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帮作文体裁读后感内容页

俗世奇人读后感500字

俗世奇人读后感(一)

厨艺高超的三姑姥

文/苏子祺

我姥爷有五个姐姐,所以我就有了五个姑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三姑姥。小时候她带过我,更主要的是她高超的厨艺让我终身难忘。

三姑姥身材中等,有点微胖,眼睛特别大,一头乌黑的卷发,说话风风火火,一口标准的东北话。她手脚麻溜儿,性格豪爽,不仅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还有一手绝活儿——好厨艺。

我回东北做客,三姑姥就开始展示她的厨艺。只见她拿出面粉,倒在比脸还大的盆里,再用20度左右的温水慢慢倒进去,用她练过“铁砂掌”的手揉捏均匀,把揉捏好的面团拿出来,切成小块,用手搓成小条,最后下锅……过了一两分钟,一碗面条就出锅了,里面有肉、青菜、番茄、鸡蛋……香菜是这碗面的点睛之笔。我尝了一口,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她另一个拿手的绝活儿是做水饺。她拿出一块猪肉,手拿双刀,快速地切起了肉,过了一会儿肉就切好了。然后从柜子里取出十三香和笋干,加入切好的肉沫里,肉一下子就香了起来,再把做面条剩下来的面团擀成皮儿,把皮儿平摊在手上,拿一点点肉沫包在里面就成了水饺。看这手法一定是个大厨,包完了以后,又要下锅了!出锅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三四家邻居都能闻到香味。

三姑姥的手工面条和水饺,至今让我垂涎三尺!

俗世奇人读后感(二)

武泽曦

邹黑炭,本名邹明轩,由于人高马大,又长得圆滚滚,特别是皮肤巨黑,像个小黑煤球,所以被大家称为邹黑炭。他还有副公鸭沙哑嗓子,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成为摇滚歌手。

说起他的性格,可真不一般。你要说他坏坏的吧,可他心肠经常热到可以融化钢铁。当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时,他一定会伸出援手。比如降旗啊,换水桶啊,搬书啊,这些体力活,他都会第一时间冲向前线,绝不叽叽歪歪的,是条真汉子!可你要说他很好吧,他有时足以把你气晕,经常闯祸搞砸事情。当他意识到犯错时,又活像一个上了战场的战士,只不过总是冲锋时才发现自己忘了带枪,只能一边惊慌失措一边张牙舞爪硬着头皮往前冲,那个情形真是叫你又可气又好笑。而且他长这么黑,会不会和宋小宝有亲戚关系?(宋小宝OS:纳尼?)

邹黑炭有时候从你身边走过,会顺便摸一下你的头,使坏占点你便宜,叫一声:“孙子!”当你找他算账时,他又会立刻装怂,迅速躲进厕所并锁上门,还在里面继续挑衅,洋洋得意。你只能在门外干抓狂,拿他毫无办法,典型的占着茅坑不拉屎。

邹黑炭有时还会突然大喊大叫,很有激情的秀一把公鸭嗓子,搞得你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不过结局也不好受,通常会被老师请去喝茶,或者被迫玩“一二三木头人”——其实就是罚站,哈哈。

俗世奇人读后感(三)

《俗世奇人》修订版是作家冯骥才所著,著作里面描述的人物当中有18位天津卫这座城市的普通人。比如:背头杨、蓝眼、死鸟,由于他们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因此他们都是“俗世”中的“奇人”。

小说一开始就有叙述:苏金散是一个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医术高明的医生,他做事很有原则。凡来看病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出七两银子,否则他绝不搭理。还有令人佩服的“刷子李”,他是刷墙的,他最令人叫绝的是,刷浆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不会有一个白点,如果有就不收一分钱。一次曹小三跟“刷子李”去干活,结果在休息的时候他发现“刷子李”身上有白点,可谁知那只是被烟头烧了罢了。还有力大无边的张大力,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卖石材的店,门口有一个打石锁,谁能举起他就赏金百两,结果张大力一下子就把它举起来了,可谁知底下竟还有一行小字“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当然,他倒也不生气,明白别人打心眼里佩服他,于是扬长而去。手艺道上的人,还有捏泥人的“泥人张”,他大名叫张明山,有一次张五爷辱骂“泥人张”,结果他心生一计,想出了“贱卖海张五”的主意。诸如此类的“奇人”还有很多……

这些在“俗世”中的“奇人”都具有时代的工匠精神,是每个行当的能耐人,他们对手艺的讲究,对事业的执着,在作者冯骥才的笔下活灵活现,流芳百世。

俗世奇人读后感(四)

《俗世奇人》这本书主要讲了各种奇人奇事,但是,令我映像最深刻的还是“苏七块”。

我读完了苏七块的故事,体会到了一个词:规矩。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苏七块是一位神医,他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凡是来他这儿治病的人都得交七块银元。

一次,他给一位穷人治病,那人的钱不够,苏七块就不给他治病。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就找了个借口出门给了那人七块银元。那人进来,把七块银元给了苏七块,他很快就把那人的病治好了。走的时候苏七块告诉他:“我不在乎钱,我在乎的是我的规矩,要是我打破了规矩,那还了得?”

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能给自己立规矩,还很守规矩的人越来越少了。就说说我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比较守规矩的人,她还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一天的工作,必须在一天时间里都做完。当然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里,不管是工作量的多还是少,她都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再去干其他的事情。如果一天的工作量太多,就会留一点点明天再做。

再来说我爸爸,他也是一个比较守规矩的人,还给自己立了个规矩:每天都要做锻炼。但是如果到了晚上,还有工作没做完的时候,他就会给自己放松一天,明天就会把前一天的和今天的运动一起做了。

给自己立了规矩,但是不去完成,那就不叫作规矩。立了规矩就要去完成它,守规矩的人,总是会比不守规矩的人优秀。

俗世奇人读后感(五)

高雨泽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说里也是如此。《俗世奇人》也是一样。苏七块……

苏七块,听他名字就知道,他和七块有分不开的关系。他是一个接骨头的医生,每次接骨头之前都要收别人7块钱,当时七块钱可不是一般人能付得起的,但他什么骨折骨断都能接上。一次黄包车夫张三撞坏了胳膊,来找苏七块,刚好碰上苏七块和北村的医生打牌,黄包车夫说日后付给他七块钱。但苏七块不动,继续打牌,那个医生见张三可怜,便以上厕所之由,偷偷给了张三七块钱,张三给了钱,苏七块马上治好了他的胳膊。张三走后,苏七块还给医生那七块钱说:“我看中的不是钱,而是我立下的规矩”。

是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今世界有多少人因为没有规矩,造成了祸害啊!

上次,有一群孩子,在比翻栅栏,那是一个带电的围栏,一个小孩子,二话不说,直奔围栏而去,他一手抓住围栏,迅速往上爬去,近了近了更近了。下一秒,那个小孩一手抓住了那根电线,紧接着他的身体一阵剧烈的摇晃,他头一歪,眼睛一闭,一头栽了下来,其余的小朋友赶快围了上去,一边背着他往医院跑,一边让几个孩子去叫家长……

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例子啊!这个小朋友,因为不知道电的危险,差点小命就丢了。他的家里要是有一条规定;不要随便翻围栏,他还会这样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再说说我吧,因为我立下规矩每天跳绳,我才会变成如今班里的跳绳高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俗世奇人读后感(六)

《俗世奇人》讲的是天津卫的奇人。因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奇人妙事,闻若未闻。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奇人是牙医华大夫。华大夫的医术可谓顶天了,他能把真牙俢的像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的像真牙一样好用。但就是有个毛病,记不住人,见过就忘。一天下午,两个侦探拿着照片来问华大夫有没有见过这个人。华大夫说他不记得了。结果下午华大夫去一品楼喝茶,看见一个长相和侦探描述相似的人,他也不太确定,一看那颗虎牙,就想起他给那个人看过,就认出这个罪犯了。

华大夫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心思全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这才是奇人!高人!

这也说明术业有专攻,一心一意做一件事,熟能生巧就能成功。这就像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最强大脑》里的王昱衍,人称“水哥”,因为他持挑战在520杯水找出被主持人标记过的一杯水,他不仅在短时间内找出来了,而且还正确了。简直是神技所以才有了这个外号。还有一次,他和日本选手比赛,是通过观察合起来折扇的正面那一点点的图案,来推测出打开折扇的图案是什么样子,而且几百把折扇的图案都是清明上河图的图案,打开看几乎相似,何况只看合起来扇子。王昱衍直接放弃了观察,而且仅用时14分钟,就将3把合起来的扇子对应的打开的扇子找了出来,并且全部正确,秒杀了日本选手。

这些事例都说明了,熟能生巧,扬其所长,你的长项终究会变成你的强项。

俗世奇人读后感(七)

近日,我阅读了《俗世奇人》一书。其中第一篇故事“苏七块”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故事大概所讲的是:一位叫苏散金的名医,因看病需七块银子方肯治病,被人称“苏七块”。一日有个车夫治病却因没银子被苏大夫拒之门外,一位善心大夫替他交了钱。怎料苏七块又把七块银子还给了善心大夫。

这个故事令我最感动的是苏七块对善心大夫讲的话:“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不善,只是我立的规矩不能改!”

人人都讲苏七块倔强,这倒是有的。但规矩的确是不得改!毕竟有句老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无规矩,那么一切将会是一团散沙。只有定了规矩,才有可能进步、卓越。如今有许多不良社会现象都是由“心中无规矩”所造成的。没有规矩,人们会放肆的去干一些不良之事。

从很小时方入学堂起,师长就教育我们要有规矩。记得每每班中有孩子惹事,师长总会教育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而班中只有有规矩的人才能够立足于金榜之上,社会中只有有规矩的人才能够立足于社会。“讲规矩”,看似很简单的三个字却事实很难做得到。我经常忘记很多规矩,而每每忘掉一些规矩就总会受到惩罚。例如吃完饭不收拾桌板而被训斥,作业没有写完而被骂……

也是因为这样,班中才有“规矩单”,社会上才有“法律”,我们才能在学校安心学习呀!

我非常尊重苏七块先生的“不改规矩”一则。可能就是因为讲规矩,他也能够被冯骥才先生的神笔记入《俗世奇人》中吧!

俗世奇人读后感(八)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俗世奇人》,里面讲述了天津城里的各种“奇人”,里面有坚守规矩的苏七块、好嘴的杨巴、还有卖药糖的余六,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刷子李了!

刷子李有一项技能,那就是刷墙时粉浆不沾上衣服,他收了个徒弟,叫曹小三,曹小三一直不相信师傅的技能,但那天师傅带他去刷墙时,他可开了眼界,明白了师傅的技艺不是假的,最后刷子李对曹小三说的那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意思大致是:不要以为别人的技艺都是假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从这句话里我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要想着投机取巧。在生活中,学习也是一样,上课要好好听讲,不要到考试才临时抱佛脚,这样是没有用的,因为学习都是靠平时的积累,投机取巧是没有用的,或许这一次你躲过去了,但结果不会陪你玩。我就有一次上数学课时没好好听一个知识点,回家就不会做作业了,这时,干什么都晚了。所以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干好所有的事情。

在常人的心中,刷子李就是一个“神”,但他也是个普通人,只不过比常人更勤奋,更努力,不像别人一样偷懒。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在刷子李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以后要像他一样努力,脚踏实地的迎接更好的明天!

俗世奇人读后感(九)

袁伊凡

石瞎子是外婆小时候庄子里的一号人物。“住在村口,不爱喝酒,嗜睡。”这是外婆对石瞎子的描述。

外婆说,石瞎子看相,不能说是“看”,应该说是摸骨。任何人到他跟前,一摸眉骨,啥事都清楚了,生辰八字,姻缘财运,统统给你看得准准的。石瞎子看相还有一个特点:看吉不看凶。为什么?婆婆说或许他怕看到不好的东西。

石瞎子作息极其规律。每天只吃两顿饭。酉时准时睡觉,卯时准时起床。辰时一顿早饭,申时一顿饭,吃完会周公去。如果你在他睡觉时间找他,拿刀划他,他都不醒。这话斩钉截铁,也确是事实。据婆婆口述,一年湖中发大水,石瞎子算准了,早早躲到树上,腰间扣一条绳子,凑合了一晚上。奇怪吧?但就是事实。婆婆说她至今忘不了,当她坐在木桶中随波逐流时,瞧见石瞎子像小龙女一样睡觉的情景。

婆婆十八岁时,家里包了一个大红包给石瞎子,请他看相(可见这瞎子面儿极大)。石瞎子十指一放,掐指一算。说道:“二十四岁,一个住在西北方的人会来迎娶你。”(不是原话,此为复述)

时间证明了这瞎子的话真准!

二十四岁,婆婆嫁给了公公;公公正是住在婆婆故乡西北方向。

婆婆从此对石瞎子心服口服。

婆婆搬来南京后二年,石瞎子就过世了。村里人讲,那天石瞎子破天荒地子时才睡,这一睡,就没醒来了。

人能天妒啊!我是真想会会这高人。

俗世奇人读后感(十)

寒假里,我看了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书中讲述了旧时天津卫的奇人的故事。之所以被称为“奇人”,是因为他们有奇特技艺或做出怪异举动的人,作者用滑稽幽默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六亲不认的苏七块、力大无比的张大力,刷墙不沾衣的刷子李等人物。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酒婆》这一篇,主要讲述了酒婆一直喝小酒馆里掺了水的酒,乐在其中。可是,有一天,她喝了良心发现的老板不兑水的真酒后,丢掉了性命。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这篇文章没有直接描写酒婆的外表,而是使用了侧面描写,写了她酒后的身姿和步伐,一个醉了酒的老太太就跃然纸上。

酒婆人是醉醺醺的,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她明知道这酒里掺了水,但对于酒婆而言,她要的只是片刻的麻醉与酒劲,但这是自我麻醉与自欺欺人的表现。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想了想,我也像酒婆一样干过这种事情。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有事,要出去一趟,出去很长时间,叫我一个人在家里好好做数学卷,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爸爸妈妈一走,我就开始玩起了游戏,心想:“打完一局再做功课,时间肯定还绰绰有余。”游戏真精彩,当楼道上的脚步声响起时,我立刻慌了手脚,最后就完犊子了……从此,我们家又多了一条规矩,玩游戏一定要在爸爸妈妈的监视下才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