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帮作文大全内容页

读《红楼梦》有感800字

读《红楼梦》有感(一)

新教育实验开展以来,我们实验二小的校园处处弥漫着“书香”,而我在书香校园的活动中,最大收益莫过于读《红楼梦》。“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诗句我已默诵能吟,欣赏品味。

《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小说,作者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堂”的惊天巨变,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宝黛二人的纯真爱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良姻;一边是封建社会下所追求的功名,一边又是心有灵犀的脾气秉性。

想想大观园中那些可爱的女孩儿:才情艳艳的林黛玉,沉稳乖巧的薛宝钗,温暖善良的迎春,志气清高的探春,孤僻冷然的惜春,宽宏豁达的湘云……每一个人都冰雪聪明,惹人喜爱,但她们的结局却令人感到悲哀:黛玉泪尽而亡,宝钗独守空房,迎春受虐致死,探春远嫁他乡,惜春遁入空门,湘云不知所归……其中的心酸又有谁能懂,又有谁能理解?真不愧为“千红一窟,万艳同悲”。

我最喜欢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这一情节,这也是体现黛玉个性的所在,她的自卑自怜都体现在《葬花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诶,还真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合上书,回顾整部小说,我对作者曹雪芹先生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他把每个人物都描写得栩栩如生。你读《红楼梦》时,眼前好似真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在结社吟诗,谈论人生,这足以说明作者的写作功底十分深厚。

毛主席曾经说过“不读《红楼梦》就不是中国人”,易中天教授也盛赞过“红楼之后再无诗”。《红楼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是一段沉重的历史,写满了世间人的悲欢离合。人们都说《红楼梦》展现的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了让别人看的悲剧”,对于这“悲剧”,我们只能说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无论如何,这曲“红楼悲歌”真让我不忍,让我感叹……

读《红楼梦》有感(二)

纵观古今,凡达官贵人之家,大多像中了魔咒一样“富不过三代”。对此,我总是心存疑惑,一直认为还是富裕的程度不够。直到读了《红楼梦》,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门子递给贾雨村的一张“护官符”,足以看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富裕程度,可谓是“富可敌国”。但最终难逃衰败的命运,这怎么可能?读到一半时,谜团慢慢解开。

贾府,阴盛阳衰,女人掌管家事,男人大多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铺张浪费、极度奢华的生活常态。秦可卿的房间,堪比后宫,她死后,葬礼的规格更是远远超出了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再富有的家族,如此铺张浪费,走向灭亡是咎由自取!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家斥巨资,建造大观园,其奢华程度令元妃都感叹不已。如此挥霍,贾家最后的败落,也就不足为奇了吧!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一次吃饭时,半天才夹起来一个鸽子蛋,刚要吃却掉到了地上,丫头没等刘姥姥反应就扔了出去。刘姥姥感叹,一两银子连个响声都没发出就没了!庄户人家吃不起的东西,贾家的下人想都没想就将它丢掉,不得不说他们真是太浪费了。

如此豪宅,如此铺张,我陷入沉思……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以“俭”为第一家训的曾国藩家族,190余年来,绵延至第八代孙,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谁能说“富不过三代”呢?

“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的终南山“豪宅”。一个老旧的小区,80平米的房子,家具陈旧泛黄,六个人,就能把整个家挤得满满当当。一个院士,如此“寒酸”,却在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披荆斩棘,谁又能说“富不过三代”呢?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依旧存在一些“啃老族”,不懂创造,肆意挥霍,这又怎么能“富过三代”呢?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方能走得更长远。

读《红楼梦》有感(三)

时代决定命运

说到红楼梦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比如:有人觉得林黛玉哭哭啼啼,不解人情;有人觉得贾宝玉女声女气,不求上进;还有人觉得王熙凤心狠手辣,不懂温柔。但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说说的是我眼中的宝玉、黛玉和宝钗的故事。

宝钗从出场开始就招人喜欢,她性格开朗乐观,知书达理,相比林黛玉之下,更受欢迎。她有一个小金锁和宝玉的通灵玉是一对儿,大伙都说这是金玉良缘。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林黛玉她也有一块玉,她的玉上刻的字和宝玉的才是一对,所以宝玉初见黛玉的时候才会说:“这个妹妹我见过。”

尽管大家都说这对金玉良缘是一段好的姻缘,但是我觉得这段“金玉良缘”却是一段悲伤的缘分。在红楼梦这书中,作者一开始就布局,从贾府所有人的言行举止都在引导着这对“金玉良缘”,特别是在贾府家道中落的时候,为了攀附其他三家名门世族,其中薛家和贾府最熟,贾府上下想尽办法,用尽手段,在明知宝玉喜欢黛玉的情况下,骗宝玉娶薛宝钗,导致黛玉伤心过度,病情加重,在宝玉婚礼当晚就死了。黛玉的死对宝玉有了很大的打击,宝玉至此一蹶不振,一言不发,慢慢地颓废了,最终出家为僧,远离世俗。

虽然书中没有详细的描写宝钗最后的结局,但是因为黛玉、宝玉的爱情让宝钗这个婚姻一开始就铺上了悲伤的色彩。最后,因黛玉的死也注定了宝钗和宝玉没有一个美好的结果。

我对宝钗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宝钗总能用自己的方法让人感受到快乐。可是我又觉得她有点可怜,因为她所有的行动都是被人安排好的,她只能服从,从来都不能自己选择。

除了宝钗,《红楼梦》中每个人的结局都不一样,可都是悲伤的,我不知道是因为那个年代造就的,还是因为人物的性格造就的,最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林黛玉,她是多么有才华,又美丽,又心思细腻的一个人,她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却活成了一个悲观的人。也许是封建社会的缘故,不能让一个女孩子敢爱敢恨,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我想如果他们都生活在现代,或许她们都可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了。

读《红楼梦》有感(四)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我的爷爷就给我买了一本《红楼梦》,但当时我一点都读不懂。今年暑假,已经上初中的我又拿出来仔细研读了一遍。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作为背景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书中描写贾府由盛到衰,其实是作者对自己家族往事在文学上的映射,以贾府富贵公子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悲剧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道尽了人间百态。贾宝玉与林黛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俩真心相爱却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让人觉得非常可惜。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林黛玉,她长相标致,有沉鱼落雁之美,但从小就体弱多病,早年丧母,后来父亲也去世了,于是就去投奔外祖母。在别的孩子还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林黛玉只能暗自伤神,这也导致了她爱哭、易伤感、敏感多疑。话说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世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日用甘露浇灌绛珠仙草使其得以生存,所以林黛玉爱哭是因为她要用一生的眼泪报答前世贾宝玉的恩情。

林黛玉还具有很高的诗词造诣,是个才女。她的才情品格,都藏在她的诗中,在她的每一首诗里,能让人看到她活泼可爱的一面,她不仅是一个怨天尤人楚楚可怜的小女生,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潇湘妃子。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由对落花的怜惜而感悟出自身的爱情与命运,并写下了千古绝唱《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不正是黛玉的写照嘛!

在黛玉弥留之际,身边并没有贾宝玉的陪伴,此刻的宝玉正与宝钗举行大婚典礼,让黛玉陷入绝望之中。在生命即将枯竭与绝望的双重打击之下,黛玉挣扎着说:“宝玉,宝玉,你好——”话未说完,黛玉已咽气,留下了无数的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在曹雪芹的笔下,黛玉投胎到人间转世为人的目的就是还泪偿恩,宝玉与黛玉离散,最终黛玉泪尽而逝。

《红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里面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描写,让人难忘。透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和人生遭遇,让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读《红楼梦》有感(五)

我是一个女孩。小时初读红楼,我对书中的女孩陌生得很;随着成长的脚印在人生之路上一朵一朵地绽放,我渐渐读懂了曹公塑造的红楼女子,也从她们身上学到了许多。

“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华,应当是一个好女孩身上最大的亮点。就像林妹妹一样,有着“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咏棠诗才,“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问菊新意和“花落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葬花悲情,被宝玉称作“神仙似的妹妹”,也赢得了他的赏识。要做一个好女孩,肚子里必得有墨水。

要成为一个好女孩,还要有一颗成熟的心。“温柔大方”,是我对宝姐姐的第一印象。很多人认为她圆滑可恶,我不觉得;相反,我同情她的人生,更赞赏她的沉稳。家父早逝,母亲年老,哥哥无用,怀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梦想的她选择与现实妥协,做起了维护家族利益的工具。她帮助母亲料理家务,收买贾府人心,理驳泼辣嫂嫂等行为无一不体现她的成熟稳重!这颗成熟的心怎叫我不喜欢呢!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是自有我一番道理。”这番豪言壮语不知几次触动过我的内心。“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玫瑰花儿”探春身上有一股男子气,她有胆魄有谋略,手握庶出的烂牌打出“正人”的精彩。她能收获自己的灿烂人生得益于她的魄大胆细。凤姐小产后不能管事,她接手后除弊立新;贾母错怪王夫人她来细心劝解,化解僵局。秋瑾说:“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探春就是这词句的人身。胆魄,是好女孩需要具备的;无胆无魄,怕只是男人的附庸。

还有一人,她的不争不抢、息事宁人让我喜欢。对,她就是平儿。“伴君如伴虎。”作为王熙凤的“总钥匙”和贾琏的通房丫头,平儿运用她的过人的智慧成功地生存在这夹缝中。她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好处,情掩虾须镯便是例证;她为人平和、亲切,善待刘姥姥就是例子。她像朵无名小花,不争风头,不惹事端,在自己的世界里盛开自己的美。我从她身上学到的,就是她的名字:平儿。

红楼奇女,教给我多少东西。我愿一梦红楼终不醒,成长为她们那样的好女孩。

读《红楼梦》有感(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首短短的五言诗浓缩了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的精髓。

《红楼梦》巨著描述了不同的两条主线:一条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亡盛衰史;另一条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史。全书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思想主义:女子无才就是德(表述会女子绣布、理家务、无思想);男子读书便是才,唯有通过科举走仕途。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是那个时代向封建思想主义挑战的人物代表。书中还为我们活灵活现的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个性迥异的人物代表,王熙凤、贾元春、薛宝钗、史湘云等不同人物。

《红楼梦》中,有许多故事描写耐人寻味。如《黛玉葬花》;《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宝黛二人初相见》;《结社赋诗》等等。在诸多故事描写中我最喜欢《结社赋诗》,故事中贾宝玉与众姐妹结“海棠诗社”,于每月初六和十六开社赋诗,通过与姐妹们赋诗交流,表现了不同的内心世界,也体现封建社会封闭的思想主义对人物思想活动的禁锢。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我最喜欢《金陵十三钗》中最具代表性的林黛玉。林黛玉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才学横溢有浓郁的诗人气质,性格温文尔雅令我十分佩服和欣赏。反观我呢恰恰相反:不但学识肤浅、文采不好,还性子急。记得一次老师安排我们以“神仙的世界”为题,十分钟完成小写作。同学们都迅速的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而我手足无措,无法迅速把平时积累的知识表达出来,原因就是平时积累太少了,不用心积累。看了《红楼梦》特别是接触到林黛玉这个人物后,她深深的吸引了,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才学横溢的独特气质折服了我,细致、善良的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暗夜中的迷途;一本好书,就像一轮太阳,它倾照着世界,让所有的秘密和万物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一本好书,更似一轮明月照人心,让人的内心得到净化。现在,请拿起《红楼梦》这本四大名著流传青史之首的巨著,开始阅读它吧,朋友!

读《红楼梦》有感(七)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习爷爷也倡导我们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趁着假期,根据习爷爷读过的书单,我也开始读起自己喜爱的书来,并愉快地畅游在书的海洋里。

读书让我愉快,一个假期我读了好些书,其中就属《红楼梦》让我意犹未尽。

《红楼梦》,我曾经略翻过,没太明白,只知道这是围绕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展开的。如今细细读来,才知道这其中隐藏的事情可真不少。我敬佩作者曹雪芹,他将日常细节与重要事件相结合,写得井井有条,书中写了近千个人物,个个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浮现在我眼前。“满纸荒塘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积十年心血精心撰著。写了贾家从兴旺到落迫,写了宝、黛、钗之间的感情故事,这其中的辛酸大概也只有作者本人才能真正体会吧。

更让我羡慕的是书中黛玉、宝钗她们那满腹的才华,吟诗、作画无不精通,他们那出口成章更加令我崇拜。秦可卿的书房里就挂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颇有道理。

可叹的是她们处在那样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即使她们那么满腹经纶,也只能每天在大观园里渡过,即使他们那么有智慧,也无法实现心中梦想。

就比如黛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她却不能去服务社会,这些才华也只能淹没。林妹妹在还未享受完人间繁华,就洒手离开,与宝玉的爱情就这样成了泡沫,或许是要走了,泪也流尽了,债也还清了,此时的她,就像自己诗中所写:“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纯洁,天真,不谙世事复杂,内心顽强也无法反抗封建主义的那张“网”。

看了这些,我不禁为大观园的才女们惋惜,他们受社会环境的束缚,无处施展才华。我又想到自己,生在新时代,可以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和施展才华的地方,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像习爷爷一样,多读书,读好书。珍惜时代赋予我的责任,用阅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思维,充实我们的才华,争当新时代好队员!

读《红楼梦》有感(八)

暖暖的一个午后,我懒洋洋的看着一本书,阳光透过玻璃射进来,洒在我身上很温暖。阳光虽然很温和。但我却满怀凄凉,是什么样的一本书让我感到阵阵寒意呢?没错,它就是《红楼梦》。

说起《红楼梦》,大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好看,非常无聊。然而当你仔细的读,细细的品,你就能发现这本书很是好看,人物特点非常突出,比如哭哭啼啼的林黛玉,举止娴雅的薛宝钗,两面三刀的王熙凤等。然而众多的人物当中有两位人物让我感到心酸,那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说到林黛玉,你会想起什么事?不要着急,有一句诗可以衬托出她的人物性格“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就是黛玉葬花,她为落花叹息,把人生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但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暗泣无人之处。然而贾宝玉却是一个“开心果”,他经常把快乐分享给别人,在林黛玉伤心时,他安慰着她,陪伴着她,在诗社比赛时,他也心甘情愿的接受惩罚,然而同时他是受到伤害最大的人。结婚当天贾宝玉以为自己的妻子是林黛玉,但没有想到竟然是薛宝钗。因为贾母觉得林黛玉总是哭哭啼啼,说不定哪天就会突然病死,所以才让薛宝钗做贾宝玉的妻子,以至于贾宝玉悲痛欲绝,林黛玉含泪而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佩服曹雪芹能把悲欢离合写的催人泪下,从头读到尾,才发现这是一个心寒绝望的作者。刚开始读到这本书,我还觉得很温馨,一家子其乐融融。财运滚滚,然而也避免不了偶尔的小吵闹。但生活确实很幸福,可是好景不长,亲人的离散和元春贵妃的死让贾府失宠,受到当权者的排挤。才会走上衰亡之路。我以为贾府还能重新振作起来。然而那希望正被毫不留情的扼杀。最终衰败。我没有资格评价这本书好与不好,但不过我只是心怀遗憾。

读了《红楼梦》,仿佛也懂得了人生。说不定今天的辉煌到明天就永远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这本书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人间的因果报应。刘姥姥为何福报?因为她的朴实善良与知恩图报。王熙凤为何断送性命?因为她太过算计弄权弄势害死多条人命。总而言之,可以用一句话来代替这本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读《红楼梦》有感(九)

我又一次读了《红楼梦》,这本书让我对“关怀”这个词又有了新的感受。

《红楼梦》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这本书讲述了从前有一个家族很富有,是贾氏宗族,后来亲戚都住进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生活幸福美满。贾母死后,整个家族开始走下坡路,最后丫头被卖掉,二公子宝玉离家当和尚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宝玉是一位贵族公子,从小在富裕的家庭里成长,和姐妹们一起玩耍、作诗、猜谜。林黛玉却没有宝玉那么好运,她的母亲是贾母的女儿贾敏,父亲在当官,后来母亲去世,被父亲送到荣国府与宝玉一起生活。

宝玉是一个对人很平等的一位公子,他对别人的关怀很令我感动。比如荣国府里有一名丫鬟叫小红,是三等丫头,就是负责扫地、洗衣、修剪花草的,是最低等的丫头。有一次宝玉生病了,丫头们都出去了,只剩下三等丫头留在府里,而宝玉想喝水,就大喊。正好被路过的小红听见了,连忙为宝玉煎药、倒水。看到一个与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丫头为自己忙出了一身汗,宝玉连忙用自己的手帕为她擦去汗水。宝玉不顾自己身为二公子的身份,对小丫头付出关爱的场景让我感动,我想我们也要对人平等,付出自己的爱心。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当了班长,那一天要做清洁,刚好我的一位好朋友也要一起做清洁,我就让他只擦黑板,而让另外一位同学扫地、对桌子、倒垃圾,我突然觉得这太不公平了,我应该帮他做才对。于是,就由我来倒垃圾和对桌椅,做完后我还问他累不累。

我们就算以后职位比别人好,地位比别人高,我们也不能自以为是,而是要把自己的爱心给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就像宝玉一样,不管对方是谁,是一个小丫头,还是一位长辈。也要像林黛玉一样,不管是一瓣花瓣,还是一株小草,都要将它视作一个有生命的人,一个值得怜惜的人去对待,去爱护。黛玉曾在大观园里看见梅花凋落,落在小溪里,认为它们在大观园是洁白的,流到外面就会被玷污,所以含泪葬花。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宝玉、黛玉一样,用自己的关爱去呵护每一个生命。

读《红楼梦》有感(十)

我在四大名著中翻来翻去,猛然闪过一抹猩红。我愣了一下,将这抹猩红“大白于世”,竟是《红楼梦》!四大名著中,这是我最喜欢的。

冰心说她少年时读这书觉烦琐,而我却不以为然。我发自内心地推荐这本创世奇作。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在我看来,这是本了不起的经典之作,两位创作者更是旷世奇才。《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带来了全新的空前绝世的东西,就是把女子当人,对女性的十足尊重。在封建社会中,对女性是怀着一种鄙视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称女性为“***”,是第二等的人。女性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几个玩具,几件物品,只能供他人戏玩……这么一来,我便看出《红楼梦》的伟大。在里面,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还坚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便大大提高了女子的地位。贾宝玉便是一个中国封建末期从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他对女性是敬,极致的尊敬。在封建时期何尝有如此之人?唯有宝玉也。只有宝玉,才能看出千年来被否认的女性价值,看出几千年来被遮掩住的女性的悲剧。

其次,作者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相当生动形象。如:描写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便看出黛玉之多愁善感;如惜春“消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秀眉,顾盼神飞,见之忘俗。”由此可见惜春性格开朗。这些都足以提升我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再次,那《红楼梦》的封面也可一提。美丽的封面着实与众不同,画的正是那“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颦儿。画中的她拿着一个玲珑小袋,倚靠竹锄,花散落四处。她手里拿着《西厢记》,凤眼微垂,朱唇轻启,似乎在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煞是好看。

悟红楼,悟的是《红楼梦》里的真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走进此书,你会受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