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帮小学作文六年级作文内容页

家乡的风俗600字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一)

龙头

富春江小学钟利民

年前,村里就开始忙活舞龙灯的事了,这事关来年的风调雨顺,七里八乡都很重视,各村板龙的龙头也扎得极为考究。

古色古香的厅堂成了扎龙头的场地,我时常捧着饭碗去凑个热闹,想瞧瞧这些能工巧匠们是怎么在木板上扎出栩栩如生的龙头。

扎龙头首先要用削好的竹篾扎出龙头的轮廓,师傅们拿捏着又细又韧的竹篾条,时而弯折,时而抽拉,时而绕接,犹如裁缝穿针引线。三五天工夫,这些筋骨就构成了龙头的雏形。

接下来,是在筋骨上糊上白纸,这白纸比普通的白纸要透亮,因为夜里舞龙灯的时候,还得在龙头内点上蜡烛,那时,一条亮盈盈的板龙腾跃在夜幕中,煞是好看。这浆糊是熬了一天一夜的粥汤,糊上去特别牢固。只需一天,龙头就浑身雪白了。

这时候,村里的画师登场了,他拿起蘸了墨的画笔在纯白的龙体上,或用墨线勾勒,或用彩墨渲染,每一笔都那么随心所欲,每一笔却又恰到好处。只消两三天,威严的龙头便从画师的心中飞到了厅堂的木板上。

当然,锦上添花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师傅们有的给龙额嵌上明晃晃的镜子,有的给龙鼻扎上弯钩钩的触须,有的给龙嘴粘上白乎乎的胡子,有的给龙颈镶上金灿灿的鳞片。他们一会儿退步远观,一会儿驻足端详,一会儿精雕细琢,直到龙头跃然“板”上。

起龙灯那晚,全村男女老少把偌大的厅堂挤得水泄不通,盘踞在中央的龙头自然是瞩目的焦点:龙角飞翘,龙眉突起,龙眼圆瞪,龙嘴微启,龙须轻拂,在烛光映衬下,特别雍容华贵。

“起灯——”老村长一嗓子吆喝,龙头在壮汉的抬举下,活了起来。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二)

元宵节闹花灯

小作者:601班44号钟依琳

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在这一天,家家吃汤圆,闹花灯,猜灯谜。而这些习俗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闹花灯了。

每到元宵节,我都不禁疑惑,为什么到元宵节的时候,要闹花灯呢?我查资料得知,元宵节闹花灯,是因为传说神鸟被猎人射杀,天帝决定在正月十五放火惩罚百姓。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这样人们在正月十五那天在门口挂灯笼。后来,天帝见人间火红一片,便不再放火。之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天,就把这天定为了元宵节,而闹花灯也成为了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晚上,妈妈带我去街上赏花灯。街上的灯很多,数不胜数:有头上长两个长耳朵的兔子;有片片花瓣衬着绿叶的荷花灯;有粉色的桃灯……用“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来形容都不为过啊。

一眼望去,街上黑压压一片,到处人山人海。一会儿你挤着我,一会儿我挤着你。连走半步都十分艰难。人们堆挤在各种店铺,摊子边,到处人来人往。被人群冲散了的朋友也只能顶背相望。

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店铺,只要猜对一个灯谜,就可以免费拿一个花灯。我一眼看就看中了一个镂空的纸花灯。于是为了拿到花灯,我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却还是毫无头绪。我立马就想到了用文字游戏的方法。终于如愿拿到了心仪的花灯。我的心如同吃了蜜一样甜。

元宵节的活动真是多姿多彩。我不仅拿到了花灯,还得到了自己心仪的灯。

家乡的每个节日习俗,到处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不用的节日用不同的形式展示家乡的独特魅力,让每个人都记忆犹新。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三)

潘博文

说到春节,谁心里想的不是红红火火和喜气洋洋这两个词呢?在春节里有许多的风俗,比如我家中,我们会在春节这一天里来包圆团。

所谓的“圆团”是一种民间美食,它十分好吃,做法简单,味道鲜美,而它所表示的寓意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十分惹人喜爱。

所以这次春节我们做了这道美食,由我和奶奶一起做这一道美食佳品,奶奶先弄来了一袋面粉,然后加入水用力的搓,直到变成软软的状态,接下来奶奶把搓好的面粉,掰成一小段小段的,紧接着奶奶给我示范起来如何做圆团,先把面粉搓成一个圆,再用手向中间慢慢地旋转起来,这时的面粉会逐渐成为一个勺状形,差不多了后,再向里面放馅料,接下来再把开到的那个口子慢慢的旋转直至封上,和原来一样做成后的圆团也是一个圆形的。接下来到我尝试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轻轻的掰下一段面粉,搓成一个圆,然后慢慢的旋转直至成为一个勺状形,我不敢放太多的馅料,放了一点后,到至关重要的一步了,我十分紧张,目不转睛的盯着手里的圆团,生怕出什么错,我慢慢的旋转起来,圆团的形状逐渐变成了一个圆形,我十分高兴,就在将要成功之际,手不小心一滑,手里的圆团不小心破了一个小洞,小部分的馅料露了出来,我赶紧掰了一小段面粉,慢慢的把那个小洞给补上,完事儿后,我欣赏着我自己的“手艺”,虽然有点丑,但实际上还是可以的,我对自己努力的成果还比较满意,接下来我又和奶奶做了许多个圆团,我心想:“这一次的春节肯定十分热闹。”我真的好喜欢这个春节风俗啊!

这是我们家的风俗,那么你们家的风俗呢?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四)

元宵被称为“小年”,也是一年当中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成都会有哪些风俗呢?

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吃汤圆,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这一天我们一大早就得起来包汤圆。包汤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头一天就得把皮儿给和好,只需要用开水把糯米粉冲好,慢慢搓成团状,留着第二天包汤圆用。第二天一早外婆会把芝麻和黄糖放到一个石头做的容器里使劲捶打,直到它们充分地混合到一起,馅儿就做好了。这时候全家老小就回一起到灶前包汤圆,首先在搓好的皮团上揪下一小块,按成皮饼,握在手中,再用勺子舀一勺馅儿放到皮儿上,再包裹起来,一定要包紧,不然等会儿就会煮烂。

汤圆在锅里煮,我们在外面等。汤圆一出锅,我们眼睛都掉到里面去了,吞下嘴里的口水,拿起勺子就开始吃汤圆。小孩子都狼吞虎咽得吃,挣着抢着去舀第二碗;而大人们都会细嚼慢咽地吃,觉得好不容易过个元宵,吃个汤圆,就要细细品味。

吃完汤圆,大人们去聊天,小孩们去玩耍,一起等待着晚上的活动。

元宵节的晚上,大街小巷都会挂起花灯,有红的、黄的、绿的,有长方形的、圆形的、花型的。大人们都会牵着小孩的手,去看花灯、打灯谜。听说猜出最难的灯谜,就回得到一碗免费的汤圆,这可吸引了许多大人纷纷上去破解这个“难题”。小孩们则会去制作他们自己的小花灯,带回家做纪念。还会有小孩去找老师傅玩皮影。大街上充满欢笑声、说笑声,好不热闹。平时早早就睡了的孩子,今天精神好的不得了,大家把这个元宵节所有的乐趣都放到这个晚上了。如果自己愿意的话还可以去祈个福,祈求自己这一年平安健康、多财多福。

元宵过完,也就证明年也过完了。大家就会去工作、上学。像这样的热闹,又要再等上一年。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五)

(石媛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描写清明节的。那我今天就要说说我家乡清明节的风俗了。

清明节的第一件大事肯定就是扫墓了,一大家子收拾好后,一齐赶往南山祭拜老祖宗。首先祭拜的是太姥爷,祭拜时态度要虔诚,首先在地上铺几张报纸,由长辈先跪,跪拜三下后再起来。最小的我当然是最后祭拜。全程中,忌欢声笑语大喊大叫,这样是对老人家的不尊敬。祭拜完后,再由老人家生前最亲的人对着墓碑说几句亲和、吉祥话,表示祝福。

祭拜完后,按照家乡的风俗,一大家子人都要去饭店吃饭,也是以此祭奠已故的亲人。

来到饭店后,全家人一齐坐下,小孩子们都要坐在一起,而同龄的长辈要坐在一起,显得有规有矩,在老人家面前当然不能没了礼貌。

等菜上了桌后,最大的长辈先动筷子,随后其他人才可以开吃。饭桌上不可以做一些小动作,那也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待到长辈们想喝酒时,我们这群小孩才有发言的机会。给长辈们倒酒是隆重的,同时也是愉快的。先给最大的长辈倒酒,要说上一句:“祝您万福金安,健康长寿。”然后依次从右往左倒,千万不能倒洒了,要不然就预示着不吉祥。孩子们倒酒也是有规矩的,哥哥姐姐先倒,接着是弟弟妹妹倒。整个吃饭时的气氛尽显家庭和睦。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井然有序。其实,清明节还有不能回家的孩子,就出去踏青。于是这个节日便既有祭拜祖先时的悲酸泪,又有出门踏青的欢声笑语,实在是个隆重的节日。那么,你家乡的清明节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六)

姚磊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不同民族的大家族,每个民族都有她独特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寒。春分送暖入屠苏。”正是我家乡的风俗——过年

过年时,家家户户大扫除,也就是除旧迎新。之所以要大扫除,这里面还有个故事:传说坏神仙“三尸神”最喜欢搬弄是非,他向玉皇大帝报告,说人间那些挂了蛛网的人家正在作乱犯事。玉帝听了很生气,要惩罚人间,这事被灶王爷知道了,他通知每家每户赶紧打扫卫生,玉帝一看,人间到处气象更新,并没有像“三尸神”说的那样,于是吩咐诸神为人间送瑞添福。

在除夕的大早上,人们会点燃早就准备好的鞭炮,一串串的鞭炮“霹雳吧啦”的响,孩子们多躲在门后,之后再点燃一排圆形花炮,火炮“嗖”的一声声直冲云霄,再“轰”的一炸,化作一缕白烟。到晚上,家人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外出的家人再忙再远,也要在这天赶回来,年夜饭上有象征团圆的圆子,寓意年年有余的鱼,代表长寿的面条……吃过年夜饭,长辈还要给小辈发压岁钱,红包上有“万岁千秋”“却殃除凶”等吉祥语,或者是龙。鬼。双鱼等吉祥图案,表达了长辈的关爱和祝福,孩子们收到红包也是非常欢喜。

拿过红包,小孩子们出去找玩伴,她们结伴放着花筒,燃着烟花。烟花在夜晚显得格外美丽,有红的,有蓝的,有紫的,有黄的,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孩子们还要守岁,一直要到镇远初一还算结实。

希望家乡的风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让年味变的越来越浓,让这种历史文化能够更加悠久的继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七)

保苗节

故乡的田野里,村头的小溪边,奶奶家的后山上……一路跑着,笑着,嚷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洒在了乡间的每个角落。关于家乡,最欢乐的记忆莫过于家乡独有的节日——保苗节。

初夏时分,村里那株标志性的大榕树正高举着那粗壮的“手臂”,用一树浓荫抵抗灼热的艳阳。我起了个大早,与来召唤我的小伙伴们直奔祠堂去。因为今天可是我们村一年一度的大日子,每年农历五月的这一天,全村热闹非凡,就连在外发展的许多乡民也大老远赶回来,聚得比过年还要齐,还要热闹。保苗保苗,保的是来年的风调雨顺,保的是日子越过越红火!

祠堂里密密麻麻都是人,我一眼就瞅见了好多亲友熟人。无暇与人寒暄,我赶紧抢先占了一杆大旗,三两下套上统一的鲜黄色游行服,我可是要加入马上就要开始的“游神”队伍的呢!鲜红的旗帜上绣着金灿灿的神龙,龙爪雄劲,栩栩如生。“游神”即将开始,人们排起两条齐整的长龙。队伍的前段,旗手们抬头挺胸气势昂昂,被高高举起的旗帜团迎风飘扬,稳稳当当地行进。作为其中的一员,我难掩内心的自豪和激动,转头跟身后的小伙伴分享这份欣喜,却被队伍后段的“大神”们吸引住了眼球。只见叔叔伯伯们扛着轿子,轿子上端坐着观音菩萨、燃灯大佛、如来佛祖等神灵。观音大士手拿玉净瓶,仿佛随时要向农田降下甘露;如来大佛十指合一,庄严肃穆;燃灯古佛手提灯盏,好似能为人们照亮未知的道路。

人们绕着农田,祁求未来风调雨顺,祈求来年大丰收。长长的队伍一眼望去,火红和金灿交相辉映,令人心生希望和动力。微热的阳光和着夏风,沁出了汗和心底的喜悦。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八)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奇特的风俗。我也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风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舞龙”。

舞龙的时间一般会在春节后几天。通常会由村里舞龙队长提前几天送来请帖。告知我们舞龙的队伍将会何时过来表演。收到请贴后,爸爸妈妈就开始准备红包,一些水果和香烛,鞭炮欢迎舞龙的到来。

终于,大家都期盼的这一天到来了。咣当咣当,舞龙的队伍接近我们了。我既紧张又激动,时不时跑到门口去看舞龙的队伍到了没有。这时爸爸在大门口摆上了两串长长的鞭炮。妈妈则在院子里摆上了桌子,在桌子上放上了准备好的水果,并点上了香,红烛。舞龙的队伍越来越近了。胆小的孩子跑上了楼,从走廊探出头,等着看舞龙。当舞龙的队伍到我们家门口时,爸爸点燃了一串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一红一黄的两条龙摆动着身体走进了我们的院子。队伍后面还跟着一大群人来看舞龙表演。

他们先是盘成了一个圈,然后再迅速的散开。两条龙在他们的手中变得活灵活现,千姿百态。几分钟后他们停下休息。带队的人从龙头里面取出了几根小蜡烛送给了我们,并说了一些祝福语。这时,爸爸拿出准备好的红包送给他们。妈妈从边上的小桌子上,拿了一些水果分给他们吃,还为他们泡上了茶。休息了一会后,他们又开始左右摆动着龙头和龙身,缓缓的走出了我们家的院子。这时爸爸又点燃了另一串鞭炮。来欢送舞龙的队伍离开。我和妈妈把他们送的小蜡烛拿回了房间,直到它们燃尽为止。

这就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风俗“舞龙”,这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九)

唐天培

“卖冰糖葫芦了!卖冰糖葫芦了!”你听,三月三庙会又开始了。

三月三是因为公元八百三十四年六月初六,山堰工程正式开工。当时的明州司马建议把这一天记为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项重要的工程,能够使人们生活便利,所以分别记开工的六月初六为“六月六”,结束的三月初三为“三月三”。

你瞧,小吃摊多热闹啊。烧烤摊老板正在招呼客人。为了吸引客人,他竟然跳起了舞。你瞧这动作,不仅使店里的客人哈哈大笑,还来了许多客人,有些客人竟然把刚喝进去的水给喷了出来。臭豆腐摊的老板正在忙乎着呢。他一会儿盛着汤对里面的客人提醒道:“客官,您的臭豆腐好了。”一会又对围观的人群解释道:“客官,臭豆腐只不过是闻着臭,吃着香呢!”他的这番话也逗乐了围观的人,只见他们争先恐后地来买臭豆腐,或许是被刚刚的话给打动了吧。

我当然也在这其中吃了不少,还玩了不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那就应该是打气球了。只见我拿起枪,装上了子弹。过了几秒后,“比赛开始”。随着这一声令下,我的手开始抖了起来,或许是因为枪枝不好吧。我用瞄准镜瞄准了一个气球,然后发射子弹。这子弹就如猎豹似的,忽然猛的一声“bang!”竟然中了。我不敢相信我竟然射中了,我得意极了。然而我后面几发却发发不中。我懊恼道:“刚刚就是不应该因为第一发中了而分心,看来这游戏不能分心呐。”我重振旗鼓,认真射击。终于在这一轮的竞赛中,我赢了,我得到了终极大奖,我高兴极了。

回忆三月三,这不仅承载着我的思乡,还承载着我眷恋亲人的情感。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十)

任枳凝

我的家乡的节日很多,不过大多数都是学校放假让我们回家休息、写作业,真正有风俗的节日很少很少。唔,家乡最有风俗的应该就是春节了。

每年春节都是在寒假期间。除夕夜前几天,大多数人会去各个商店、超市采购年货,南方人也许是去买一些福字啦,中国结啦,北方人不同,北方人也许会买几件新衣服,或是去理发店打理一下头发,象征着“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正月二十九日,也就是除夕前一天,大家会把上一年在门上贴的对子、横幅摘下来,糊上浆糊,贴上新的对子。每一年的对联各不同,但是都有希望这一年一帆风顺的意义。对子就是古代的桃符,桃符上会有人写着“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以驱鬼避邪,现在的春联就是桃符演变过来的。

大年三十晚上,所有家庭都会包饺子,有些人家也会在饺子里包几枚硬币,取的是“吃到的人今年会财源滚滚”之意。孩子们可以出去放烟花,亲人们会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午夜十二点前十分钟左右,我们会把冥币、纸元宝放进一个盆里,给祖先烧过去。到了十二点,一家人坐在一起守岁,迎接新的一年。这时,会有零星几个人来串门,互相道一声:“新年好。”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会有很多亲戚登门拜访。孩子们给大人磕头拜年,大人们会给孩子一些钱,这些钱叫做“压祟钱”,也有人称为“压岁钱”。孩子得了钱心里头甜滋滋的,欢天喜地的拿给父母看。

我的家乡春节的习俗与别的地方相差不大,不过我敢确定这里一定比其他的地方更有年味。怎么样?你想不想来我们这里过个年,体验一下过年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