是先被养父母退养,后是亲生父亲的自杀,他目睹了全过程。他一定崩溃过,但他仍能坚持活下来,他没有被生活中的不幸打垮,而是放下过去,走向未来,或许正因如此,他被许多人喜欢,这人哪有完美的,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数不尽的刀疤。

那些过去的伤害就是心口上的疤,它被鞭打着,它留下了血淋淋的血水,它能被治愈,但不可抹去,当你看见它时,你心中必定会感慨万千,但你一定会知道有那道道伤疤后的荣誉。再遇到同样的事时,不再躲避,不再逃脱,而是放下心态去正面抗击,因为一次次伤疤后的我们已经变得成熟了,已经成长了,我不用害怕你了,取而代之的是胜利。

想活得幸福,那就得战胜不幸,人生哪有白拿。你要用一个乐观的心态,用好的心态看待过去。对待自己,也能轻松些,而不是死死挣扎掉进个死胡同,怎样都出不来,还想等人来救你,怎么可能,即便有人来救,但也要明白,没有谁的一生,是有人帮忙的,最后只能靠自己。

放下让人痛心的过去吧!别忘了美好的未来,在等你。

傅雷家书读后感(四)

生活的意义

八八班张庭语

有时我常常也会想,人的一辈子要活成什么样才算得上“成功”?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穷极一生去追求的?如果按照我以往所想的,就是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在较高的薪资下过快乐的生活。但细想一下,好像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风平浪静,日复一日的生活。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只是这样平静,没有任何波折的话,那还怎么算是“快乐的生活”。

对于庸俗的人,不思进取,甘于现状的人来说,他所追求的无趣的“快乐生活”是没有挑战与波折的,这样的生活就像荒芜的平原,它让人的思想麻木,意志堕落,在自己以为的幸福里坐井观天,过完自己的一生。这就是死水一般的生活,不流动,没有新的挑战与机会,被局限在一个水潭里,足够平静,然而毫无波澜,没有意义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也许只能算是活着吧。

傅聪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但从书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并不一帆风顺,相反的,他的人生比普通人的风险更大,磨难更多。纵观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而过上安闲的生活,过上所谓平静的生活。相反的,他们中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充满磨难的。越是成功的人,越是不甘于平庸的人,他们生命中的挑战、风险与机遇就会越多。可见,真正缔造生命的意义的,不是享乐,而是波折。

生活就是由一个个高潮与低谷组成的。所以,我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呢?其实我们的一生都会在高潮与低潮中浮沉,年轻力壮的时候我们要为自己争取机会和波折,同时不畏惧它们,经历足够的磨练,然后在后半生里真正领悟生活,在高潮的时候不过分紧张,在低潮的时候不过分颓废,在这个平衡限度内起落,磨练我们,考验我们,缔造生活的意义。

傅雷家书读后感(五)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特级英语教师。教育他们先成人,后成“家”,是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因此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罢,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一个纯粹投身于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以别无所求。”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到这本家书时,感到的却是另一种教诲,不是老师指导,不是长者的金属,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进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者,用心铭记着。

有许多年轻人在读完这本书后,都希望自己能有这样一个父亲就好了,我认为他们应该这样说:“我要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

这本书我相信你,只要好好阅读,就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六)

郑张祺

傅雷的一生苦心孤诣,含辛茹苦地培养出了两个出色优秀的孩子。一个成为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另一个成为了特级英语教师。这无疑体现了傅雷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

在生活方面,傅雷夫妇可以说是千叮咛万嘱咐。看现自己的儿子即将步入千变万化的社会,作为父母的他们不禁百感交集。他们二人便因材施教,用自己积下的经验,告诉了儿子少走弯路,多踏捷径,自己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

在为人处事方面,傅雷告诉儿子,要做到坚持大我,放弃小我,切忽对个人的名利和得失大过计较。我们会发现人生总是充满了苦闷与矛盾,当我们热衷于个人名利,却不可尘及时,必然会因为嫉妒与仇恨而变得无比痛苦。相反,如果我们坚持大我,为社会和人类前途命运着想时,反而可以做出贡献,这也便是治疗愤世嫉俗的最佳良方了。

同样,傅雷给儿子的感情方面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孩子结婚前就告诉他要自爱,因为没有结果的恋爱会使人对爱情感到麻木。而当傅聪真正踏入爱情婚姻之后,傅雷便将自己和妻子数十年来和谐相处之道传授给儿子,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只有平静、含蓄与温和的感情才能天长地久。且不能因为艺术而放弃妻子,要知道两个人在漫长的道路上,时时都能拉对方一把,勿让彼此掉队,这样才能维持长久和谐的婚姻。

本书反映的傅雷的特点,同样也正是中国父母的普遍特点——以孩子为中心,甚至到生活细节也能为孩子考虑到,体现出一个活灵活现,可爱至极的父亲形象,又体现出了浓浓的父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七)

父亲,我的人生引路人

《傅雷家书》是傅雷先生自1954—1966年留给儿子的18封书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挚爱与期望。他对子女十分关爱,时时刻刻地教导子女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行事;为人处世的态度与理智处事的教诲,都溢于言表。

在傅雷先生身上,我好似看到了自己父亲的身影,与他一样平凡而又令人敬畏,因为父亲每一次的教导都颇有道理。

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唯有勇敢地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乐观、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成败,才能让自己更优秀。而父亲也经常告诫我:凡事都要去尝试,只有尝试了,下次才能知道怎么做会更好!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所以也对傅雷先生的话深有感触。

有一次,我在同学们的聚会上表演钢琴独奏,不小心出错了,在同学们的嘲笑声中,伤心的跑出了大门。自此,无论什么类型的表演,我都胆怯的回避。父亲见状,便缓缓地对我说:“凡事都要尝试,只有做了,下一次才会知道怎么做得更好。你这次失败了,应该吸取教训,勇敢地正视现实,而不能因此堕落!”说完,父亲便鼓励我重新尝试。在台上,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克服了内心的障碍,认真仔细弹好每一个音符,台下响起了连绵不断的掌声……我终于成功了!

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再仔细想想父亲对我的关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天底下每一位父亲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有父亲的孩子是多么幸福的啊!因为在他们的人生路上有一个平凡而又令人敬畏的引路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八)

(作者:H)

不得不说,感情经历中的伤,那是从小到大都分成了很多层不一样的阶梯,从而使你更上一层楼,但是在这些种种伤中的出格话语、是没有必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的。

记得最深刻的就是,老之前,我在学校做的乱七八糟事情都被妈妈知道,消息刚传入她的耳边,也许是眉头紧皱,脸色难看,眼睛仿佛可以杀死人,我就知道,我又要和妈妈进行一次久违的交谈。

妈妈说的话让我几乎是觉得我是捡来的,没有任何关系,让我一次又一次以泪洗面,对自己真失望,在我结束我讲述发生的这件事情之前,她对我还是挺温和的,但是在后面,她问我的问题很多,脑子也全是一片空白了,回答不上,妈妈又重复问,又重复,她的耐心几乎没有了,她压制不住心中烈火焚烧般的怒火,爆发了……她对我说话的声音一阵雷比一阵雷还要响,我是真的很理解她当时的心情,因为妈妈不仅为我乱七八糟的事操心,在她工作上也是累得整个人都没有了精力,可我的眼泪止都止不住,只是莫名的委屈,尽管这件事我没错,像火山爆发的岩浆一样,尽管它是流向大海,也会在这过程中持续冒烟,对我来说,妈妈说的话不断地打击着我,她太累了,心中的怒火只要闯开了大门,就没有回头路了,我也不能反抗她,只好被说了以后,自己沉默着,不过分伤害自己的发些极其糟糕的情绪,因为是我的错,我没有任何理由,也因为这件事成了我与妈妈之间几天没说话的隔阂。

看了《傅雷家书》这段话,才知道尽管感情中伤得有多深,也不必过分伤害,也许一次事件之后,得到的会是一个永久铭记于心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