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帮作文大全1000字作文内容页

家乡风物志作文1000字

家乡风物志作文(一)

《不曾改变的是一间小屋,一盏茶香》

有人捧着一抔乡土漂泊他方,在思念故乡之时有了心灵的慰藉。而我,细嗅记忆深处那一缕沁人心脾的茶香,告诉自己,故乡,不曾改变。

我自出生起的若干年都生活在故乡。记忆里,故乡总是温柔的。那是院里赤脚嬉戏的孩童,是河边浣衣的妇人,更是家乡的吴侬软语。这个小镇,位于上海与苏州的交界处,是上海的最西端,明初成镇,为商旅往返苏、松途中下榻处,故名曰商榻。

实际上,商榻1957年才并入上海,先前一直隶属苏州。因此,商榻的地方文化是深受苏州熏陶的。语言上,商榻话不同于正宗上海话,更偏苏式方言;文化上,老一辈人都偏爱苏州评弹;饮食方面,也更偏向于苏州地区。故乡的文化也因此更加多元。

父母工作繁忙,我自幼便被丢在故乡由外公外婆照顾,对故乡的情也在那时生下了根。

外婆和姨婆是当之无愧的美食家,对故乡美食的菜谱是烂熟于心。犹记儿时每年春天,外婆领我到淀山湖畔挖野菜。起初,我总是在一旁自顾自玩耍,待太阳渐渐接近地平线,再回到外婆身边。直至后来,我到了能够分清什么是荠菜什么是石灰草的年纪,总算能帮上忙时,我却不得不被接回城里读书了。

挖来的大多是荠菜,但外婆总会采上几株石灰草。石灰草总是散发着一股异香,而这股异香也贯穿了我儿时度过的每个春季。每年春天,外婆都会挖来石灰草制作麦芽塌饼,这也是江浙一带的特色茶点。腌制的石灰草,煮烂,剁碎,与面粉、小麦和成面团,蒸熟,再用油和糖水煎至焦黄,这便是制作麦芽塌饼大致的工序。在江南长大的人对“甜”似乎都有一种莫名的青睐,因此,多数人家都会往面团里塞豆沙,这也使得麦芽塌饼的口感更加丰富。我总是外婆手艺的第一位品尝者,而外婆的手艺也总是深得我心,石灰草的香气就这样随着乡愁一起深深刻在心间了。

比起自家人享用,麦芽塌饼往往有着更重要的作用。相信每个在商榻长大的孩子都有被外婆拉着去周围邻居家吃茶的经历。“阿婆茶”是商榻自古沿袭的民间习俗。关于阿婆茶的来历,也有许多传说。有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天,路经商榻,由于天气炎热,使他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正好看到一个村上的几位阿婆在廊棚里一起喝茶,他便上前讨茶喝。因实在口干,把“阿婆,让我喝口茶好吗?”匆忙说成了“阿婆,茶”。后来,人们知道这次是皇帝要茶喝,金口玉言,怎敢更改,“阿婆茶”就这样世代相传了。商榻的农家人,特别是阿婆,每天你来我往,摆上几张桌椅围坐在农家客堂或廊棚里。一人一盏茶,桌上常摆有酱瓜、塌饼、瓜子、蜜饯等土特产,边喝茶,边聊天,与西方的下午茶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被拉来的孩子们聚在院子里玩,玩累了便要上一口茶。酱瓜的咸香,茶的甘甜,是我儿时午后的独家记忆。

而今再回到故乡,来到淀山湖畔,我已认不出她了。不知何时起修建的淀山湖生态环湖大道,让我不见了石灰草的影子。它的异香消失了吗?没有。石灰草的异香始终与茶香交织在一起,融进这个小镇的街头巷尾,也萦绕于每一位游子的心间。

古韵的故乡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变得繁华起来,它在努力地进步,而我也在为自己的梦想而热忱地追逐着。我看着故乡,故乡也看着我,我们都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于彼此而言,却又不曾改变。

又是一年春,外婆熟练地揉着散发着清香的面团,那屋子里的人们依旧拉着家长里短,清茶的味道熟悉而又安心。这一切都发生在一间小屋,不曾改变。

家乡风物志作文(二)

通州运河志

高一(13)班梁雨桐

京杭大运河自隋唐以来沟通南北,交融文化,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我家乡北京的通州段大运河更有其来世意蕴和今生华章。

我以诗、书会友,了解运河来世辉煌。

“渔洋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于楚练,照耀舆台躯。”

唐代大诗人杜甫如此形容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通州大运河。而早在唐代以前,西晋时期,曹操就已开通白沟,白沟很好地发挥了其漕运和灌溉作用,助曹操攻下袁氏父子盘踞多年的冀州州治和守卫幽州。白沟虽只到河北省,但却与幽州的安定息息相关。到了隋朝,隋炀帝下令调发百余万人开通京杭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将横亘在金鸡背上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运河体系,发挥其征战漕运、发展农桑和宗教传播等巨大作用,才有了本段开头杜甫所描写的盛况。唐朝时期,设有幽州北市,不同地方运来的丝、米、茶、糖、鱼,甚至战马、铁、皮革等成为了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更有不同民族的人民聚在这里做生意,可谓是填街塞巷,熙熙攘攘。元朝初年,由于京杭大运河弯度太大,难以运送粮草,元世祖采纳郭守敬的建议,将北运河裁直,形成了当今运河挺拔的姿态。而后郭守敬又重开张家湾至积水潭的运河,曾有古籍记载,元世祖从上都回大都,见潭中舳舻蔽水,桅墙林立,热闹非凡,大悦,赐名“通惠河”。自此,元朝对京杭大运河改造完成,方便明清漕运。

有了现代的便利交通,京杭大运河失去了其运输要道的地位,本该从人民生活中淡去的京杭大运河,却在妈妈问起姥爷国庆假期想去的地方时,被坚定地选择了,这不禁让我疑惑。在采访姥爷时,他豁然一笑,道,

“想当年解放初期,运河末端积水潭可是有名的商业区,卖什么的都有,而且人满为患,真是热闹啊!年轻的时候,我还去过一趟通州的大运河哩!看着商船来来往往,畅想着未来蒸蒸日上的生活,你看,现在可不是过上了这好日子?”

“姥爷,您也只是对当年的怀念,通州大运河对现在的日子可没什么影响了吧,那现在的大运河怎么还留着呢?”

“咦,傻孩子,这你就不懂了吧,大运河那可不只是运运东西,更多的可是人们心中的情怀和精神,永不磨灭,生生不息,你去一趟就懂了。”

带着疑惑,我来到了通州大运河公园,高低排列的大厦林立在眼前,隔开蓝天与白云,也呈出辽阔而平静的江面。回头,我望向一尘不染的街道和排列整齐的商铺,心中不禁为运河传承者们鼓掌。走入小铺,热情的阿姨走上前来,“孩子,要点什么?”我扫视店面,货品齐全,但也不过是平时都能买到的,此时一个印着“漕”字的小布袋吸引了我的眼球,“阿姨,这是什么?”“这个啊,是纪念品,是一小袋漕米,可以为你带来幸运哦。”她顿了顿,继续道:“通州这段大运河在清朝时期用于漕运,货船络绎不绝,漕米也一袋接一袋。京剧,知道吧?徽班进京走的就是这儿!厉害吧!咱这公园还有1:1复刻的乾隆下江南的船呢!一会儿你可得好好看看!而且,咱们2500多岁的京杭大运河可申遗成功了呢!北京运河博览会也要开起来了,到时候记得来呀!”阿姨眉飞色舞地说着,骄傲极了。我点点头,心中燃起一团快意,也跟着骄傲起来,别说,我们中国北京真挺厉害。

带着买下的漕米,我扶着姥爷走进观光船,耳边响起姥爷的感慨:“十几年没见,又宽喽,又漂亮喽!”确实如此,等到船开,我走上二楼天台,迎着风抬起头,眼神遇上了九十点钟的太阳,它在南方照耀着江面,波光粼粼,金光灿灿。大楼逆着光向我挥手,它们穿着透明玻璃色的衣服,坚定地矗立着,也笑着迎接我。远处的桥跨在江上,飞机掠过头顶上方,先进的自动驾驶小车在岸上驶过……脑子里想象的唐朝货运和经商的繁荣画面闪回:岸边仿佛有人扛着好几袋大米,蹚着水,踏上岸去;卖鱼的阿姐在船上高声吆喝,不时甩甩手中新鲜的鱼;富态的商人走下马车,和伙计攀谈着运酒的种种事务……变了,变了!强壮的机械臂搬起千斤重的大米,不再需要人力;政府规划了合理的菜市场,卖鱼阿姐有了固定的买卖场所;商人也不必远行,几通电话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没变,没变!太阳依旧高高悬挂,经济依旧繁荣发展,中国依旧欣欣向荣,通州大运河水依旧滚滚远去!科技解开运河身上的担子,为它授予最鲜艳的红丝带,并告诉运河,在这个新时代的北京,一切都变好了,人民富裕了,国家有发展,民族有希望!看看运河边的人们啊,是多么骄傲!他们欣喜你的水净,赞赏你的宽广,更热爱你的过往和发展。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劳动的成果,是文化的传承者,河水从隋炀帝南巡、唐诗宋词、裁弯取直、徽班进京一脉相承,再到运河博览会和高科技美好生活。看着你,我看到了美好的过往,体味到了血泪的付出,也感受到了新生太阳的光和热!首都北京会代表中华民族乘着你的风浪,在地球边上放号,告诉世界乃至太阳系、银河系、整个可观测宇宙!告诉他们,中华民族经历千年奋斗,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

我望着河水远去,思绪飘回,通州大运河不止于其历史,更有绵延不败的文化存在于心中,值得所有人保护和传承。

家乡风物志作文(三)

妙应寺白塔

张子涵

有别于大多数胡同的横平竖直,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安平巷一带,胡同歪歪斜斜宽窄交错,却有着最浓郁的烟火气。这样一片鳞次栉比的矮矮房顶簇拥着的就是妙应寺白塔。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塔基由大城砖垒起,高出地面两米,塔基中心便为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足有810平方米,护墙与两层方形须弥座叠高达9米。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其上是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华盖顶部的花纹铜盘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铛,声音清脆悦耳,铜盘之上便是铜质的圆锥形小塔刹。

金与白的对比,在青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崇高、空灵而圣洁。生活在胡同里矮矮屋檐下的人,抬头便可看到白塔,在仰视中,白塔以一种匀称的姿态与雄浑阔大的气势在成为一种视觉上的绝对地标,也以其建筑空间的宗教记忆而拥有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神性。白塔,就这样成为胡同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事实上,对于北京城来说,白塔也承载着深刻城市记忆。元代由于西藏地区的佛教传入内地,在汉地出现了许多西藏式的瓶型塔,妙应寺白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处。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位于大都城西,从此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而北京的建都史自金为始,名中都,在元统一后成为名扬天下的元大都。因此正如北京人有句老话“先有白塔寺,后有北京城。”白塔与北京同生。

从元大都的大圣寿万安寺,到明清两代的妙应寺,白塔经历过繁盛香火,也遭遇过大火和掠夺,几次破败修缮,历尽沧桑。寺庙是中国传统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在过去不仅是祭祀的场所,还承载着文化活动交流与公共交往的功能,更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包容与繁荣,穿越百年后,便以一种默默的姿态将城市的传统文化记忆保存于、参与于市井的熙攘与沉静之中。生活在白塔脚下的人们,每每抬头看到那白色的塔身、金色的塔刹,总会触动一些悠远的思绪。绚烂而伟大的文明、繁荣与落寞的更迭、传统宗法的色彩、百年积淀的种种,凝固成白色的塔,形成一种感召的力量。即使不被常常提及,即使成为了胡同里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也深刻地交织于、扎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胡同里的人们,仿佛生命从未短暂过。

近年来,城市人口增多、经济迅速发展,在白塔寺这一片静谧的胡同街区隔壁,就是聚集着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工作节奏极快的金融街。白塔寺下的老城,并没有在现代化浪潮下执拗于古旧,而是以一种叛逆而温情的姿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2015年,一群设计师发现了这个奇特的胡同街区,并开始了叫作“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有趣尝试。整个计划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对于胡同中的部分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以胡同微更新的方式,用设计思维改善居住环境。于是,在原本逼仄破旧的胡同夹道中出现了用红锈色钢板分割出的微空间与绿竹,焕发出复古的美感。原本单薄乏味的老旧院落经环形的几何框架结构与四合院主房连结起来,扩大了空间的纵深。迎接新生,保有温情,是老胡同在发展浪潮中的一种态度。包容创新与人文情怀,也是这座城给予北京人的一种气质。

白塔寺外围是一长段红墙,从南头一直伸到北端,平添了一种深邃的味道。在红墙斑驳墙皮另一侧,是东夹道,胡同里的居民经常把自己家的桌子摆出来坐着聊天休闲,孩子们扯着风筝在夹道里跑,路边,还有几处咖啡馆,在浓郁的咖啡香气笼罩下的人们透过玻璃正好可以仰望到庄严典雅的白塔。

家乡风物志作文(四)

宁波风物志

余佳露

宁波是我的家乡,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海滨城市。下面介绍宁波的古建筑。

一、天一阁·月湖

天一阁是宁波的著名建筑,它坐落于月湖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古色古香的庭院,浓浓的古书气息,让人立刻对它悠久的历史产生敬仰。一进大门便看见藏书楼主人范钦的石像,他身后的壁画也栩栩如生。藏书楼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也上百年的历史。

天一阁防火藏书楼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也独具特色。楼上的通间大致上是用于存贮图书,布置书橱。用书橱将大通间划分开,井井有条。楼下为六间的布局。天一阁与范氏住宅之间还隔有一墙,用以防火。

月湖,又名西湖,位于宁波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南宋时期广建亭台楼阁,植树种花,形成“月湖十洲”。这十洲分别为湖东的“竹屿”,月岛的“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

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的中心。唐朝贺知章、北宋王安石、南宋史浩、宋朝杨简、明末清初万斯同等都在月湖留下了痕迹,他们或隐居、或讲学,或做官,或著书。

二、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

相传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县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接着坟中竟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三、南塘老街

南塘老街曾是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地,叫“南门三市”。这条街上商铺林立,货品琳琅满目,全是宁波历史悠久的传统特色美食。“缸鸭狗”的汤圆,颗颗圆滑饱满,芝麻馅甜而不腻,汤圆上撒点桂花,清香扑鼻,混合糯米香,简直沁人心脾。“油赞子”有百年的历史。每家油赞子店铺门前都挤满了人。一根根油赞子拧成麻花状,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除了面香还有海苔的味道在口中回味,让人忍不住再来一根。“慈城年糕”洁白如玉,十分软糯,很有嚼劲。“年糕,年糕,年年高”,宁波人喜欢吃年糕,也会做年糕。在做好的年糕上印上“五福”“六宝”“金钱”等字,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三北豆酥糖”口感酥松,入口即化,不沾牙,吃完后,淡淡的黄豆香迟迟不会散去。

宁波,有它别有风味的一面。时代在发展,宁波人的生活也越变越好。

家乡风物志作文(五)

“花气袭人知昼暖”,一簇枝头的海棠借着羸弱的身子捎来宜人的清香。待暖冬尽去,妖娆动人,红似胭脂的它也正舒展着轻薄的花瓣,抚弄娇俏,企盼春天。

上海的古镇街头亦有以海棠命名的糕点,“海棠糕”,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刚出锅时,一个个圆墩墩的,肚皮朝上散着升腾的雾气,白花花又软糯细腻的面皮诞下焦黄色的饴糖。拿铁板夹着它咕噜翻一个面,乌黑油亮的黑芝麻佐以胭红、翠绿两样小料,勾起游人的食欲,甚至身上还会有一道金黄薄脆的拉丝糖衣。拿油纸接过,趁着热乎劲吃,油亮且绵密的红豆沙,混合着软糯弹牙的面皮,口感极佳。浓郁的焦糖香与面团的细腻融合出奇妙的口感,微咸,松软,豆沙入口即化。

出锅时的盛装打扮似在迎接味蕾的拥抱,也让我想起苏子形容海棠的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糕并非什么精致小吃,豆沙馅有时也调皮地挣脱面皮的束缚,但却是极水灵、热情且鲜活,正如魔都的老上海人“处市井而不市侩,知世故而不世故。”

不平凡的口感背后,是不平凡的手艺和手艺人。

有幸尝过海棠糕后,留于唇齿的香甜味便敏感地捕捉了我想要细探究竟的心思,而最终了解到了秦雪菊。秦雪菊是秦隆昌第五代传人,自父亲手里接过这套海棠糕的工具,生铁锻造,重达十几斤。

海棠糕是江南地区非常有年代感的一款糕点。一口圆圆的已有些陈旧的锅子,六个孔围住中间一个孔成一圈,这口老锅显然历经了数年的风霜。秦雪菊说:“海棠糕要做得好,调面浆至为关键。”只见她将面粉、净水、小苏打、鸡蛋、白砂糖熟练地一一倒入碗内,配比全凭经验,还要调以老面,充分搅匀至面浆粘稠细腻。面浆搅起来厚重沉郁,棒子挑起的末梢那一小尖儿倒很嫩滑,弹弹的,煞是可爱。和很多其他老式点心一样,海棠糕的内陷也是常用豆沙馅,要将红豆浸泡在清水里,锅上焖至软烂,搅打成泥,不仅如此,还要加一小碗砂糖,一大勺食用油炒香。“这样才有绵密、糯糯的口感”秦雪菊边和着面边说,“接着放置一晚上就可以使用了。隔天做好一大盆,第二天掀开的时候就已经香得不行了。”又露出欣慰满足的笑意。另一味必不可少的糖猪油馅,则是用新鲜切丁的猪板油,跟砂糖和匀即可。

制作时,先拿小刷子在模具上刷上一层金黄的底油,舀入雪白的面浆一小团,再填上一大块豆沙,用木竹签把底部的面浆挑起来裹住豆沙,最上面撮入糖猪油,撒上松子、芝麻、瓜子仁、核桃肉和青红丝。海棠糕最终的成色,来自于一大块铁皮盖子的配合。烧到滚烫后撒上一层白砂糖,融化到呈焦糖色的时候,反扣在面浆上,烤个5分钟左右。其间为了使其均匀受热,保证松脆的焦糖衣和软糯的面皮,秦雪菊将重达几十斤的模具上下翻转,即便在冬天,额上也沁出汗珠,细密地陷于皮肤的纹理,模具里的海棠糕在吐着串串的泡泡。

如今已是机器标准化的大时代,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精巧可爱,老一辈手艺人的手作之味却在消失。而这小小的海棠糕,能在这个小时代的洪流之下被传承,也算是一种欣慰了。

家乡风物志作文(六)

家乡风物志——北京鼓楼

高一(7)班张晨煊

北京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鼓楼坐北朝南,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城台之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台上四周围以宇墙。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之义,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今旧鼓楼大街南口。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重建钟鼓楼。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时,钟鼓楼上文物遭到了破坏,建筑幸免于毁。民国年间钟鼓楼对外开放,民国十三年(1924年)将鼓楼改为明耻楼,第二年复改为齐政楼。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随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利用。1996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此,鼓楼也成为了北京的一项文化地标。

鼓楼也是许多老北京人的童年记忆。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李阿姨给我们分享了她与北京鼓楼的故事以及对鼓楼的看法。李阿姨从小住在德胜门外,而姥姥家和小姨家住在城里。每当李阿姨乘着5路汽车经过鼓楼时,就标志着她进城了,即将开始一段快乐的时光。而当她从城里回来路过鼓楼时,她就会很难过,因为她最开心的时光就要结束了。鼓楼在李阿姨的童年故事中,就像她感到快乐的开关,牵动着她的情绪,也一直陪伴着她生活、成长。

在李阿姨小时候,鼓楼大街还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饭馆儿开在这条街上。而鼓楼红彤彤的城墙,也有着很强的标志性。

在李阿姨上大学之前,鼓楼一直是不对外开放的。因此她一直很奇怪,它为什么叫鼓楼,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鼓楼对外开放后,李阿姨去参观了鼓楼。鼓楼里面并不是很大,让她有点失望。不过相比较于其它景点,鼓楼更多地是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北京的一处文化的地标。

鼓楼在李阿姨的印象中没有特别深刻。它与德胜门、天安门等地方相比,真的是一点儿都不起眼。鼓楼已经融入到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了。

自现当代以来,人们计时已经不再需要鼓楼报时了,家家户户都有石英钟、手表,看时间更为方便。但据了解,在重大节日的时候,鼓楼也是会敲鼓鸣钟的。李阿姨很遗憾自己并没有赶上过鼓楼敲鼓鸣钟,因此在一个具有传统代表性的地方听见鼓楼敲鼓鸣钟,还有信鸽儿萦绕在周围,成为了她的一个愿望图景。

鼓楼满载历史的痕迹,又在传承中创新,这不仅指的是自身的与时俱进,还有对外的开放、接纳与包容。

鼓楼的变化,从衣食住行便可窥见一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驴打滚儿、鸡头米、芸豆卷依然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但一溜儿精致美味的日本料理、色香味俱全的韩国烧烤、焦嫩多汁的美式牛排也悄然住进了鼓楼大街。人们惊讶于北京国际化的节奏,却也迅速融入其中,鼓楼下的老北京人也成为了“舌尖上的世界”首批尝鲜者。

而随着交通的发展,除了迅速建起的立交桥外、不断整改的道路外,风靡一时的楔形汽车也驶进了鼓楼街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系统治理、腾退修缮,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鼓楼也在腾退范围之内,许多网站、报社上都有关于鼓楼腾退的采访。在千龙网上的一篇文章采访中,鼓楼脚下生活了近60年的居民尹宝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据尹宝丽所言,在上世纪,胡同人家最想改善的就是居住条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胡同里不少院门口搭起了煤棚子,街里街坊们也开始琢磨给自己的小家扩展空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政策出台后,鼓楼附近开始腾退,居民们通过“自愿申请式腾退”搬进了更大更整洁的房子,鼓楼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在钟鼓楼脚下生活了大半辈子,尹宝丽也舍不得这段情谊。如今,她每周都要回雨儿胡同转转,到什刹海边上遛遛。鼓楼附近的胡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百姓们都由衷地感到高兴。

“作为北京人,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了,新建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与古都风貌协调了,这种改造是一种精雕细琢式的渐进过程,更突显北京历史的厚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中,鼓楼正在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鼓楼满载历史的痕迹,又在传承中创新,这不仅指的是自身的与时俱进,还有对外的开放、接纳与包容。

对于鼓楼的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展望。李阿姨认为,由于有鼓楼的映衬,周围的一些建筑不宜过高,可以更好地保持老北京的传统风貌。至于鼓楼旁边地什刹海和地安门、南锣鼓巷等商业街区,都是很有特点的商业街,但是它们实际上经营地东西并没有太多地特色。她希望这些商业街区能在鼓楼核心区的映衬下,把这几个地方发扬地更好,更有老北京的特色。

北京鼓楼,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景观,更是融入了北京人的朝夕生活中。鼓楼目睹了千年变迁的沧海桑田,也将见证我们奋起腾飞的灿烂明天。

家乡风物志作文(七)

山城夏日——雅宅村风物志

李晓微

记忆中的夏天,便是那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风清凉得赶走夏日的燥热;天湛蓝得仿佛会映出地上孩子稚嫩的笑颜;蝉鸣叫得似乎那郁郁葱葱的后山苦槠树林就是一片乐园。是的,这就是大山中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居住着一群质朴的劳动者。一个承载了我无数童年美好碎片的地方——雅宅,我的家乡。

雅·物

寻一抹浅香,那是百年古树经日月沉淀、风雨洗礼而被微风卷入空气里的清香,抑或是山间的清泉、野花儿,还是那连绵的、充斥视线的绿草?答案或许并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贴切形容的吧。不经意一撇,却恰好看见这株古苦槠树。五百二十年,不禁令人感叹,这是几世的长相厮守,换得与天地作伴,永存于这寸土地;五百二十年,掉落过几次果实,又飘落过几次树叶;五百二十年,看一代代村人繁衍生息,看着孩儿从撒欢疯跑到落落大方,又从志在四方到衣锦还乡。它陪伴了多少人来又往。

唐葛岭古道,处于好溪和章溪的交汇处。古道上有一座三神殿,殿里供着唐宏、葛雍和周武。相传他们是周厉王时三位谏臣。至宋以后演变成仙俗,称“唐葛周庙”,古道因此而得名。据说这古道还见证过一场抗日战斗。台阶边的青石留下岁月的斑驳,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洒下属于每一片叶子的影子。左右两只青石狮兽,从茫茫时间长河中,遗落自己伫立的身姿,即使青苔渐渐爬上身体爬上自己威武的毛发,炯炯的目光虽已石化,却毫无减少地流露了对雅宅,这个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小村庄那浓浓的爱恋。时光悠悠,每天的日出日落,每次的狂风骤雨,好像都是在沉淀,一份专属于这儿的独家回忆录。

生活总是不停息的。沿着古道往上走,在转弯处,望城亭,矗立在古道上,似等候我们多时。几盏火红的灯笼迎接如期而至的国庆,四根柱子上的文字苍劲有力“路遥山阻难隔心,求应惠厚情意切”“夹道九州两都神地灵,孤岭三龙独庙仙天赐”。望城亭下,品一壶清茶,邀一位棋友;一壶茶,一盘棋,在亭下,就是岁月静好。功德碑上密密麻麻的素未相识的人名,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小地方的故事,回味就似那热茶冉冉升起的白雾。

雅·居

穿过阡陌小巷,走过袅袅炊烟,来到古民居。

门口,四个大字虽然泛白,却仍清晰可见。推开沉重的木门,仿佛是打开过往的世界。棕色的木门掉了些漆,房梁依旧笔直,撑起一个家的安宁。古民居坐落于村庄内部,市里县里的领导都会专门去参观。黑瓦盖住房子,隔绝了风吹雨打的折磨,给予下边的人们温馨之感。简简单单的四合院,简简单单的家居用品,简简单单的几户人家,眼前浮现出了幼时父亲常在耳边感叹的“夜晚纳凉新月下”。人们不被城市的杂乱所感迷惘,身前身后是大山土地,心中也是大自然,他们是纯粹朴实的。门上贴着大红纸,还有几副对联,在这夏末初秋,竟体会到了熟悉的年味。

去到三神殿,才真正感受到访谈时那位老伯伯说的“要建就建最好的大殿”是什么意思。雕梁画栋,宝珠璀璨,盘旋在头顶的龙头威严地俯视下面虔诚的人们,两旁的灯华丽地落下,满目缤纷,五彩的大殿,奉着文昌君、观音娘娘等等佛像,磅礴之气弥漫四周。

雅·味

雅宅特色,不得不说的就是苦槠腐。那是用后山成片的苦槠树群结下的苦槠果磨成的苦槠粉所制的。在夏天,弹嫩的带点棕色的苦槠腐配上的山泉水冰冰凉凉,简直就是消暑“神器”。感受小块的苦槠腐携一点难以察觉的苦和酸甜的汤水,冲去你体内的来自盛夏的暑气。一饮这碗来自大自然的美食,这趟便无遗憾了。

山城的夏日很简单,看一看百年的古树,登一登唐葛岭古道,在望城亭远眺车水马;约起友人下一盘围棋,楚河汉界之间感情升温;君子之交淡如茶,在蜿蜒的小道中,总会通向那个四合院,院中央的石子拼成的缤纷鹿,一回眸便是惊艳时光;去佛前虔诚一拜,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对接下来努力拼搏的一个许诺;最后,村口长廊一品清凉的苦槠腐,便是一个夏天。

这就是雅宅,一个我从小就接触的地方,没有乱世纷扰,没有来去匆匆的人们,没有可笑的造化弄人。村民靠山依水,便是一生。

家乡风物志作文(八)

老马的手艺活儿

高一(11)班傅在恒

我的邻居崔大爷是一位很会生活的老北京。每天早上起床,他都会出去吃上两根油条,打上一碗豆浆,再晃晃悠悠地溜达回家。我因此理所应当地认为金黄酥脆油条是他情有独钟的美食。然而,他却不这么认为。

崔大爷年轻的时候住在前门边上的小巷子里,小巷里有一家回民开的油饼店。据他回忆:“只要老马家那铺子炸上油饼,那满街就都是香味。”比起油条,这老马家的油饼既多了几分独特的焦香,又有着几分油条所没有的松软:“早上炸出的油饼,到了晚上皮儿还是脆的,瓤儿还是软和的。”这样好的东西,当然受到了小巷居民们的青睐:“原先胡同里有五六家油饼店,老马家的一开张,不出半年,剩下的几家全关门了。”听了崔大爷这番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便打算去拜访一下这位神奇的手艺人——马老头。

从前门楼子往西溜达,穿过几条胡同,走过几条小巷,就能在路边发现一栋青砖黛瓦二层小楼。小楼还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门窗,虽然简朴,但也十分干净;楼侧面的墙皮有些脱落,裸露的砖面上留下了苔痕,流露出古朴的气息。由木板与塑料布制成的塑料布下的藤椅上坐着一位老人。他便是马老头。

马老头今年81岁,已经不做油饼了。其实,他原本也没打算卖油饼:“我这退休之前是个工人,在一个汽修厂上班。后来公司倒闭了,我就下岗回家了”当时,马老头的工资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下岗后,家里便失去了收入,这对本来就不充裕的马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几个月不上班,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差。我寻思着也不能这样一天天的糊弄下去,所以呢,就操起了我们回民的老本行:做点心。”

这栋老宅在马家手里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了。自从老马的祖父从德州举家搬迁来北京,马家就一直守着这老房子,靠自己的手艺养家糊口。老马捡起祖上传下来的配方,重新走进厨房,像父辈那样成为了一名手艺人:“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和上面,然后做礼拜。礼拜做完了,帮工的伙计也就来了。”于是,两人便开始炸油饼。

老马家的厨房空间并不宽裕。可想而知,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与热锅为伴,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此时最能使老马感到快慰的,便是人们对他厨艺的欣赏和赞美:“只要我那招牌一挂出来,整条巷子的人就全都跑出来了”他往三十米开外的一辆车上一比划,“人多的时候,队都要排那么老长。”回想起自家店铺辉煌的历史,老马眉毛上挑,嘴角上扬,仿佛有着说不尽的乐事。

听到崔大爷“半年内引来五六家店客流”的描述,老马只是微微颔首:“主要还是咱家的东西吃着放心。”老马每天收摊后,小到筷子勺子,大到台面桌面,都清理地干干净净,不放过一个卫生死角。老马做在手上,街坊们看在眼里,自然而然就对坚守卫生底线的老马产生了一种由衷的信任与敬意。因此看到老马家每天早上排的长队,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马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要拿出自己收入的1/40来资助穷人。在工作的40年里,老马一直恪守着这一善举:“我们教会里面也有人不遵守这一规矩。他不守规矩,也没能富裕多少;我施舍穷人,也照样吃饱穿暖。何必计较这一点身外之物呢?”

已经退休的老马依然保持着这个善良的习惯:“我现在每个月还拿出5000块钱来,一部分(捐)给清真寺,一部分给穷人。”所谓“人善福自来”,老马红火的生意,也可以算作是坚守善道的他的福报吧。

谈起小巷附近的同仁堂老店,老马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讲情义!”北平解放前,盲人和肢体残疾的人没有就业机会,只能在路边讨饭,冬天活活冻死的比比皆是。同仁堂的掌柜不忍心看着这些残疾人受苦受难,便将他们招进药铺,不仅供他们吃住,还给他们分配抓药,包药的工作,教会他们吃饭的本领。同为心存善意的人,同做行善积德的事,老马为掌柜竖起了大拇指。

老马家与左邻右舍最大的差别就是门前的花花草草了。比起别人家门口光秃秃的水泥地,老马家门口的花木为这栋不起眼的小楼平添了几分生机。棕红色的小花盆里长出了一颗颗小彩椒,红得鲜艳,黄得喜人,紫得充实;一排排泡沫塑料箱子里的韭菜郁郁葱葱,聚集成一大片绿色,好像要溢出来似的;丝瓜与南瓜顺势爬上屋檐,好似热恋中的情侣,缠缠绵绵,难舍难分,经过老马的悉心照料,结出一粒粒“爱情的结晶”。老马对自己的“前院”很是得意:“我这平常没事就喜欢弄弄这些花花草草,自己看着高兴,别人看着舒坦。”原来,老马打理花花草草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改善小巷的生活环境。这种推己及人的格局也体现在老马的商业观上:“做生意也一样,不光得想着自己赚钱,心里还得一直有着别人。”做出物美价廉、干净卫生的油饼温暖顾客们的胃;通过坚守善道、乐善好施来温暖穷人们的心。这便是老马作为普通的手艺人的可敬之处。

谈及自己的“传家配方”,老马也有着自己的难处:“儿子现在在国外当翻译。虽然挣得不少,就是这老手艺……”老马双手撑着拐杖,身体微微前倾,露出忧虑的神色,“好在孙子还在我身边,到时候让他学学,也不是不能传下去。”老马一声吆喝,小孙子便从门里探出头来。长长的睫毛,高高的鼻梁,颇有几分西亚人的感觉。“等你长大了,爷爷教你做咱们马家传统的油饼,好不好?”腼腆的小孙子点了点头,便又躲回小楼里面去了。兴许是对孙子肯定的答复感到满意,又兴许是对孙子的腼腆可爱感到欣喜,老马咧嘴大笑,又放松地靠在了藤椅上。

祝愿善良的马老先生幸福安乐,祝愿马家的老手艺永远流传。

家乡风物志作文(九)

洛阳粉浆面

马京岳

河南地大物博,偏偏吃食总不大精致,以面为主,大多已烩、焖、炒、熬等平常吃法凑合,有时干脆清粥配馒头,实在有些乏味。

独有一道粉浆面条大值得回味,即使在快节奏且追求利润的今天,吃法已不太正宗的粉浆面条也是早餐桌上的常客。面是其次,滤得浆白浓稠的酸浆才是精华。爱的人如我,便是处在异地他乡也念念不忘,不爱的连味也闻不得。

据传在明朝正德年间,洛阳方县一户姓史人家开了个饭店,生意兴隆。有一年,小麦收成不好,豌豆却大丰收,饭店便天天卖豌豆面饭。直到一天,一位京城的钦差大臣路过此店吃饭,因无上等米菜,店主无奈之下只得用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条,以椒叶、藿香为料,豌豆浆作汤简单下了一碗面,谁料这酸香浓郁的浆面竟颇得大人喜爱,自此这一做法便广为流传,成了一道名吃。也成为洛阳三绝其一——洛阳水席上的名菜。

粉浆面条最重要的就是这浆了,面条多少粗细并不讲究,这配菜也是依喜好而定,唯独这浆,要想“主味酸而回味甘”很需费一番功夫。在自家很难做出一碗好的粉浆,如要做一碗粉浆面条都得现跑去豆腐坊买新鲜浆液。做浆要将用水泡好的绿豆在石磨上磨成粗浆,去渣后,放置发酵物,充水放曲,晾一到两天,粉浆便大致做好了。接下来还要是打浆,把酸浆放在80度左右的锅中,浆的表面会浮上白沫,这是要用勺子轻轻打滑,等到完全细腻光滑,直接下面条,芹菜叶,黄豆,撒上花椒粉和芝麻油便可出锅。在妈妈上学的那个年代,校园旁边就有卖粉浆面条的,五分一碗,卖粉浆的的直接从大铁锅里盛出无什佐料、几近清汤的一碗浆面,却总能让人吃的大汗淋漓,逼出寒气,在冬天浆面条更是成了多少莘莘学子的深夜慰籍。听闻以前也有卖粉浆的货郎挑担走过大街小巷,现在却是见不着了。到我这一代,粉浆的名声稍见落没,但在河南随便一家早餐馆也见得的。餐馆大多用黄豆做浆,放又细又短的面,几小把芹菜叶,不拘者甚至可以把面条放在的塑料杯里,用吸管吸着吃。最好再配香葱饼或韭菜盒子,那便中和地香醇浓厚,回味悠长的更甚,值得我屡屡回味。

一碗粉浆传承千年,早已被时光的磨轮滤得更细,酿的更纯。以前是河南农民蹲在田埂子上一口大蒜配一口粉浆面条,现在讲究的却要配上韭花辣子酱,雪菜丁,萝卜丁,榨菜丝等等。虽改的不一定妙,但也说明吃食这东西不像建筑古迹,拆了变损,改也不得;也不像手工手艺如皮影泥塑一般无人继承,眼见就要湮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民以食为天,历代流传的小吃已经浸润到每户人家的袅袅炊烟中,融入到街边口叫卖小吃的喊声中,甚至在爹娘教孩子厨头灶脑,代代流传中。且如粉浆面条这般简单便宜又富含智慧的、只用剩物菜杆就可做的小食,便更加容易流传,另一方面,鉴于其可塑可改性强,适宜人群更广,也容易合上国家发展脚步的拍子,实在是难得,无怪乎被命名为河南十大传统名小吃之一。

粉浆面条既上得了水席的高雅之堂,也下得了村子里每户人家的铁锅瓷碗,偶尔姥姥也做一碗给我尝鲜,端碗出门坐看不远处菜畦芹菜苗上跳动的蚂蚱,心里便认清,牢记这就是家乡的味道,走到再远也忘不了。

家乡风物志作文(十)

南顿斗笠寻访记

蔡雨珊

九月三十号下午,我们在壶镇南顿村进行了一次访谈。南顿村,是一个以竹子制作为特色的村子。本次我们研究的是南顿村的一大特色竹具——斗笠。

斗笠,是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在古代,斗笠作为挡雨遮阳的器具,在山村水乡随处可见;到了现代,更有一些旅游景点,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在中国南方的很多家庭,也会在墙上挂上一个斗笠作为装饰。

漫步南顿村,目之所及最多的,除了鲜红的灯笼,就是斗笠了。就如右图所示,墙上挂着五彩的斗笠,前方还立着一个巨型斗笠。

接着我们对斗笠进行了深入了解。由于大家对斗笠方面都未作了解,我们诚邀了一位当地老人为我们讲解,以下为我们的对话内容:

珊:老奶奶,请问咱们村里这些挂着的斗笠是用什么做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老奶奶:这个斗笠呢,要真正完完整整做出来,是非常麻烦的,要经过11道工序。首先啊,我们是要破竹剖篾,将数年生的老毛竹砍来,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干破开,剖成筷状的竹条;然后呢,再给他慢慢剥离开青黄层,竹青层部分比较坚韧,竹黄层部分则较为松脆,我们在剖竹时啊就要特别注意分别对待了。把青黄篾细心地剖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把篾条刮光滑,就能开始编斗笠了。我们在剖竹时,是要两眼盯着竹节,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头,右手拿住刀,将竹篾剖分开后,退一下刀,再用力把刀滑向箨环。刚开始做的时候呢一般很难把一大根竹干的竹篾从上到下一剖到底,这是个技术活,一下子不小心,不是竹箨环断裂,就是篾丝割破手或篾刀切到手。所以像我们编织斗笠师傅的手,总是布满伤疤。(说完还把手伸给我们看了看)我是年轻的时候做过这个,那个时候的疤啊,现在都还有呢,想想那个时候做这个,11道工序下来马虎不得,也就才卖一两毛一个,现在是涨价咯,好一点的要十几了呢。

珊:那斗笠本身有什么好处,对于我们生活又有什么用处呢?

老奶奶:斗笠是我们这些农民的必备品啊,每次去田里干活,都要带上它呢,轻便好用,可以遮阳又可以挡雨。你看斗笠外形宽大,其实摸起来顺滑一点都不扎手的,给我们干活的时候防晒、防雨、透气散热。最开始用斗笠的先是那些天天干活的农夫。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天刚亮,就抓起斗笠走进田里。这个时候,斗笠就可以保护他们的脸和脖子,方便耕作。

珊:嗯嗯,看来斗笠在农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农民伯伯劳动生活中不可少的用品呢!可是,刚刚我们一路走过来,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斗笠,有的是薄薄的一个,有的又是白色的,这些款式的斗笠又有什么不同呢?

老奶奶:这些就是带起来的效果啊,质量之类的不一样,你看那些有白色夹在里面的,那些是纸或者是塑料膜,这样夹起来,戴起来的时候就会比那些粽叶的凉很多,更加遮阳光,还有的厚一点,那些质量就更好,可以用得更久。

珊:我明白了,那谢谢老奶奶了,今天麻烦你了!

最后,老奶奶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斗笠的故事,她说:“乾隆年间,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庭礼仪,他回乡省亲后返京,将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

至今,斗笠依然留存,南顿村民们也仍然保留着制作斗笠的手工技艺。他们想把自己的这项属于村里人独特的手工技术永久留存,把这项技术传给下一代。相信,制作斗笠的手工技艺会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

本次南顿村之旅,让我们小组感受到来自“竹文化”的浓厚冲击,体会到“竹传统”的工艺价值。但是,在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农民更多选择的是塑料制品而非竹制斗笠,青年人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创新而非传统工艺。在总体上我们对传统的关注愈来愈少,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失传。因而,当今社会下我们在关注创新的同时,也应多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让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更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