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帮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一)

祁典

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是啊!各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你们想知道我老家的春节习俗吗?那就听我娓娓道来吧!

腊八节仿佛是春节的前奏,小年一过,春节就指日可待了!腊八一到,我们家就有两件事必做不可:一、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杏仁、红豆、桂圆肉、核桃仁、莲子、花生米、葡萄干等各种坚果和杂粮熬成的,正如老舍所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妈妈常常守在火边,小火慢慢熬,等香喷喷、热腾腾的粥端上桌,迫不及待地尝一口,香甜软糯,回味无穷。二、泡腊八蒜,先把剥好的蒜瓣儿放到罐子里,加醋直到把所有的蒜瓣儿泡进去,最后加冰糖糖并密封,为过年吃饺子用。到了年底,蒜泡得绿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白白胖胖的饺子蘸着腊八醋、就着腊八蒜,真乃人间美味,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个饺子。

腊八一过,各家各户都忙了起来,街上也更热闹了。卖福字的、卖春联的、卖年糕的、卖衣物的、卖糖葫芦的、卖鞭炮的、卖玩具的……应有尽有。爸爸妈妈常常在人来人往的街上穿梭着,购买年货,而我呢,常常和一帮小孩钻来钻去,围着琳琅满目的零食和玩具转来转去,直到买到称心如意的玩具才高兴而归。

除夕终于被我盼到了,一大早,爸爸和姥爷去祭祖,我和姥姥、妈妈在家里包饺子。吃了午饭,大人们嗑着瓜子闲聊,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猜灯谜、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玩的不亦乐乎。在欢笑嬉闹声中,夜晚不知不觉降临,这时候,家家赶着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好新衣,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对联门上贴,家家都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终于,一桌丰盛的饭菜跃然“桌”上,在桌上席地而坐。我们围在桌前,祝福欢笑声、碰杯聊天声不绝于耳,聊着这一年的开心事,和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吃完团圆饭,春节晚会将要开始了。一家人围在电视旁边,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地观看着春节晚会,时而被小品逗得哈哈大笑,时而被优美的歌声所陶醉,时而被主持人那精彩台词所感染。

终于倒计时了,“五、四、三、二、一、零!”,随着主持人宣布跨年倒计时的结束声,外面钟声敲响,鞭炮炸响,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烟花升腾起来,它们直冲天空,随后渐渐舒展开,形成了无数朵时红、时黄、时绿的繁花,把夜晚的天空照的亮如白昼……烟花的美丽虽然如此短暂,却十分奔放、十分热烈,它们不停的在空中绽放,用它们千姿百态的身姿来传达着我们对新的一年的无限期盼,这一夜,如此精彩。就这样,除夕和守岁渐渐离我而去,我依依不舍与它们告别,迎来另一个高潮。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街头巷尾都失去了活力,商店门面都关了门,整个城镇都开始了休息,但是今天开始,拜年缓缓拉开了序幕。爸爸妈妈和我早早起床,到亲戚家、邻居家串门拜年,祝福声、吉祥语人人必说,礼物、红包小孩必收,陪着爸妈走一圈,意外收到好多压岁钱,口袋鼓囊囊的,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下午,是我最喜欢的时光,好多好多没见过的新鲜玩意都在吸引着我,可以和爸妈跟着人潮去逛庙会、游寺院、听唱戏、看耍狮子,还可以买小孩子玩的“甩鞭”,时不时从口袋拿出一颗,使劲甩在地上,“啪”的一声,惊吓一下没堤防的人,自己偷偷忍着乐。

哎,幸福的日子过得总是那么快。就这样,春节大笑着噼里啪啦地走来,又大笑着噼里啪啦地离去。这一年一度,让人百般期待的春节,一眨眼就离去了,希望明年的春节跨快到来!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二)

常德,古称“武陵”、“朗州”,位于湖南北部,常德城名源自《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历史故事“刘海砍樵”、“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等浪漫主义情结贯穿常德城二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常德独有的“善德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常德人的习俗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并不多,经久不衰的是特别爱办与数字有关的生日宴,如小孩的十二岁、成年人的三十六岁、老年人的六十岁。三十六是常德人的忌讳数字,人到三十六必借生日冲喜,记得爸爸就办过。听奶奶说,以前的人寿命短,把“人上六十”看成是一种大事,认为花甲倒转,“又是一世人了”。老人过了六十以后,要加寿一岁,名叫“添寿”,因此,六十大寿的庆典是极其隆重的。

农历五月二十一是奶奶的六十大寿,但是春节就要举行生日宴了,这是为什么呢?根据常德的习俗,生日可以提前庆祝,却不能推后的,奶奶生日宴选择春节时期,是因为外出上班和外地打工的亲戚们都回家了,一大家子能够相聚一起,聊聊家长里短。奶奶的生日宴定在大年初四举行,宴席的前一天,爸爸一大早就开始张罗着,原来是下午开始亲戚们就会到来,这也是当地独有的习俗,一场生日宴会要历经两天时间,头一天是亲戚们在下午四点前赶来吃晚饭并留宿,第二天也就是宴会当天朋友们和邻里乡亲们会在上午十点前赶来吃早中饭,下午四点再吃晚饭,整个宴席一共要吃三餐饭,十点的早中饭也是常德独有的特色,直到宴席结束所有的人才会离场告别。

宴席最热闹莫过于宴会当天的早中饭,宾客们三三两两纷至沓来,瞧,那里一群红飞翠舞,这边又有几位红颜绿鬓,宾客们来了就直接入席,不一会儿就高朋满座了。宴席上有的桌正聊得十分起劲,觥筹交错;有的人只是微笑着东瞧瞧西瞅瞅;有的人隔着几张桌子在和别人调侃着,惹得旁人哈哈大笑;可我们这桌最有趣了,每个人都在一声不响地埋头吃菜,为什么这些菜这么令我们着迷呢?这就要说到生日宴又一个独特的地方了——菜肴。桌上共摆着十二个主菜,其中有四个钵子就占据了东南西北四面,钵子菜也是当地特色食物,食材都是常见的肥肠、猪蹄、牛羊肉、鸡鸭肉等等,但钵子底下是一个小炉子,里面是红红火火的木炭,食物搭配上各种配料,在炭火中沸腾,那个香味能飘上十里远呢!看我对面那个小哥哥,正抓着个猪蹄在啃呢,满嘴的油他就直接用袖口一擦;我旁边这位小妹妹,一个劲的向***妈嚷嚷,要吃肉肉、要吃肉肉;很快这一桌被我们吃得是一片狼藉了。

酒足饭饱后,就该去向寿星拜寿了,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形式。小孩子身着彩色衣服,依次走向寿星说句吉祥的话,这时寿星就会给一个红包,每个人都是面额为一百元的新钞票,小孩子也不要客气推辞,直接收下便可以了,轮到我给奶奶拜寿时,我说“祝奶奶身体健康,打麻将都自摸”,奶奶笑着敲了下我头,还多给了我一个红包,我心里美滋滋的。大人们则是手持红包交给专门登记的人。

整个生日宴都是爸爸牵头在忙前忙后,在当地,老人过寿基本都是由子女来操办的,这种习俗也是体现子女们对父母的一份真挚的孝心。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一种风俗习性都承载着独有的文化蕴涵,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三)

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直射到我的房间,刺眼的光线使我不得不睁开眼睛。听到奶奶在厨房里烧火做饭的声音,宛如一首锅瓢碗盏交响曲,那是催人起床的节奏。我望望睡得挺香的妹妹,不忍心叫醒她,便自己起床了。

打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带着寒意扑面而来,远山近水,一切都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我心情十分愉悦,很快就穿好了衣服,快步走下楼来,梳洗刷牙,就去厨房协助奶奶做饭。

奶奶见我这么早就起床了,高兴的表情洋溢在脸上。

“盈盈,打电话给屠夫佬,约个日子叫他来我家顺年猪。”

奶奶不认识字,平常都是叫我帮她打电话。“屠夫佬”就是专门帮人家杀猪的人;“顺年猪”就是杀年猪的意思。奶奶对我解释说,新年伊始,年头月尾的,说话要讲究用词,“杀”字不吉利,为了图个吉祥,所以说成“顺年猪”。

“顺年猪”是我们家乡的习俗,也是过年之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每年到了年关,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顺年猪”,所以“屠夫佬”很忙,只有提前约日子,才能安排好我家“顺年猪”的时间。

我拿起手机,很快跟当地的屠夫佬联系好了我家“顺年猪”的时间。

到了这一天,在外打工的爸爸也回来了。我和妹妹高兴得又唱又跳。平常日子,奶奶很早就弄好猪食喂猪,今天故意让猪饿着肚子。奶奶说,这是让猪肠子更加干净一点,猪肉也好吃一些。

爸爸劈柴,奶奶烧水,我和妹妹一起下楼,看到楼下热热闹闹的来了许多人,这都是来我家吃“年猪饭”的。吃“年猪饭”也是我们家里的一种习俗。为了联络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增加一点喜气,我们这里不管哪家顺年猪,都要请人吃饭。上屋的亲,下屋的邻,姑爷母舅,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吃“年猪饭”。

我和妹妹兴致勃勃便去帮忙,可惜被爸爸赶了出来,爸爸说,小孩子看到“顺年猪”的场面不好,会越来越笨,很笨的孩子就不会读书。我半信半疑。

爸爸不让我和妹妹掺乎其中,我们并不生气,而是在门外玩自己的。玩了一会儿,我有点饿了,就对妹妹说:“妹,你饿不饿?”“饿”妹妹回答。于是我们又跑去问爸爸什么时候吃饭,正在忙碌的爸爸并没有理我们,我们就只好静静地等着。

不一会儿,传来一阵猪的吼叫声,我和妹妹吓得捂住了耳朵,我想拉着妹妹去前面看看怎么回事,却被拦了回来,说:“小孩子别看!”我和妹妹又只好跑到房间里去玩。

等我们肚子饿得快要受不了的时候,妈妈才叫我们:“盈盈、甜甜!快来吃饭!”

我和妹妹经过刚才“顺年猪”的地方,看到地上好多猪血,还有奶奶房间里有很多猪肉,我顿时明白我家的年猪已经顺好了。

“屠夫佬”真有本事,不一会功夫就把猪肚子、猪肠子、猪油猪脚,一一收拾得干净利落。这时我看到屠夫佬除了拥有各种各样的刀具之外,还有一根用来翻洗猪肠子的长铁棍子。我真想把他的铁棍子拿来,当做“金箍棒”刷一刷。

吃饭的时候,一开始是大人们在一起喝酒侃大山。有谈论在外面打工生活如何艰苦的;有炫耀自己在外赚了多少钱的;还有赞叹今天吃的这猪肉味道特别好的。行令猜拳频递盏,拆牌道字慢传盅。好不热闹!

大人们把猪血叫做“猪滉子”。请客人来吃“年猪饭”的时候,都是说:“到我家来吃猪滉子”。

“你家这头猪的滉子又多又颖嫩,这是个好兆头,预示着你家明年一定发大财。”屠夫佬这样说着,爸爸高兴得合不拢嘴,回答道:“那是沾了大家的财光。”

哈哈哈——!屋子里传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四)

苏北的蒸馒头

黄海之滨,苏北平原,有一座盐城。那里历史悠久,盛产海盐,因此得名盐城,我的老家就在那里。要说盐城过年的风俗真是不少,除了贴对联、贴福字、放烟花,还有那年夜饭上的一道食品,就与众不同。

记得那年,回老家过春节,我刚记事。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邀请很多亲戚朋友到家,一起吃团圆饭。上菜了!红烧肉、炖鱼、烤虾、炒青菜……嗬!不一会儿就摆满了一大桌。还有一道菜!我静静地等着,只见奶奶端上来一大盘热气腾腾的大馒头。我奇怪地问奶奶:“为什么上馒头呀?”奶奶笑着说:“咱们苏北有个传统,过年蒸馒头,象征新的一年蒸蒸日上,飞黄腾达!”啊!原来如此。我看见在座的宾客都在吃馒头,我也赶紧拿了一个吃起来。大馒头又白又软,真香啊!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苏北年夜饭要吃大馒头!

在印象中,我和奶奶做过一次大馒头。那年,回老家过春节,我已上小学了。农历腊月二十九的早晨,奶奶带着我来到石磨边,一起来磨麦子。只见奶奶把半袋小麦,一股脑儿倒进石磨顶上的小孔里面,然后开始推石磨。不一会儿,我就看见从石磨的出口,涌出了白花花的面粉。奶奶看了我一眼,说道:“大品啊,快来帮奶奶磨麦子啊!”我赶紧小跑过去,与奶奶一起推起小磨来。很快,我就累得筋疲力尽,可是小麦还没磨完。奶奶看见我的样子,笑了:“大品啊,你累了就休息会儿吧。”当时,我很想休息一会儿,可是看到奶奶累得满头大汗,实在不好意思停下,于是回答:“奶奶,不用,我还好,我们继续吧!”奶奶夸奖我:“好孩子,真能干!”

大约一小时后,我们终于把小麦磨完了。奶奶将磨好的面粉装进袋子里,捆紧袋口,准备离开。我赶紧接过面粉袋,扛在身上,跟在奶奶后面。回到家,奶奶将面粉倒在盆里,用凉水和成面糊,然后倒在面板上,使劲地将面糊揉成面团,再放进一个大盆里。我见奶奶没有做馒头,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不做馒头啊?”奶奶回答:“现在需要醒面,否则蒸出来的就是面坨,不是馒头了!”我恍然大悟:“哦,就是让面团发酵呀!那我有一个法宝——发酵粉。”说着,我找出妈妈带来的一袋发酵粉,递给奶奶。奶奶看了一下说明,拿出一些发酵粉撒到面团上,重新揉了一遍面团,在盆口铺了一层薄薄的布,对我说:“好了,晚上,我们就可以做馒头吃了!”

傍晚,奶奶掀开盆上的布:“乖乖,发酵粉的效果真的厉害啊!这面团发得足足比原来大了一倍!现在可以开始做馒头了。”奶奶先把面团分成小份,然后再把每一小份揉成球,放在面板上。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一起揉馒头。最后,将馒头装在笼屉放进锅里,点火蒸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学习磨面、蒸馒头。

每次年夜饭,奶奶都把白馒头摆在桌子中心,其他菜品围绕着馒头,形成“一朵花”。可见,传统的白馒头,是永远的C位摆台。大馒头平淡无奇,且又朴实无华,但是人人都爱吃,人人争着吃。过年蒸馒头,日子蒸蒸日上有奔头!原来,蒸馒头有如此美好的寓意啊!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五)

地菜煮鸡蛋

才刚会走路的小朋友,早已成家立业的大朋友,走路颤巍巍的老朋友,提到三月三地菜煮鸡蛋,谁不是心里就立时升起一阵甜滋滋喜洋洋的感觉呢。把地菜洗净入锅,再加上水、红枣、桂圆,再放上几个鸡蛋,“咕噜咕噜”煮成一锅,让鸡蛋在水里上下翻腾的同时飘出一股股淡淡的香味,那种春天到了的独特的气息!只是闻闻,就足以把魂儿勾了去,更何况是煮熟了的蛋在嘴边冒着热气呢?

又是一个三月三,我在客厅来回踱步,激动地搓着手,期待不已。虽然鸡蛋天天吃,但一年一度的“地菜煮鸡蛋”完全不一样!这道菜听着草率做法也草率,然而流传至今,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风俗大有来头!

传说,早在约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到沔城采药。突遇大雨,被一位好心老者请进家中避雨。

但华佗发现,这位老者患有病症,常年头痛头晕,痛苦不堪。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他本就是一名医生,当即为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叮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半信半疑地照办,神奇的事发生了——在连续吃了三枚鸡蛋后,他的病真的痊愈了!

此事传开后,瞬间引起了一大波热潮,传遍城乡。

而这天刚好是三月三。

于是,便有了“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说法。

然而所有美好的东西在得到之前都要经历等待。即便只有十几分钟,在我看来仿佛经历了十几个小时。我按捺不住,每隔几分钟就要去厨房看一看。无论是妈妈清洗地菜,还是将材料放进锅中去,又或是小火炖煮,我都看得痴痴傻傻,惹得妈妈不时批评我:“傻孩子,这有什么好看的,听网课去!”可是,在电脑前待三分钟,我又急跑进了厨房!

终于,在第N次去“前线”查看情况时,热气冒出来了,香味飘出来了,鸡蛋熟了!

“妈,妈!鸡蛋熟了!”我激动得像三天没喝水突然发现一眼清泉的人一样。

妈妈淡淡的一句话,让我的心又饱受煎熬:“还没呢!你把鸡蛋剥了壳,再煮十分钟就入味了!”

“再等十分钟!”我一边默念一边不情不愿地捞起锅中的鸡蛋剥落蛋壳,脑子里满都是“要不我别管了直接偷喝一小口吧”的想法像被刻进DNA一般挥之不去。

我强行忍住自己拿汤勺的手,完成任务后默默盖上了盖子。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不知过了多久,躺在沙发上等得灵魂快出窍的我突然瞥见妈妈去厨房的身影——

我瞬间感觉体内充斥着满满的鸡血,一个鲤鱼打挺坐起冲向厨房。

望着一碗碗冒着白气的地菜煮鸡蛋,我毫不犹豫左手端起碗,右手抄起勺与筷,开动!

带着丝丝甜味的蛋白,松软的蛋黄,还有风味独特的甜汤,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我细细地吃着蛋,慢慢地品着汤,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时,我内心只有一句话:近半小时的等待,值了!

早餐后,靠着沙发斜坐的我,已经开始不断打嗝了。原本放在碗上的筷子被细心地撤下来放在桌上,那红花小碟中的半碟子小虾米,平日是我的最爱,今天,肚子里的空间都交给了地菜煮鸡蛋,没它的地儿了。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六)

初学会喊妈妈的小孩子,会出卖自己打车,自己学习的大孩子,满头白发,额前有着皱纹的老孩子,想起冻米糖,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在金华东阳,逢年过节时,家家饭后吃冻米糖,而且是现做。

1。制冻米:选用颗粒饱满、体长洁白的糯米,用竹萝装上后放于水池中淘洗干净,再倒入水池中浸泡几十个小时,再捞至竹箩中用水冲洗。与此同时,洗净木甑蒸笼,并置于锅中加热,待甑热后,徐徐倒入沥干的糯米见汽倒米,倒后立即扒平。待甑中米面冒大汽时,加盖蒸煮约40分钟后揭盖。用手反复捏搓蒸米,手感柔软无硬心米时,即可出甑放在蔑盘中扒平,冷却。经十小时后,用木铲翻拌一遍,再经五六个小时,蒸米变硬即为冻米。此时,用手搓揉团块即散,要马上将所有团块搓散,井移至晒场,或烈日下上用蔑垫晒干,晒至用牙齿一咬即为两段时为止。冷却,经十小时后用木蔑垫晒干由此得半透明的干燥冻米籽。

2。炸米花:将数公斤茶油倒入铁锅中加热至沸,加入数克筛去杂质的冻米油炸,待冻米起泡成米花时,用漏勺捞起,搁置一边沥油,如此循环操作,每炸三五锅需捞去油锅中的杂质,避免油色变深,影响米花质量。米花沥干油后,立即倒入蔑盘中摊开冷却,接着过筛去掉硬米花和碎米花。按照木架容量的大小,称好米花,分别装入各个箩中备用。

3。熬糖拌料:按比例将白砂糖、饴糖和清水倒入熬糖锅中,加热熬至40℃左右,此时须逐渐降低炉温,并按量加入糖桂花和米花,拌和均匀。拌和的动作要迅速,若时间过久,糖液中的水分蒸发过多,就会使冻米糖变沙,粘合不拢,而影响冻米糖的口感。

4。上架切片:将拌匀的混合料趁热铲至案板上的木架内,并用手蘸少量的水将米花抹平整,撒上少量的芝麻,然后用木滚筒加微力滚平。接着取去木架,用刀划条切块,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方砖,也就是冻米糖。

一切事务都做好后,回过头来,单闻闻它们的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一大袋一大袋,一大盘一大盘地装起来吃呢?

记得一一做冻米糖那天,我表弟喜得快要疯了,一直问我:“诶,姐姐这个冻米糖什么时候好啊?”我其实也不知道,却又一本正经的回答他:“这是个秘密,不能告诉你!”他只好带着满脸失望,悄悄走了。

但过了一会儿,这个小家伙又来问我了:“姐姐,冻米糖什么时候才能做好啊?”“这是个秘密哦!”“好吧~”小家伙又悻悻然准备离去,不知为何,又转过头来问“哎呀!这有什么,要不?你告诉我冻米糖什么时候做好,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怎么样?”“不可以哦!”我偷笑着,但还是拒绝了他的小请求。

明日高照,晌午,冻米糖终于做好了,就放在餐桌中间,小家伙轻轻地舔了舔嘴,又朝我笑了笑,就猛地盯着那盘冻米糖,接着拿住一块就往嘴里塞……又是一通狼吞虎咽。别人也一样,看到了冻米糖就像见到了宝儿似的一个个眼里都冒着金光呢!(做冻米糖得提前准备,所以吃完晚饭,我大姑姑他们几个大人立刻去做冻米糖的地方把成品拿上餐桌了。)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七)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不同的民俗反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而我的老家甘肃平凉的民风民俗也是异彩纷呈,令人难以忘怀。

最热闹的要数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堪称陇东黄土高原民俗艺术的狂欢盛宴,它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

听爸爸妈妈说:每年春节陇东一带的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由几十人,有的甚至达到上百人,有舞彩旗、斗锣鼓、耍狮子、舞金龙、踩高跷、扭秧歌等等。小时候从正月初六开始农村庄户人家就挨家挨户接社火,腿脚灵活的大人孩子们就跟在社火表演队后面围观。

一个村庄五六百户人家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会出动,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当社火队来到自己家门前时,要先放鞭炮迎接,家里顿时热闹起来。

只见一头雄伟的身披金毛的大狮子首先出现在众人面前,扑、翻、滚、跳、蹿,闪、展、腾、挪、跃,生龙活虎、精神抖擞。在庄院耍一会儿后,接着进入庄户人家的每个屋子闹腾一翻。接着红脸关公开始耍大刀,这时年老体弱,经常生病的大人、小孩会从人群中站出来,关公老爷从自己额头上把红色一蹭,再抹到他们的前额上。耍狮子和关公耍刀都寓意着祛病消灾,保佑他们一生平安健康。舞金龙,踩高跷,扭秧歌,这些参演者都要顺着庄户人家的院落轮番表演,时间大约持续三四十分钟,有些小孩因个子矮看不见或人多挤不进去,于是手脚灵巧的他们就爬到树上、院落围墙上或者骑在大人肩膀上非要看个清清楚楚。刹那间,呐喊声,鼓掌声,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特别热闹。

社火表演完后,豪爽的庄户人家的男主人会用一个红色的大木盘端着烟、酒、红包感谢社火队员。然后热情的女主人又端上四个凉菜,四个热菜,还有热气腾腾的大馒头,请表演社火的人们吃饭,最后再来一碗正宗地道的手擀长面,这可是我们平凉农村的特色面食,那面又细又长,十分筋道,入口细腻爽滑,再配上秘制的肉臊子,翠绿鲜嫩的韭菜配色,浇上鲜红油亮的辣椒油,面黄豆白,韭绿椒红,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馋涎欲滴。在这个朔风劲吹、寒意凛冽的冬天,干体力活的表演社火的人吃上这么一碗手工长面,心里舒坦极了。当然,看热闹的大人、小孩们也会蹭上吃一碗。吃饱喝足,又接着到下一户人家表演,直到凌晨一点后,社火队才收场,打道回府。看了一天热闹的大人、孩子们也一个个心满意足,有说有笑的回到自己家中进入甜密的梦乡。

老家农村的社火,从正月初五开始,过了正月十六才结束,长达十多天,让平时寂静的农村一下子热闹了好多。

而每年正月十五这天是社火表演的最高潮,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平凉市城区会组织开展“一元游”崆峒冬春季旅游线上狂欢节,趣味灯谜竞猜等活动,把社火表演推向了高潮。

随着社火表演的结束,预示着今年的春节也将完美收官。孩子们要准备上学,大人们也开始农忙。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不管日子过的怎样,老家的社火,一直会伴随着春节的脚步,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八)

姥姥从小就在北京长大,从我太姥姥那里学了一手地道的北京菜。我的祖籍虽然在南方,但因为在北京生北京长,已渐渐忘记了南方菜的味了,变成了个北方姑娘。记得每年立春日,姥姥都会端上一盘新烙的春饼,卷上提前做好的香喷喷的酱肘子和合菜,年年如此,我每次都吃得肚子溜圆。姥姥说,这个习俗叫“咬春”,北方地区都有这个习俗。我很好奇,“咬春”是怎么来的呀?可姥姥却说她也不知道。

查了资料我才得知,南方立春吃的春卷和北方的春饼虽然长相、做法都不大一样,但它们其实是有着同一个“祖先”的:五辛盘。五辛盘诞生于魏晋时代,关于这“五辛”历代说法不一,不过都是一些有刺激性味道的蔬菜。古人之所以采用五辛盘来迎接春天的到来,主要原因是古人认为季节转换之际容易生病,而这五种刺激性味道的蔬菜吃进肚子里之后可以刺激五脏,增强免疫力,进而避免生病。不过那时还没有磨面粉的技术,五辛盘只是一些蔬菜,并没有出现最重要的春饼。

后来,在五辛盘出现不久,由五辛盘演变而成的“春盘”就诞生了。大约是在东晋时期,春盘开始流行开来,同样是在立春时吃,不过盘子里面盛放的不再是辛辣的蔬菜,而是萝卜和芹菜等时令蔬菜。五辛盘中的蔬菜因为刺激性强吃的人不多,但春盘由于加入了时令的蔬菜,受到了更多百姓的欢迎。那个时候,新鲜蔬菜还是值钱的新鲜物,新鲜到足以用来当作亲友之间互相在立春节庆时赠送的礼品。不过,当时的春盘,依然没有面饼。

进入隋唐时期,春盘中终于放入了面饼,是那种比较薄的蒸面饼。这时候春盘中的面饼就已经被唐朝人称为“春饼”了,它的主要吃法就是用饼包裹着盘子里的蔬菜来吃。这已经跟现在的春饼吃法很接近了。宋《岁时广记》中记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到了明清时期,春饼在宫廷也流行起来,那时的春饼的吃法可繁可简,宫廷春饼甚至有了“翠缕红丝,金鸡玉燕”的精致摆盘、造型,知道吗,春饼还是满汉全席中的一道呢!皇上还会把春饼赏赐给百官,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春饼中也开始卷了肉类,其中就包括我吃春饼时最爱卷的酱肘子啦!

做春饼时,讲究要在一个记子上刷上一层油,在上面叠加一个记子,然后在擀平后上锅烙熟,吃时再揭开,就成了两张薄薄的饼。合菜都是春天刚长出来的新芽,讲究尝鲜。“咬春”的寓意就是喜迎春季、期盼丰收。我们家的合菜一般有豆芽,粉丝和韭菜,再卷上酱肘子、摊鸡蛋,有红、有绿、有黄、有白,就像打翻了调色盘,非常好看。把饼卷起来时一定不能让里面的菜漏出来,不然福气就都漏掉了。还要从头吃到尾,寓意“有头有尾”!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从古至今,北方人把他们对于一年的希望寄托在这“咬春”的习俗里。每年立春,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互相给对方卷春饼,而我的春饼永远是最胖最鼓的,因为吃进去的每一口春饼,都是家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祝福呀!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九)

老家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炮会,以庆去年丰收,祈望来年兴旺。

在7岁那年,我兴志来潮,跑去跟爸妈说去看炮会,结果迎来的却是一个坚决有力的“不”字。理由很简单,我还小,一个人去自然不行,而父母日里工作也是幸苦,要父母陪着去自然不合情理。我也就只能呆在家里,自取自乐。

那天中午,午饭我吃得很少,也很快,早早地放下了碗筷,跑上自己的房间,闷在里面。回想每年十五过后,班里同学围在一起,谈论炮会的事情,想想自己也只能在一旁听他人说。每当同学们问到我,我也只能扭过头去,嘴里道着说了几年的同一句话“我爸妈不让我去……”

少顷,门外有人喊起了我的绰号“老山羊”,我一听,哦!是“冬菇头”——他来干什么呢?我迈出门口,径直朝门口走去。“什么事?”我一脸疑惑地问。“今晚一起去看炮会吧!你都没去过呢!”我往屋里瞟了一眼。他似乎明白了,他走进屋里,很有礼貌地向我父母问了个好,然后说:“叔叔阿姨,我今晚想和你儿子一起去看炮会,行吗?他好多年没有去过,错过了好多精彩啊!如果你担心安全问题,我可以写包票,晚上我们整个班一起去,出不了问题的!我今晚一定一根毛都不少地送他回来。”爸妈见“冬菇头”写了包票也就放心了。就将信将疑地同意了。我当即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和“冬菇头”约定晚上7点半在家里等他,他会带着全班来,集中后再一起去。到了晚上7点20,我的心情更加激动了,时不时跑到门口看看“冬菇头”来了没有。终于,7点28分,他到了。我跑了出去,与同学们会合后,我向父母道别后,大家向着寨子进发。伴随着一路上的月光、花草,我们一路上熙熙攘攘,边走边笑来到了寨子的祠堂,炮会就是在这里开始的。

一般来说,炮会是在晚上8点开始的,现在已经7点50分了,很快就要开始了。尽管还有10分钟才开始,然而祠堂门前早已挤满了人,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炮会的开始。

8点到了,村长组织大家离中间的台子远些,避免开炮时火花会伤到人。第一项节目是“开炮迎新",意思是说点燃烟花来迎接新的一年,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看到这烟花的人万事如意,财源滚滚。村长点燃了烟花的引信,大家一起盯着引信燃尽,然后“嗖”的一声,烟花开始燃放,“轰、轰、轰——”近百响后,第一项结束。第二项叫做“二炮对接,连响定天”。内容是说将鞭炮和烟花的引信连起来,点燃鞭炮,如果能连着响,那来年就是一个吉年,人人走好运。第二项开始,对接完成后,村长点燃了鞭炮,“啪啪啪——”千响的鞭炮响尽了,焦点就集中倒了引信上,一阵烟雾散去后,我看到了一点火光——引信点燃了!紧跟着64响的烟花也叫嚣了起来。

最令人激动的还是第三项“得炮者兴”。因为等村长放完冲天炮以后,炮壳会落下,这时只要谁捡到了炮壳,谁就会福星高照,万事如意。村长开始放炮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福运”的到来。“嗖”一炮冲天,“轰”炮鸣夜空","咚“炮壳落地。正好在我的脚边,我马上捡了起来,只是不知道关于它的祝福是不是真的。接着是唱戏,粤戏。这个我们都不感兴趣,便要回去。

临走前,“冬菇头”又数了一下人数,齐了才回去。

我回眼望去,原来寨子是这么美丽——,我怎么以前就没有来看看呢?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

众所周知,成都是一个“慢生活”的城市。这座城市整日看不见阳光,并且潮湿闷热,人们需要一个地方聚在一起,这个地方就是——茶馆。

传说西汉时期,四川有一位叫杨慧的女子在街上搭了一个茶棚子来卖茶,这可能就是茶馆的雏形。只不过最早的茶馆是供人喝茶解渴的地方,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供人们休闲、聊天的地方了。除了喝茶,人们还可以打麻将、下棋、遛鸟、打牌等等。只要你买上一碗茶,便能在茶馆里泡上一整天,即使你的茶泡得颜色发白了,也没有人赶你离开。

说起茶馆,最重要的便是“茶博士”了。之所以称这些店小二为“茶博士”,是因为在古代,店小二们在冲茶和招呼客人之余,常常会帮助客人给人传话,他们还能听到最新的新闻和八卦,信息特别灵通,久而久之他们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他们一边跑堂一边和客人们聊天,语言生动幽默,常常将人逗得哈哈大笑。由于他们显得无所不知,因此江湖上便雅称为“茶博士”。茶博士还有一项技艺更为“绝”:他们可以用一把特制的茶壶为客人倒水,这种茶壶的出水管又细又长,他们可以拿着这种茶壶游刃有余地做出或从背后、或举高过顶等各种花式的倒水动作。当我紧张地认为他们可能会失败的时候,他们已经潇洒地为客人们盛满茶水了,而且一滴不漏。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和爸爸回到了距离成都五十公里外的球溪老家。球溪是个古镇,古老的街道还保留着青石砖铺地,石砖上散布着交错的车痕,仿佛诉说着很多人曾推着车从这里走过。街道两边有两排褐色木板搭建的低矮房屋,错落有致。爸爸说,他记得他小时候这条老街就是这样子,很多年了。

早上八点,我和爸爸漫步在小镇的石板路上。我发现整个古镇仿佛还没有睡醒,到处都是静悄悄的。街上店铺都没开门,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我很惊讶,在北京长大的我,记忆中都是这个时间上学路上的交通拥堵,地铁里的人满为患。爸爸告诉我,四川人喜欢晚上打麻将,又非常好吃爱玩,懒于做生意,早上是要睡懒觉的,所以这个时间做生意的人们大多还没有起床。

我和爸爸正走着,街口突然传来阵阵人声。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声音来自一家用木头搭建的四面透风的小茶馆。茶馆虽然简陋,但是里面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他们大多是认识爸爸的,因此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聊天。

后来,爸爸告诉我,茶馆里的高谈阔论,在四川叫做“摆龙门阵”。既不叫“说”,也不叫“讲”,而是“摆”。这种措辞把茶馆里鲜活热闹的气势一下子就呈现了出来。茶馆里的人们在“摆龙门阵”时非常有意思:他们总是会古今糅合,眉毛胡子一把抓,就连一件小事也能说得天花乱坠、七拐八绕,如同讲通俗小说一般,让你不知不觉就能听上半天。我记得在汉朝流行一种文体称为“赋”,而“摆龙门阵”便是四川人们的“赋”了。

如果你到成都来,除了到名胜古迹去看看,我建议你还要到茶馆里来。看一看成都人在茶馆里或是三五好友,或是独自清饮,喝的是茶,品得却是人间百味。

成都人的日子便是在这一杯清茶的清香中度过的,有人说:成都是一个“大茶馆”,而茶馆则是一个个“小成都”。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到了,我家可热闹了,在一起其乐融融,该吃年夜饭的吃,该看春晚的看,该搓麻将的搓。

第一曲:年夜饭

这一曲刚开始就已经很火爆了,各种鸡鸭鱼肉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皮酥肉嫩,滋滋冒油的北京烤鸭,我喜欢;香辣可口,风味十足的辣子鸡,我喜欢;酸甜开胃,汤浓味足的酸菜鱼,我喜欢;焦酥相称,吃起来就像吃饼干一样的回锅肉,我喜欢;一句话,看啥啥好吃,吃嘛嘛香。当奶奶在思考今天会不会剩饭时,我早已一手鸡腿,一手烤鸭,嘴上叼着一个大猪蹄,大有三百年没吃饭之势,再看爷爷,嚯!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只见他一筷子夹了一大坨回锅肉塞进嘴里,牙齿像一个剔骨机,不到一会儿便吃了个三个猪蹄儿。唉!真是“虎爷无犬孙!”小姑笑道:“那是呀,这叫‘爷孙不怕饭多难,鸡鸭鱼肉只等闲!’”奶奶调侃道。二哥一个没忍住,将刚喝的可乐喷到了电视上,随后从凳子上掉了下来,给爷爷拜了一个“年”。大哥笑得直拍大腿,连两岁的小侄子也傻呵呵的跟着乐。我和爷爷都恨不得长一百张嘴了,也顾不上笑了。唉!“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刻钟,我俩,爷孙合璧,饭不够多,面前骨头都快挡住了脸。我俩这饭桌上的“老战友”杀了个天昏地暗,风卷残云。饭后我问奶奶:“为啥每年都是这老几呀!”奶奶说:“鸭,表示压得噩运;鸡,表示吉祥如意;鱼,表示年年有余;猪,表示诸事如意。再说了,你哪次吃少吃过!”

第二曲:搓麻将

这可是第二大高潮,大家各自运筹帷幄,操把着小算盘。

“幺鸡!”

“碰!二饼!”

“吃!三条!”

“杠!大饼!”

“胡!”

“胡!”

“胡!”

嚯!我的老天爷呀,大哥这放这炮放的太准了,一泡胡仨。纵观全局,三莫一对,谁都差大饼。大哥只好不情愿地交出了三张牌,甚至最后一秒还紧紧握着牌。无奈,大哥只好派我出马,上次我单刀赴会,凭借神之一手,帮二姑父赢了胜利。这次本以为前几次摸的都是单牌,没戏了。我手上的汗都使我几次差点把牌丢飞,大哥绝望地闭上了眼。“哎!这胡了吗?我还没出牌呀!”大哥顿时有了精神,坐起来一看。哇!不仅天胡,还有一杠。也就是一个人给了四张,大哥,可真赚大了。可连本带利只给了我五毛,我买了块儿糖,边吃边想。要这手气,能多投入几个三分,那多帅!

第三曲:看春晚

看春晚是我和二哥最不想参加的活动,“这个春晚,你得多看,天天看,周周看,月月看,年年看,好家伙看到最后你吐了!”我俩无聊地躺在床上,电视声吵的我俩难以入睡,一会儿我俩像蚯蚓一样在床上蠕动;一会儿,像武林大师一样在床上“斗法”;一会儿,像傻子一样在床上瞎蹦跶。很明显,年年春晚都会把我俩逼疯,最后我俩撑着眼皮和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

“几点啦?”

“十二点五十九分。”

“快乐吧!”

“三、二、……”

我俩像没电了一样,应声倒在床上。

新春三部,你最喜欢哪一曲?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二)

去年夏天,我随父母回到乡下爷爷奶奶老家。

这次回老家,爷爷奶奶要给满岁的妹妹举办“抓周”。据说,只要是满岁了的孩子,将各种各样的物品放在小孩子面前,让孩子自己自行去抓取物品,可以通过孩子抓周的结果,从而来预测孩子的未来

电话里,传来了爷爷奶奶满满的期待和爽朗的笑声——爷爷奶奶是很重视这次妹妹的抓周的。说实话,我从不相信抓周就能判定一个人的未来,知识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美好的未来是靠奋斗、拼搏出来的。我也认为这只是一种迷信,一种从旧时代流传下来的封建思想的余孽,与当今这个相信科学的时代格格不入,并不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高速发展的脚步的,迟早会被淘汰。

尽管如此,之前,我对抓周这种习俗并没有什么印象,因此,我心中还是有一丝好奇。

经过一路的长途跋涉后,到了爷爷奶奶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暮色苍茫,炊烟袅袅,静谧而祥和。爷爷奶奶大老远地就在路口迎接着我们。

匆匆吃过晚饭后,爷爷奶奶来不及收拾碗筷,就径直走到房屋里,笑盈盈地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五花八门的物品,准备让妹妹抓周了。

我一看,东西还真多。笔、算盘、毛线团、小汽车,字典,钞票,等等。这些东西,一一罗列在沙发上,琳琅满目。经过多次的调整之后,爷爷奶奶才满意,笑着点了点头,显得十分激动和开心,不禁令人莞尔。

听说要让妹妹抓周,左邻右舍的,都跑来凑热闹,把屋子塞得满满当当的。

开始抓周了,爷爷奶奶把妹妹抱到了沙发上,让妹妹自己爬着去抓沙发上的物品。爷爷奶奶的脸上满是期盼而又紧张的神情。爷爷希望她以后能成为一个知识女性,在一旁叫着“抓笔抓笔!”,奶奶希望妹妹成为一个有钱人,也在一旁喊着“拿钱拿钱!”大家都在一旁心潮澎湃地冲妹妹喊着,气氛也在不经意间变得活跃起来……

不知道是物品太多,还是人太多,妹妹显得很兴奋,小脸红彤彤的,不停地爬来爬去,还扬起小脸,东瞧瞧西看看,格格地笑,就是不抓东西,急得爷爷在一旁抓耳挠腮,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

“抓呀抓呀!”奶奶不停地用手示意。

最后,妹妹似乎是明白了大人们要她干什么,抓着一个红包紧紧地攥在手中。大家都笑着说妹妹以后要当大官,挣大钱。之后,家人们围坐在一起,逗着妹妹,有说有笑的……

看着眼前的一切,回味着刚刚抓周的场景,我不禁回想到多年前在乡下时知道的一个又一个代代流传的民俗:小年的扫房、办丧事时的守夜、端午节时糯糯的粽子……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到,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是老祖宗对生活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万千劳动人命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寄托。抓周,不就是对小孩的未来寄寓美好的期许吗?你看,摆放的那些物品中,哪一样不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想到这些,我不禁为先前的想法感到惭愧。抓周,它怎么就是一种封建思想的余孽呢?很多习俗,虽然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就实质而言,无不渗透着朴素而美好的生活愿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在当今社会,对待民俗,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去传承。

通过见证这次抓周,对于如何对待民俗民风,我的心中有了一个答案。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三)

春节,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春节,到了大年初一家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我们家与别人家不同,我们会过两个年,一个小年与一个大年,小年在大年初一的前两天过,那一天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四十五前的那天,一个晴天霹雳,我老爸落地了。他是我们的顶梁柱,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所以这是专们为他设定的。

虽然这小年是比较特殊的,但是还是得用家乡过年的习俗来过,我就来介绍一下我家过年的习俗。

首先是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玩鞭炮,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除旧迎新。而且放鞭炮还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我和两个弟弟三个哥哥每到过年就会拿这零花钱,吹着口哨,小跑着去村子里的个个商店与超市里买摔炮,以前一盒摔炮只需要五角钱,现在却要一元了,不过量可多了不止一点点,现在的一盒可以顶以前的两盒。形状也变了,像迷你版的大蒜,下面鼓鼓的,上面就只有一根线,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用火点燃也不响,但只要朝地上一扔,声音就可响了,而且这玩意有很多种玩法。可以用来吓流浪狗流浪猫,不过我不喜欢那样,我喜欢小狗小猫,我哥哥却喜欢这样干,于是,他只要吓小狗小猫,我号召两个弟弟用摔炮扔他。他屁滚尿流地跑了。偶尔我们六个会分为两队,我加上两个弟弟与一个哥哥对阵两个哥哥。首先我们会专门把摔炮一盒一盒的拆开,再把摔炮一颗一颗的装进口袋——一盒一盒的装的话装的摔炮就会装很少,所以我的裤子衣服的口袋几乎是一天一个样——被摔炮弄脏了,等到对战开始,我的绝招就要使用了,那就是——见人就扔,见人就扔。管他是敌是友,开心就好。结果,我家几乎每天都沉浸在摔炮声中。

除了玩摔炮,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我不喜欢吃饺子,但喜欢包饺子,家里的饺子几乎都是我包的。样子比我妈妈包的还要好。就因这件事,我吹了半年。

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我很幸运,枣子栗子都吃到了,钱吃到了,但,牙被磕了,刚才说到,我因为饺子包的比妈妈包的好吹了半年,另外半年处在悲伤之中。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我可喜欢红包了。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四)

洪晋恩

“村村都向磨坊跑,米麦车推或肩挑。磨屑归来忙整夜,麦蒸馒头米蒸糕。”刘瑞庭在诗中描绘的景象,把我的心带到了家乡南通的春节。农历新年前,村里的大人们都已放下手中的农活,为春节忙碌起来,火热忙碌的气氛赶走了瑟瑟的寒风。

每家每户都要自行灌制香肠,选上好的夹心,切成一粒一粒,灌入肠衣,一串串红白相间的香肠挂在屋檐下,宛如火红的爆竹;洁白如玉的年糕上印上红艳艳的“囍”、“祥”、“禄”……,白的如雪,红的似火;正月十五的夜晚放哨火,人们手持柴草制成的火把,沿着田间小路奔跑雀跃,高喊着家乡方言的吉祥话,跑的人、看的人、所有的人的情绪都如这火焰被点燃。从年前到正月十五,空气里无时无刻不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我深爱这故乡的春节和春节中的风俗。家乡特有的风俗中,我又情有独钟于团子和圆子的制作。每逢此刻,我像个小大人一样,不仅能参与其中,而且有机会挥洒自己的创意。

腊月二十五的一大早,妈妈就在楼下的院子里喊:“做团子喽!”无论天气如何寒冷,听到叫喊的我都会一骨碌钻出热被窝,穿上衣服,跑下楼,像个跟屁虫一样粘在她的左右。妈妈淘洗自家田地里种出的糯米,我便在一旁垫起脚尖,两手扒在水池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洗净后,洁白晶莹的糯米要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时,每粒米都拼命地吮吸着水分,把肚子胀得圆滚滚的。接下来,要滤去水,让糯米晾干。

第二天,要上石臼把糯米捣成米粉。如今城里的孩子,想是很难见到这般景象了。一人站在横卧在一个支点之上的长长木桩的一端,手扶支撑架,身子猛地往下一坐,压下自己的一头,另一端的木桩头就跷跷板似地高高抬起。接着,他把身体重量通过双手托付在支撑架上,卸去重量的脚下翘起,另一头的木桩重重砸在放了糯米的石臼里。就这样,一声声铿锵有力,像鼓点激荡在我的心间。每逢此刻我都跃跃欲试,可因为“危险”一次次被拒绝。不服气的我暗想:“总有一天我会上去的。”

得到的米粉要经过1-2天的晾干,接下来就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时刻了——做团子、圆子。像做面食一样,首先把水与糯米粉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揉成粉团。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老有少,有说有笑,共同完成。这是一年里难得的光景,全家人放下一年的忙碌奔波,围坐在桌前,尽情享受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粉团在每个人的手中成了工艺品,或者捏成圆锥体,顶上点上一抹红晕,宛如蟠桃园里的寿桃,这便是“团子”;或搓成球体,圆滚滚滚的,犹如一个汤圆,没错!这就是“圆子”。我之所以对制作它们情有独钟,是因为每逢此刻,是我可以天马行空地大展身手,我爱为它们镶嵌点“饰物”:或配上两个大“耳朵”,或增加一根长“尾巴”,也或者用牙签雕出一双眼睛。大人们见了捧腹大笑,老人们瞧了脸上绽开了花朵。

做好的团子、圆子,留到大年初一的清晨食用,象征着团团圆圆。尽管不放糖、没有馅儿,却别有一丝甘甜的滋味,软糯爽口。我当然要挑出自己的“作品”:有尾巴的米老鼠、大耳朵的猪八戒……大快朵颐起来。不一会儿,我就瘫坐在躺椅上,在暖暖的阳光中,轻揉圆滚滚的肚子,打着饱嗝,任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周身。

至今,每当看见汤圆,我都会想到家乡的团子、圆子,忍不住咂咂嘴。家乡的春节,家乡春节的风俗,让我感到甜美。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五)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呛呛……咚咚呛”,随着锣鼓声响起,我不禁想起那年端午。儿时的端午节,我几乎每年总要去老婆婆家(外婆的母亲)吃饭并玩上好几个小时。

家里的人一见面就互相打招呼,会在一起唠嗑。有的回去帮长辈洗菜、烧菜;自然,我们小孩子则在外边玩。

突然,“咚咚呛……”,锣鼓声响起,我们几个赶忙跑过去,生怕错过这一热闹场面。映入眼帘的是十几个老年人、中年人,几乎穿着“金马褂”,手里的鼓、锣、钹,发出“噼啪、咚咚、呛呛”的声音,像雷声中交杂着细雨,雨越下越大,逐渐变为哗哗倾盆,几匹野马冲出,与风摩擦着,“咻咻呼呼”。人们敲的越来越来越起劲,有的甚至摇起了身体,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周围有许多观看的人,他们交谈起来,他们打着节拍,满面笑容地嗑着瓜子,高潮时,大家热烈地鼓起了掌。

这时,主角登场!是两只“金狮子”,它时而眨眨眼睛,那如巨石般的眼睛,似乎泛着一层金光;时而张开嘴巴,伸出一条红扑扑的舌头,一点也不可怕,仔细看还有一点滑稽。这时,伴着锣鼓声,一个人抬出一个架子,上面挂着一个红球,离地面不高,孩子们都能碰到,两只狮子突然变得“凶猛”起来,争着去抢那红球,似乎那是件宝贝。“咚咚呛,咚咚呛”,鼓声变得犹如将许多弹珠从几十米高空坠到玻璃上,鼓声越激烈。狮子“打”得也就越激烈,最终,一只稍微“健壮”的“小金狮”一口咬下红球,成为本场赢家。

大雨转晴,演员们休息去了。我们几个依依不舍,想等到下一场,但怕大人们担心,只好不甘心地返程。

回到家中,发现有人在门缝里塞艾草。这玩意算是一门药草,遇到开水会有股浓稠的香味。据说放在上面不仅可以驱蚊虫,还有驱邪的寓意,如果不插艾草的话,来年会被厄运骚扰,财源会变少。

孩子们无心与别的事,家长给手机都直接拒绝,脑子里总是传出“咚呛”的声音,终于几个调皮的孩子们发话了:“我们也来舞狮子,咋样?”话音刚落,反响众多。说干就干,有的孩子找来木棍、石头和铁盆,当鼓用;有的找来一对锅盖,当钹;我老弟,在老婆婆家搜到一个以前不知是谁的电脑键盘,和另外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拿来手机,分别下了个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打击垫和混音机模拟器,三人自学了一点儿,成了电子制作。

“三、二、一”倒计时,我们开始了演奏。“噼啪噼啪、呛呛、噗嗤噗嗤……”杂音混在一起,我尽力弄出一个像样的音乐。我弟,像疯了一样,满脸通红,快速敲击键盘,发出”批批批“的响声。说来也怪,竟然越弹越像样,有了节奏。

“主角登场!”一个人高叫道。

原来,六个小孩,脱下外套,做了三个狮子。一个用两件衣裳,就是拿两个衣服的袖子错交系在一起,两个人扮演一个狮子。马上,几个狮子随着音乐,四处乱窜,有的差点撞在了一起。看着他们那搞笑样,我们的交响乐曲又变回了开始的嘈杂。不知谁甩出一把糖果,三个狮子立马一拥而上,三头栽过去,两个撞到了一起,两个狮子露出了原型,四件衣服散架了,其中两个较小的孩子哭丧着脸。只见看见他们现场的滑稽样,外套委屈地躺在地上,音乐如晴天霹雳的发出。两个小孩很快破涕为笑。剩下的那只狮子一摇一摆,得意洋洋地朝战利品糖果走去。

大人们出来了,叫我们吃饭。本来有说有笑,但看见我们一手创造的混沌现场十分生气,他们哭笑不得,把我们似骂非骂的教训了一顿,说完,我们还不忘去抢糖。

端午节,令我陶醉,我见到了这一民俗,也“体验”了这有趣的事情!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了小年,春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所有人都期待着新一年的到来。

在我的家乡汉川,过年有许多风俗,但这些风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了。听奶奶说,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财运滚滚。

大年三十下午,我们一家准备包饺子了!妈妈在桌上和着面,把桌子压得“嘎吱”响,仿佛在唱着一首欢快的歌儿;爸爸双手操刀,似乎有意在与邻居比赛一般,粗壮有力的双臂上下挥舞着,发出有节奏的剁馅声,不一会儿,一块肉就变成肉末了;我和奶奶也没闲着,在一旁洗着蔬菜和硬币。准备工作都做好,就开始包饺子了。只见妈妈麻利地拿起一块饺子皮,放在左手手心,右手用筷子快速挑起一坨饺子馅放到了饺子皮的中心,又用手蘸了一点儿水,绕着饺子皮的周围蘸湿了一圈,然后再将两侧的饺子皮对折,最后用力捏紧,一个圆滚滚的饺子就包好了,它的边缘还有好看的花纹呢!我和爸爸看着妈妈那娴熟的动作,和她手里漂亮的饺子,都不约而同地朝她竖起了大拇指。爸爸看妈妈的饺子包得那么好,也不甘示弱地拿起一张饺子皮,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不一会儿,爸爸的饺子也包好了,只是爸爸包的饺子软趴趴的,站都站不起来,像一个没有吃过饭的乞丐。我和妈妈看着爸爸包的饺子,都不禁笑出了声。爸爸见状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道:“这次是失误,失误了,下一个我一定能包好。”说着,他又拿起一张饺子皮,开始包,可这次依旧没有包好。这时,奶奶走过来了,她指着爸爸包的饺子打趣道:“你包的饺子跟你本人一样,贪吃又贪睡。”我和妈妈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笑了。之后,妈妈又朝我招了招手说:“你也来试试吧!”我连忙摆摆手,傻笑了两声,便跑回了房间,心想:“爸爸那么大个人了,包饺子都包成那样,肯定没那么简单,我才不要去出那个丑呢!”

过了一会儿,我从房间写完作文出来,就看到桌上摆满了一排排圆滚滚,白胖胖的饺子,它们像士兵一样挺立在桌面上,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奶奶端起一盘饺子,拿到厨房去煮,一个个饺子就如同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锅中,原本平静的水面,也因为它们的加入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饺子就煮好了,香味填满了整间屋子。我迫不及待地凑到桌子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碗中的饺子,想查看清楚哪个才是包有硬币的饺子。突然,我看到一个肚子特别圆润的饺子,嗯,一定就是它了,里面藏着硬币,所以它的肚子才会那么大。我胸有成竹地夹起那个大饺子,小心翼翼地咬了下去,可奇怪的是里面并没有硬币,而是满满的肉馅。正当我失落之际,爸爸兴奋地大喊了一声:“我吃到硬币了!”唉,原来那个“财源滚滚”饺子跑到爸爸那里去了呀!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小心思,走过来拍了拍我的头,低声安慰着我,听了奶奶的安慰,我的心情也好多了。

我喜欢吃饺子,也喜欢春节,愿汉川的春节永远热闹,愿我的家永远其乐融融。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七)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耳边不时响起弟弟在背语文书上的春节童谣,但是跟我们这儿的风俗还不太一样。这不,来看看我们的腊月二十七,在干什么吧。

这一天,妈妈又把车子开到了奶奶家,只见门前几辆车的齐刷刷地停成一竖排,妈妈也将车子停在了这一行列中,我和弟弟都走下车来,满脸的疑惑。奶奶走过来,把我和弟弟拉入了人群。“奶奶,这是在干嘛呀?”我好奇地问。“今天我们要请车神呢。”我依旧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请车神?为什么要请车神呀?”奶奶笑了笑,说:“请车神就是我们的一种风俗,这也是人们对平安出行的一种寄托。你们俩在旁边看着,不要瞎动东西。”

估计是时辰到了,只见爷爷搬了一张小方桌摆在所有车子的前面,奶奶在屋里端出一个大猪头,一只大公鸡,还有一条鲤鱼,都是熟的,整个的放在方桌上。然后爷爷又拿来一瓶酒三个酒杯,三双筷子,一个香炉一把香放在方桌上。只见爷爷先在三个酒杯里倒了一点酒,然后拿起三根香,将它们举至略微高出脸庞,弯下腰拜了三拜,站起身,把三根香插入了香炉。而一旁的奶奶呢,嘴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一头雾水,问道:“奶奶,为什么要在这儿倒酒呀?难道我们要在这里吃饭吗?”“这里可不是给我们吃的,这些酒和菜都是给车神们用的。”奶奶回答道。说着,就拉着我和弟弟在方桌前的一个草把子上磕了三个头。

磕完头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又绕着这些车走了一圈。只见几辆车子的头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我一一走过每辆车子,现在中间的这辆车子上放着一个果盘,我脚垫了垫,想看看果盘里都放了些什么,只见里面放着几个红红的、诱人的大苹果和几根黄黄的嫩嫩香蕉,还有桔子等。弟弟馋得垂涎三尺,刚想伸手拿来尝尝,就被奶奶拦住了,“现在还不能吃,要先让车神吃,等会请完车神再拿下来给你们吃,吃个苹果,平平安安”。

忽然,我看到了妈妈、爸爸和爷爷每人手里拿了一个草把子,一袋纸钱,沿着车子的轮胎,走着,走到一个轮胎前就跪下来开始磕头,每一个轮胎旁都要磕三个头,并且烧一把纸钱。只见他们双手合并,两手高举过头,然后身体向下倾,两手再分开,放置身体两边,那样子是如此专注,每个动作都做得真心实意。家里的车子只有他们三个人开,所以要他们三个驾驶员磕头。而奶奶也不闲着,又开始念叨了:111、115、919……车神们,你们赶快来吃哦,多拿点钱去用用,保佑我们一家开车在外平平安安……我也在心里默念着——保佑我们全家出行平安。

一圈磕下来,爷爷他们又回到了小方桌前,又在杯中倒了些酒,过了一会儿再倒一次,共要倒三次。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哦,妈妈、爸爸和爷爷又一次回到了车上,他们将车子都朝前移了移,奶奶说:只能往前,不能往后退哦。这也寓意着以后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现在车子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希望自己开车一路平安,也就有了请车神这个风俗,也不固定在哪一天,一般是春节前的两三天,有的人家就在车子前面烧点纸钱,有点去寺庙里请……不管哪一种形式,都是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出行的一种渴望,是啊,谁不希望可以出入平安呢?其实,每个开车人自己也是“车神”,遵守交通规则,小心行车,会“保佑”大家出入平安。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独特气氛。在我的家乡,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会做一种名叫艾糍的食物,因为艾糍美味可口,所以它是我们家清明节不可缺的食物,今年也不例外。

艾糍要趁早做,因为不能聚太多了。所以一大清早我和家人就到街上采购花生芝麻艾草等食材买完了,回家开始准备。

首先我们要把花生壳给拨开,把里面的花生拿出来放到一个盆子里。要尽量剥多一点,因为到时候要把花生给捣碎,会有数量不够做艾糍的现象。之后我们要把艾叶给洗干净,把它给煮熟,煮熟以后要把艾叶给捣碎,要切成丁状,切得越小越好。接着我们要把香米粉准备好再加点水把它揉成面团状。再把艾草放到面粉里继续揉直到揉成青绿色才行,还要把黄糖放进水锅里煮开变成蜜糖,之后再倒一些到面团里,因为艾草是有点苦的,得放蜜糖进去才好吃。

接着,到了最难的一步就是炒花生和挑花生,炒花生可不容易,要煮得久一点,因为花生有一层红色的外壳,要把花生的那层皮和里面嫩黄的果肉分离,还要把握火候,不停地翻炒还得仔细观察锅里的情况。一不留神花生就炒焦了,炒焦的花生不能做馅的,不然馅会变得很苦。

到了挑花生环节了,虽然已经把一部分的花生皮给炒开了,但是难免有一小部分的花生皮还在果肉上,舍不得分离,所以我们要把他们一个个拨开,放进一个盘子里,刚出炉的花生滚烫滚烫的,所以剥的时候要小心。尽管已经努力避免炒焦,但是还会有那么几颗炒焦的,要把它挑出来扔掉,刚开始我还挑得挺轻松的,但是挑到后面手就有点酸了,站得有点久了,脚也开始不舒服了,但是为了吃到美味的艾滋,我都会抖抖脚,放松后接着挑花生。

挑好后把花生和芝麻混在一起,倒入捣碎机,仔细一闻,有一股浓浓的花生味,再伴一股浓浓的黑芝麻味,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成品了。

到了最后一步就是包艾糍。包艾糍时得注意,不得放太多馅,不然艾糍会爆陷,艾糍的皮,弄薄一点,不然很难蒸熟。包艾滋的时候你可以弄出很多种形状,有的可以弄成圆形的,有的可以弄成树叶形的,甚至还可以自己捏成一个胖熊猫的形状,但是我们家比较喜欢吃饺子转,因为那样比较方便。

终于可以吃上艾糍,我急忙跑到厨房打开锅盖,一阵白烟升了起来,遮住了艾糍的身影,就像清晨的白雾笼罩着青山那般隐约。过了一阵白雾消散了,艾糍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青绿色的外皮皮里还带着一些绿色的小点,空气中林漂着艾草加黄糖淡淡的甜香,还有花生和芝麻夹在一起特有的一股酥酥的味道,拿出锅,我用饺子夹了一个。粘糊糊的咬一小口绿色的外套。皮软软的,里面的花生,甜而不腻。里面的花生黑芝麻,酥酥脆脆的,吃了一口不禁喊道,好吃,就连我弟弟这样的挑食的人都吃的津津有味,我不得不说,此食物,只因天上有。

艾糍被我吃完了,清明节也过去了,可是我的嘴还留着艾糍外皮的清甜味儿和陷的酥脆。

清明节可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十九)

河南,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众多传统民俗源远流长,也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五年级的寒假里,我充分感受了故乡春节民俗的风采和浓浓的亲情。

腊月二十五的清晨,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撒落……呼吸着熟悉的空气,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鞭炮声,我感到年节的味道愈发浓重了。走进屋里,一切都焕然一新,做好准备迎接新春:床单换了新的,窗户被擦的好像不存在似的,茶几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家电家具亮得可以照出人影子。我不禁想起外公春节前总会念叨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今天都腊月二十五了,日子匆匆,走的可真快啊!

盼啊盼,大年三十到了!一大早,我就听到更多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走进客厅,全家人都围坐在茶几旁,精心地挑选着春联。我悄悄地挑出一个大红的“福”字,在它背后粘上几段双面胶,再把它倒着贴在门上,寓意着福“到”了。“贴得好!”外公赞赏地说,我也开心地笑了。妈妈在窗玻璃上贴窗花,那窗花真是生动有趣:正中央有一头憨态可掬的小猪,小猪的脚边有一方池塘,池塘里盛开着莲花,水里有游鱼在嬉戏,正所谓“连年有余”!小猪的头顶有蝙蝠在飞舞,象征“福”到了……窗外大雪纷飞,红红的窗花映衬着皑皑的白雪,窗花越发红艳而白雪越发晶莹了。“瑞雪兆丰年”,这个词在我脑海里突显出来。

下午,外公在厨房里剁着肉馅,外婆揉着面团,我忍不住去偷捏一下那雪白的面团,就收获了外婆嗔怒的批评。终于能包饺子了,大家齐上阵——妈妈包的像金元宝,外婆包的像小山,而我包的却奇形怪状,各不相同,有一些却不合时宜地张开了“嘴”,需要大人们来加工。欢声笑语中,年夜饭准备好了,大家放开了肚皮,一边尽情地享用,一边相互说着吉利恭喜的话,欢声笑语让房间里温暖如春。看着精彩的春晚,开心地抢着红包,间或着打电话给远方的亲友拜年……新的一年在隆隆的鞭炮声中,走来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明媚的朝阳从窗帘缝隙中射入,让我看清了床头四个鼓囊囊的大红包。我欣喜而又小心地把它们收起来,就跟着爸妈出去向亲朋好友拜年了。我们先到了五姨婆家,“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是我给五姨婆的祝福,让她老人家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走在热闹的大街上,大人们时不时地停下脚步,热情的寒暄,彼此道着祝福。

我们呼朋唤友一起去逛庙会。庙会里可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一条街上乌泱泱的都是人。在舞狮的地界儿,大家看着身体通红而鬃毛金黄的“狮子”,在舞狮人的操弄下,“狮子”嘴巴一张一合,灵巧地在木桩上腾空跳跃,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引得围观的人们阵阵惊叹和雷鸣般的掌声。卖糖人的,卖冰糖葫芦的,表演魔术杂耍的,唱着我听不懂的家乡戏的,还有各种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物品的,随着大家彼此的恭贺新春的祝福声,家乡的年俗味道就在这里蒸腾了。

正月十九,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春节走远了,我们也踏上了归途。不管我身在何处,不管我年方几何,这家乡的风俗和浓浓的亲情,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家乡的风俗陕西作文六年级(二十)

2020年春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作者笔名:宋慕嫣记叙文时间顺序

早上回家乡贴对联《略写》

中午围炉《详写》

下午吃团圆饭《详写》

晚上看春晚喝茶聊天放靴炮《略写》

《除夕欢聚一堂》

“起床了!起床了!回老家过年了,要是晚点乡路会塞车的”妈妈大声叫起我和弟弟起床。这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就吃完早餐,妈妈收拾好家里的一切,爸爸和我贴好对联和年画。接着一家人拎着大包小袋的年货上了车。我们从雷城出发到老家大概40分钟。

一路上,美丽的景色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到了我们的故乡,村子里的大街小巷一路挂着红灯笼,路灯杆上挂着迎新春宣传画,上面写着雷州方言“过新年,识活口活”、“识活欢喜”意思是说过新了,家家都特别快活,特别欢喜。

到家门口,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侄子们都在门口笑盈盈地向我们招手欢迎!虽然我一进村有点儿陌生感,但是浓浓的亲情使我感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我们放好年货后,爸爸第一时间又安排我和堂姐贴对联。贴对联要注意上联和下联,横幅的读法也决定了上下联的左右。瞧!我贴的对不对“富贵双全人如意;财喜两旺家和睦。”堂姐为我竖起大拇指。

接近中午时分,爸爸妈妈、叔叔婶婶都在忙着“围炉”的准备工作。“围炉”我们不像闽南人每年除夕夜都要一家人围着打边炉吃饭、跳火群,我们是全家人拿着丰富的供品到村子庙宇里奉供祖神、土地神,最后奉供灶王爷,向他们表示一年来的答谢与祈求新一年的福和保平安。

妈妈正在捏米饭团,我也凑热闹。爸爸在装“菜包饼”——我们这里特地为祖神做的年饼——把大芥菜泡成酸菜剪下叶子包的年饼。接着装白切鸡——就是把整个鸡洗干净煮熟的整鸡。最后装香火品、鞭炮……开始出发,一家人骑着电动车、摩托车排成一条龙向村子的各个庙宇奉供。此时,我是无比的开心与幸福!一家族人个个都笑逐颜开!

“围炉”回来已经是午后,大家又忙着准备团圆饭,我们这里除夕的团圆饭菜谱是很讲究的。当然,主厨是我爸爸了,我给爸打下手,哥哥在切鸡拼盘,嫂子在摆放桌椅,爷爷奶奶、弟弟、侄子们早已围在餐桌边谈天论地。啊!这时真是热闹非凡,家家都赶做年菜,整个村子弥漫着丰盛的香味。上菜喽!哇!香喷喷的红烧红鱼、风味三丝、白切鸡、脆炸海虾、清蒸花蟹……开始吃饭啦!爷爷疼爱我们的老习惯就是夹菜给我们,奶奶少不了她那套传统教育,“孙女,你知不知道这道烧红鱼的意义吗?”“奶奶,我记得您说的,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奶奶又开始说下一道时,我打断她的话,“奶奶,三丝是团圆的,是“撕”不开的意思,不管我们走到哪里,一定要思故乡、思亲情、思祖宗。奶奶,我说得对不对!”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晚上,一大家子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我们被春晚的小品逗得开怀大笑,唯独爷爷撇了撇嘴,说道:“春晚没有我们雷剧好看,我给你们唱两段,‘杂子’独唱。”这可是家乡雷剧中最搞笑的角色。“表我字名叫智勇啊!人号做人五行通……”他边唱,大家都笑扒在地上了……

夜深了,大家有的喝茶聊天,有的还在看电视,我和弟弟玩游戏,凌晨一到鞭炮震耳欲聋,爆竹烟花声一阵又阵不绝于耳。给漆黑的夜空增添了一道道五颜六色的星光。快乐、幸福、安详、团圆进入了人们的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