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帮作文大全1000字作文内容页

我的外婆作文1000字

篇一:我的外婆作文

“乖乖的,坐这上面自己玩。”外婆把我轻轻放上那张八仙桌上,然后自己去厨房做饭了。

那时的外婆还不算老,一头黑发中夹杂着几根银丝。而那张八仙桌还是崭新的。

那时的我不安分地趴在桌面上,想要爬到桌角那里捉苍蝇,结果因为桌脚重心在中间,在没爬到桌子边时就连人带桌翻了个底朝天,一下子把我摔晕了。

当我醒来时,第一眼便是外婆那慈祥的脸,抱着我,安慰我“别怕别怕,不疼不疼,桌子坏,桌子坏……”说完还假装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顿时感到不是那么疼了,便在外婆的拥抱中睡去……

儿子,儿子!快去招待一下亲戚,我没空’母亲的呼唤又把我拉回了现实。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一下那张奇怪的八仙桌。在桌角的边缘又竖立着四个支架,巧手的外婆为了不再让我摔着做的改造。从我第一次从桌上摔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第二次了,那时的我只是单纯的认为这八仙桌终于安稳了,我又可以安心在上面玩耍了。

现在,我才明白,那张奇怪的八仙桌,凝结了中华五千年来的传承文化——舐犊之情。

如今再看外婆,已是白发苍苍,依旧的慈祥依旧的爱我,也是依旧的好客,正以她那和蔼的笑来招待着每一个来客这一天是年例,摆酒招待客人的日子,也是少有的团圆的日子。宴席开始了,大家围绕着八仙桌而坐,寓意着‘团团圆圆’,喜欢热闹的的外婆坐在正中的位置上感受着那份少有的热闹与自豪感,布满着皱纹的脸早已挂上了喜悦的色彩。我从没有见过外婆这么开心过。也许这小小的八仙桌,所蕴含的不只是爱,还是外婆好客的象征。

小小八仙桌,尽坐四海兄弟姐妹,这也许就是中华人民自古就好客的体现。现在,外婆早已离开了我们。我还记得那一年例是最后一次见到她。还记得在她去后,我们回去收拾她的遗物。当我们推开门时,眼前的东西几乎都蒙上了一层灰,但是大堂中那一张八仙桌却还是那么光新。这一张‘五个脚’的八仙桌,几乎与我同龄的它陪伴了外婆后半生,而我与外婆一起却不足三年,想想也觉得自己不如这张八仙桌。

可以想象,在多少个没有我们的日子里,外婆反复地抚摸着这张八仙桌,让它保持光新的样子,在反复地抚摸中等着我们再次回来看望她。而她并没有等到,直到去世。

回到这里,我把偌大的八仙桌搬进了家里的客厅里,抚摸着外婆曾抚摸,曾改造,曾待客的八仙桌,我一下子觉悟了,原来八仙桌所蕴含的不只是外婆的舐犊之情,好客的传承,还有每一个老人都会有的心愿‘阖家团圆,安享天年’。它代表着那些传统的文化理念,它就是外婆的八仙桌。

篇二:我的外婆作文

小时候,外婆家的厨房门口总是伫立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倚着门栏看着外婆掌勺的场景……

那时,父母工作忙,便把我放在外婆家“寄养”。我就被送来送去,那时的我太小,在外婆家时常叫着要回家,外婆从口袋里掏出纸巾,用爬满岁月痕迹的双手,在我脸上拭去眼角的眼泪。至今我还记得外婆为我擦泪的场景。

她把我圈在怀里,用纸巾为我一边擦去眼泪,一边心疼地说:悠然乖,外婆家就是悠然的家,走,外婆给你做饭吃去。

外婆用她粗糙而又温暖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向厨房走去。我拉着门框不愿进去,双方僵持着,外婆的额头上的银丝也同外婆的笑容一样,写满了温暖与包容。外婆走向灶台,从台上拿起一柄汤勺。

年幼的我,心中充满了好奇,赶快跑进厨房,拽着外婆的衣角,问:外婆,外婆,这是什么?外婆把手中的汤勺拿到我眼前晃了晃说:这是汤勺,并告诉我,她会用这汤勺熬粥,让我快快长高。我似懂非懂地退回到厨房门口,扶着门框看着外婆忙碌。

外婆在灶台边忙前忙后,那柄汤勺也跟着外婆在锅里唱着歌。我吃惊地叫道:“外婆,你听!你快听!汤勺在唱歌呢!它在唱什么?”外婆和蔼地笑着说:“它在唱,让悠然喝粥,让悠然快快长高。”每当这时,外婆就会轻轻拍拍我的头,眼中无限温柔。

我侧着脑袋,当外婆的目光触即我的目光时,我却猛地将头转开,聆听着汤勺欢快的歌。

那柄汤勺,在落日的余晖中,映衬得格外亮眼,就像刚才外婆看我的那一刹那,亮晶晶的。汤锅和着曲儿、汤勺唱着歌儿,外婆在汤锅中放满了——她那包容、和蔼的眼神。那次,外婆熬的粥,浓浓的,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心口飞奔而出。

从那以后,我总爱喝粥,尤其是外婆熬的粥。

每次都到外婆家去,总是哭着闹着要喝粥。那时候,外婆的嘴角便止不住地往上扬。

然后,那柄汤勺又在汤锅中唱起了歌,而我依旧倚着门框看外婆忙碌的身影。

如今,外婆头上的银丝又多了,而我已经长高了,一切都变了。

包括当年外婆手执的那柄汤勺,也在时光流逝中褪去了以往悦眼的光泽,勺柄也有些磨损,勺也变小了许多。

原来,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些东西,也顺便带走了一些什么……

可唯一不变的是外婆在粥里面倾注的包容与和蔼的眼神。粥中浓浓的味道一如从前。

现在每每到外婆家去,想让外婆拍着我的头说:“给悠然熬粥去”。而这时,却发现外婆摸不着我的头了,我会稍稍蹲下一点儿,让外婆拍拍我的头。外婆转身走进厨房,我依旧在厨房门口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听着汤勺欢快的歌儿……

我似乎又听到外婆当年哄我的话。

外婆,我长高了,外婆,你的白发怎么又多了?外婆……有什么东西在喉咙哽咽着。

我进了厨房,拉着外婆拿汤勺的手,看着她诧异的双眼,轻声说:“外婆,我来吧。”

从淘米到熬粥,我学着外婆一样忙前忙后,外婆只是坐在厨房门口的台阶上静静地看着,此时汤勺又唱起了歌。

忙完我向厨房门口看去,只见外婆对着我露出满意的笑。

夕阳和余晖下,外婆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外婆说:“悠然,你听,汤勺在唱歌呢……。”

篇三:我的外婆作文

我的外婆是一个修鞋匠。

一台缝纫机两个黑色的大脏包便是外婆的桃源。十几年了,外婆就在小区北门那经营着她的桃源。

除非下雨天外婆才会回家吃午饭,其他的都是我们送给她,她总说,万一有人中午来修鞋怎么办,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啊。

有一次我把饭送给外婆,正好来了个阿姨,对外婆说:“大娘,给我补一下这个鞋跟,才买没多久,扔了挺可惜的。”外婆便接过鞋来,边看边说:“稍等会啊,马上就好。”外婆从她的一个大黑包里拿出一个大吸铁石上面吸了很多零碎东西,其中就有一坨有钉子的小木块,外婆看了一眼鞋跟的大小,眼睛快速扫描着吸铁石上的那些,拿起了两个放在鞋跟上比一下大小,正好第二个就合适,外婆就把鞋放在机器上固定好,拿起了小锤子把那个砸进去。又用手捏了捏后跟,这才递给阿姨,阿姨问多少钱,外婆笑笑说:“两块钱。”

“大娘这修鞋啊,便宜,质量还好,所以不管多远,我都过来。”

“”哎呀,现在就指着你们这些老顾客来啦。”

“大娘,您放心吧,只要您还修鞋,我们这些人都会来的”

我问外婆为什么一定要装这个木头快子,外婆笑着对我说,傻丫头这样鞋跟就可以减少摩擦啊。外婆这才洗干净手,打开饭来,慢悠悠的吃起来,好像自己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一脸满足。记得小时候外婆的机器旁总是堆满了鞋,可现在的地上却只有两只鞋,年近古稀的外婆就这样一个人一条板凳,一个机器,两个大黑包在小区门口一坐就是十几年。“外婆您现在的生意那么少,要不咱就不干了,回家和我们一起不是挺好的嘛,”外婆收起了笑脸,一脸严肃的说:“外婆修鞋不为赚钱,这是一种爱好,我现在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有的时候三天两头才能有一双鞋,但是有些老客户家都搬的老远了,但他们只要鞋坏了,都拿来我这修,这对我来说就够了,钱多钱少无所谓,外婆这一辈子也没什么会的,就这修鞋是我唯一了。”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看着外婆吃完了饭,把饭盒拿走,外婆便又拿起旁边的一双鞋开始修。

我回过头看着外婆蜷缩着身子,在黑包里找着什么,我想那大概就是外婆的桃源。

日子过得很无味。子女都在外地,家里也没个说话的人。我又喜欢热闹。所以经常来,和大家拉拉呱。我开心,他们也开心,两全其美啊。”说着他收拾自己的工具,携带好骑上车就走了,走的时候还不忘和大家伙说“明天我还来。”在夕阳下,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他宛如一个正在向前奔跑少年。朝着幸福的方向奔跑。也许,当岁月在催人老的同时,也丰盈了人生。

如今,城市街头的剃头匠正在逐渐消失,曾经红极一时的老手艺,似乎已经不再被现代生活所需要,他们蜷缩在城市的一角,淡化在车水马龙之中。可是有人却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那一片天。为了梦想,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

篇四:我的外婆作文

2019年的10月1日,我们一家人激动无比地围坐在一起收看国庆70周年的阅兵仪式,当国旗冉冉升起时,外婆的眼睛有点湿润,她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了一枚徽章,用手反复抚摸着,仿佛这是一块无价之宝。

我好奇地探过头去看,这枚徽章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岁月的痕迹,但保存得非常好,它的底面是红色的,中间是毛主席的头像,头像的四周辐射出一条条金边,仿佛一道道金色的光芒,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外婆经常在哼唱的歌:“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这金色的太阳……”

我知道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每次只要一提到毛主席,外婆的眼里就闪闪发亮,说起毛主席的故事外婆总是滔滔不绝,让我对毛主席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是一位军事家,也时一位很有文采的大诗人,为了新中国毛主席的妻子和儿子都先后牺牲了,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他总是没日没夜的工作……说着,说着外婆又不由自主地将徽章挂在了自己的胸口:“那时的我们可崇拜毛主席了,每个人胸前都戴着这样一枚毛主席头像的徽章……”

听着外婆娓娓道来,时间的车轮开始慢慢地转动,仿佛把我又带到了那个时代……

外婆的一家有八口人,他们都挤在不足50平方的房子里,房子有两层,顶层是用木板搭出来的小阁楼,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在这间平凡的小屋中,最豪华的就是他们吃饭的地方了,吃饭的桌子前,有一赌用木头做的墙,墙的正中贴着毛主席的头像,头像的周围都还贴满了红底黑色的“忠”字,这些字表示对毛主席的忠心,贴得越多表示对毛主席的忠心越多。

吃饭前是很有仪式感的。每个人胸前都要佩戴好毛主席头像的徽章,手里拿着《毛主席语录》,先要对饭桌前的毛主席头像敬个礼才能入座,入座后也不能马上吃饭,还要表示对毛主席的感谢,比如:毛主席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感谢您为我们排除万难迎接新生……接着每个人高举杯子齐声说:“向毛主席致敬,毛主席万岁!”然后才能动筷。

不仅如此睡觉前也是很有仪式的。每个孩子都要挺直立正摸着徽章,面向毛主席的头像非常真诚地进行自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今天做的错事比较多,就要向毛主席的头像多鞠几个躬,保证以后一定改正。如果今天都做了特别好,要告诫自己要不骄不躁,自我反省完了要再一次向毛主席致敬:“感谢毛主席,毛主席万岁!”

听着,听着我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这枚小小的徽章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十个春秋,却承载深刻的意义:是不忘初心?是忆苦思甜?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是几代人深深的期望?我想都有吧!

画面又转到了电视机前,阅兵式正式开始:三辆红旗牌轿车缓缓行驶在长安街上,第一辆是习近平爷爷乘坐的,第二辆车牌是2019,是代表现在,而最后那辆的车牌是1949车里是空着的,看到这里,再看看外婆手中的徽章,我心潮澎湃,我想对革命先辈们说:感谢您们创造了我们的新中国,谢谢您们所做的一切,这样的盛世如你们所愿,祖国的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您们的理想、优良传统、时代精神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

篇五:我的外婆作文

外婆老了,像老屋的那扇木门。

记得三年前,我因被纪中录取,父母格外开心,就奖励我去香港旅游,父母工作忙,没有“驴友”,只好拉上了外婆。

76岁的外婆像小孩似的兴奋。在香港,我整整给她拍了几十张照片,回来晒好,装在一本相册里。在小区,外婆把那本相册一次次地拿出来给她的老姐妹看,兴奋地讲述着香港旅游的见闻,指着我,唤我的乳名,对别人说:“这是我的外孙女,在纪中读书”。然后,欣慰地将它藏在了她床边的柜子里。

她说,等我中考结束,与我再去杭州看西湖。

可是,半年前,外婆告诉我,她最近总是睡不着,而且,还心慌。

“外婆,你怎么了?你要去看看医生了。”

“没有大事,人老了,看也不中用的。”

在潜意识里,我始终相信外婆会永远像她60岁时那样健康。我让外婆在临睡前喝牛奶,我说牛奶有助于睡眠。

外婆听我的话,很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年纪越老,她越像个孩子似的依赖我。

最难忘的是初二上学期的,三月的天气在一夜间转冷,而我却没有准备好防寒的被子。那是个星期二的下午,我上完体育课回到寝室,见床边静静地躺着一只行李袋,里面是一床刚缝好的散发着阳光清香的棉被。室友告诉我,你的外婆刚刚来过,老人家走了……我的眼泪在那一刻夺眶而出。我无法想像77岁高龄的外婆,是如何背着个硕大的行李袋,乘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找到我的学校,又是如何奇迹般的在这个偌大的校园里打听到我的宿舍楼和房号。晚上,我紧紧地搂住外婆送来的棉被,躲在被窝里任泪水尽情地流……

初三的日子,格外忙碌,我很少陪外婆,但外婆时时陪着我。

星期六晚上,我补习回来,哪怕我回来再晚,外婆房间的灯总是亮着的。听到开门的声音,她会从房间里走出来,笑眯眯地说:“厨房里有汤,喝一碗再去睡。”说着,就去盛汤。喝着外婆端来的汤,感到家里暖暖的。

外婆还是睡不着,她说她心慌。沉浸在作业堆里的我是多么愚钝啊,我甚至不知道去药店帮她买一盒药,或提醒爸爸妈妈带她去看看医生。

这些日子,外婆一直是强撑着的,就像一株站立了几百年的伤痕斑斑的老树,哪怕生命细若游丝,为了为孙女,她也要体面地站着。她始终觉得自己是我的依靠,她要细致的照顾我的起居,要让我放学回来吃上热饭热菜,要让这个宽敞的房子里有个等我回家的人。

我偶尔也会用宿舍的固话给外婆打电话:“喂,外婆,是我!”她总说:“外婆很好!请不要担心。初三要中考了,你要考好啊!下雨了,记得要带雨伞……”那一刻,泪水滴落在话筒上,握住电话,我不敢说话,怕外婆听见。

4月28日,星期三下午14:16分,外婆还是走了,带着对世界的满怀眷恋,带着对我深深的牵挂。

从纪中往医院赶的路上,时间好像被凝固,眼前尽是你慈祥的笑容和温暖的叮咛。

外婆,还有50天就要中考了,你怎么不等等我!外婆,约好的去杭州旅游,你怎么又忘记了?……跪在外婆的病床前,我失声痛哭。

外婆,你给我这么多,让我拿什么来还你?

篇六:我的外婆作文

记得儿时的九、十月间,瓦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一片片苹果树林发出成熟的香味,让我这个“小谗猫”直流口水,这个时候,就是我眼巴巴地盼着妈妈带我去外婆家的时候。

外婆有两个外孙女,一个是燕燕姐,一个是我。燕燕姐她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弯弯的柳叶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像会说话,一张樱桃小嘴,漂亮极了!最要命的就是她的这张嘴能说会道,一见人就“叔叔”、“阿姨”叫个不停,很讨人喜欢。而我呢,一个小哑巴。在她面前我总有一种自卑感,抬不起头来。

一个星期六,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妈妈终于答应我带我去外婆家。来到外婆家,外婆的嘴巴都笑得合不拢了,矫健的身影,麻利的动作,风一样的脚步,带着我满林里转,还不停地念着:“慢点,慢点。”苹果呢?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说:“真不巧,都被舅妈卖啦!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来!没关系,我们再仔细找一找。”我们找了一个小时,像陀螺似的里里外外转了五六圈,可还是一无所获。正当我失望之极的时候,无意中看见树梢上有两个苹果正在对我笑哩!它们不时地向我点点头,招招手,仿佛等着我去摘呢!仔细一看,一个大大的,通红透亮,像可爱的红灯笼,另一个小小的,呈不规则形状,简直就是一只“丑小鸭”!我马上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冲外婆喊道:“快来,我看到苹果了。”外婆连忙跑了过来,我立刻捡起一根竹竿扔给外婆,外婆好眼力,一把接住,“外婆,我要大的。”“好好好,就给你摘大的!”外婆把摘下的两个苹果递给我。

正巧燕燕姐来了,外婆鬼鬼祟祟地一把抢过苹果,看了看,比了比,二话不说便把我的“最爱”给了燕燕姐,只给我一个皱巴巴的小苹果。我心想:外婆真偏心,只喜欢燕燕姐,明明知道燕燕姐不爱吃苹果,还要把我的“最爱”给她,真是气死我了。我看着燕燕姐拿着苹果当球踢来踢去,更火上烧油。最后我带着一肚子怨气闷闷不乐地回到家。

从此,幼小的心灵萌发了一颗恨的种子,这一恨呀,就是十年。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只好不情愿地来到外婆家。只见外婆老远就迎了出来,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沙哑的声音,走路也变得颤颤微微的,外婆变老了许多,我心里有一阵酸楚,为什么不早来看看她呢?“莹莹来了呀!”我回头一望,原来是燕燕姐,燕燕姐把我拉到一旁,小声地说道:“外婆可聪明了,以前知道我不爱吃苹果,就把坏苹果或有虫的苹果给我!”我一听,傻了,原来外婆是疼爱我的,可她就这么被我白白恨了十年。

当初我为什么要嫉妒燕燕姐?为什么不相信外婆?为什么要恨外婆呀!

篇七:我的外婆作文

一碗热气腾腾的蛋花汤,一张朦胧而清晰的笑脸,一个简单而快乐的童年。那段朴实、快乐的记忆常常隐约浮现于脑海,轻轻悄悄地温润着我的生活。

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度过。乡下的时间似乎总比城市快一个小时。每每当我还沉浸在梦乡里,外婆早已在烟雾缭绕的厨房里开启了一天忙碌的生活。而正是如此,才导致午后尤其漫长。上树摘果子,下田挖番薯的我常常玩到一半就跑回家向外婆讨吃的。

我屁颠屁颠地跨过门槛,向屋内大喊:“外婆!我饿了!”外婆便会迎出来,用一条湿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污泥。嘴上责怪着:“你这个小丫头,没有一点女孩子样……”可眼角、嘴角边漾出的丝丝皱纹,却隐藏不住笑意。接着,我便会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看外婆烧一碗烧蛋花汤。

外婆打蛋的本领特别高,拿过鸡蛋往锅沿上一磕,接着大拇指一别,蛋壳就分成两半,鸡蛋“扑通”一下掉进碗里,一滴不外漏,一滴不沾壳。整个过程就两三秒,动作利落而娴熟,简直跟武侠小说里的武林高手一般。接着就用筷子在碗里打起鸡蛋来,“啪啪啪啪……”外婆的手腕飞速地摇动着,形成一道道幻影,那速度可以跟古筝演奏者的摇指相媲美。不一会鸡蛋便成了一碗金灿灿的蛋液了。

紧接着,一锅热水在锅中吐起了泡泡,外婆左手将碗微微倾斜,右手将筷子置于锅中,蛋液便沿着筷子轻轻地注入锅里。外婆轻轻地将筷子在锅里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着。“滋滋滋”一阵均匀的响声过后,蛋液便在水中开了花,花朵转动着,漂浮着,散发着浓浓的蛋香。我默默地看着它们绽放着自己最美的样子,也默默地看着水雾中外婆那张安详的脸,那双专注的眼睛,还有那一个不经意间缀在嘴角的笑容。

待到蛋液完全开放出花儿来,再在锅里加了些糖,便出锅了。它摆在桌上,冒着腾腾热气,蛋花在其中慢慢飘荡。凑上闻一闻,一股蛋香扑鼻。还滚烫的,我就不禁拿起调羹,一边吹一边吃,虽然小嘴被烫得直咂巴,却不肯放下凉一凉再吃。蛋花入口即化,在舌头挑逗着味蕾,然后从舌尖游滑到舌根,那味道像制作精美的豆花,又像加热的水果冻。我总要将它们含在嘴里几秒,让舌头尽情沐浴其中,让味蕾尽情绽放。最后我总是吃得一滴不剩,甚至还会把碗底舔上一遍。外婆在一旁看着我的谗样,忍不住笑开了花。

后来我长大了,每天奔走在培训班忙之间,每天投身于学习之中,外婆家也去得少了。偶尔过去,我总是会发现她鬓上又添了几缕白丝,眼角又多了几丝皱纹,外婆慢慢地老了,而唯有蛋花汤的味道不变。

它总是摆在桌上早早地等着我,冒着腾腾热气,热气后面一张熟悉的笑脸……

篇八:我的外婆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追求都在完美,但是我们在人类生活中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只是接近完美而已。

——题记

清楚地记得,那是今天春节的时候,我们和外婆一起煮饺子的时候,妈妈对外婆说:“没见过你穿裙子,要不,今天那件冰丝料子的裙子给你买回来吧。”外婆说:“哎呦!我的天!你们看我这身材,穿裙子?还不笑死人呀!”

我外婆今年七十岁高龄了!裙子肯定是穿不成的,不是身材的原因,是她那身体状况不允许。外婆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听爸爸说,年轻时候的外婆,在十里八村,长相绝对是村里的一大美女,我也觉得外婆到现在还是很漂亮,要不,农民出身的外婆,总是被人误以为是退休干部,说是看外婆的气质,绝对是当过领导干部的。

美丽的外婆,外婆真爱美!

外婆喜欢自己买衣服,跟大多数女人一样,即使买回不穿,挂在柜子里,也要像搞收藏一样,满足自己的拥有欲。妈妈给她买过衣服,但是,没见她穿过,后来,妈妈也就不给她买了,我是想,肯定是妈妈买的衣服,她看不上眼。我问外婆为何自己买了的衣服不穿,她说是不想让我节俭惯了的外公知道。这样一说,就似乎理解了外婆的做法。

听老人们说,过去家里都穷,能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就是奢望。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的,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呀!

在我三岁的那一年,外婆接到了一个加工工作服的活儿,这对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馅饼。心灵手巧的外婆没白天没黑夜的坐在缝纫机前,赶时制作。那些日子,我们的耳朵,充满了缝纫机传出“嗒嗒嗒”的声音。一个多月下来,外婆好像用自己黑瘦了一圈来做出了代价,把衣服堆成像丰收了的庄稼一样的小山,放满了一间屋子。还用剩下的布料,给我们全家里每人做了一套衣服。

就在我们试穿那天,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一样。衣服的料子是平板布,也就是现在的牛仔布。净色,蓝里透着点白。外婆帮我们穿上衣服后,开始试穿自己的那一套,我们站成一排看着外婆,她那举手投足都是满满的幸福。那一刻,我感觉外婆是最美的,虽然不是锦罗玉衣,但是穿在外婆身上,显得格外漂亮,俨然一名国营单位的干部职工!

那一天,我们全家足足高兴了一个整天。

如今,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吃穿不愁奔小康的年代,能穿上一件心仪的衣服,更是简单不过了。外婆买衣服挂起来不穿,根本上也不是怕我外公说什么,况且我外公也不会说什么,我们都明白,这是外婆的一种美丽自己的方式,也是外婆享受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我认为,一个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一个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篇九:我的外婆作文

天空阴沉沉的,好像它也有苦闷需要倾诉,细雨丝被刺骨的大冷风刮得倾斜混乱。嗒……嗒,前方的秒针在一步一步地走,我的思绪开始纷飞,我仿佛看见一个简单陈旧的农家大院,红砖墙,青瓦项,大门前伫立着两棵大枣树,枣树下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来回走动着,突然,我闻到了那股揉烂了的菜叶子的味道,这味道我是如此熟悉,那是外婆的味道。

我从小就最喜欢外婆。当我还是咿呀学语的小屁孩时,外婆的背就是最温暖的港湾,她用她亲手织的红毛线袄布兜装着小小的我,她总笑呵呵驮着我碎步小跑,我常被外婆逗得乐不可支。玩累了,外婆便把我轻轻抱下来让我老老实实地坐在她的腿上,将她亲自做的炖排骨和蒸蛋,用小汤匙一点一点送入我口中,吃在嘴里,暖在心里。那时,我不懂这就是爱,我只知道,外婆永远是我的,谁也抢不走……

外婆说我最爱哭,每当舅姑爷,阿姨什么的来抱我的时候,我就哇哇大哭,这时,外婆总会快步走过来,伸出手,一揽,把我抱入怀中,我就会像一只乖乖的小猫,躲在外婆怀中,安静得一声不吭。到了晚上该睡觉的点,我却丝毫没有睡意,这时,外婆和蔼地对我微微笑,把我抱在臂弯里,轻轻摇晃晃,哼着“外婆桥”这个小曲儿,我会不知不觉地在这独特的爱的氛围里安然入睡……现在,我已长大,当我夜不能寐时,我仍然喜欢哼儿时外婆教我的童谣,感觉就是偎依在外婆的怀抱。

外婆她从来闲不住,一大早,她就去前院摘菜,去我们家独有的蔬菜基地采“原料”,她有一双巧手,连最平常的冬瓜、番茄、茄子、红薯等,也能在她的烹调下做出美妙绝伦的味道。还有外婆做的炸鸡腿,所用的“原料”是外婆精心喂养的“土鸡”,炸好后,一小盘金灿灿的脆皮鸡腿令人垂涎欲滴,那纯色,那香味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可比拟的。如今,当我嘴谗,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零食都不能满足我时,我便会拨通外婆的电话,电话那头就会传来最动听的声音:“颖颖,想吃啥,外婆给你做!”那一刻,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在我的心头。

此时,我忽然觉得我想她了,想起饭桌上,她看着我狼吞虎咽满足的笑;想起和她捉迷藏,悄悄在背后蒙住她的眼睛,将她吓一跳……那时的我,不曾读懂外婆的爱,只是单纯的享受快乐,如今长大了,才知道那细碎之间,写满的全是爱。

可岁月不饶人!曾经我很兴奋地和外婆比身高,现在的我很怕和外婆比身高,怕看到她那日益伛偻的身子,怕看到那愈来愈清晰的皱纹,更怕这种距离让我无法清晰感受外婆身上那独有的味道……

窗外灰蒙蒙一片,雨裹住城市的每处角落,我把自己封闭,也冷漠着别人。唯有亲情是温热的,爱的味道流淌在我的身体中,温暖着我孤单的心灵。

篇十:我的外婆作文

她前半生浮沉于世,后半生老年丧夫,她本来拥有的就少但命运总无情夺走她生命的念想与依靠。自老外公仙逝,她变得不爱笑了也不爱说话,喜欢拿起她那陪伴一生的黄色小板凳放在门口张望远方,风雨不动。我只觉得她可怜,却从未以孙子的角度去感受她一生的坎坷,去慰问她一生的悲凉与辛酸。

老外婆嫁来的时候修了一座60年的老房,几十年的风雨,让它破了又补,漏了又修……。房子很大,空空落落,有一块菜田还有一处小溪,但老外公走后房子显得愈发冰冷空旷,往日的最后一缕烟火伴着老外公沉眠与地底。菜地也只是偶尔耕种,一切像失去了生机的冬天,四季如冬。岁月依旧在敲打,让房子变得破败萧条起来,晚上的时候,很多破口子会漏风,下大雨的时候,房子在雷鸣的怒吼下摇摇欲坠,满目凄凉。青色的墙壁开始出现无数的裂纹,有的渐渐泛出黄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房里堂厅高挂的“四世同堂”布满了积尘,让整栋旧房像一个失去了灵魂的生命,但这亦像老外婆。这是她所有的为数不多中的一部分,她不愿搬进城里,守护着她最后的念想。

老外婆有一块十分爱惜的宝贝,不是奇珍异宝,仅仅是一块翡青色的圆镜。镜面总是一尘不染的,但还是慢慢的成锈黄色,镜面里的事物也是浑浊起来了。这是她的财富,是她年轻时的嫁妆,伴随了她一生,目睹她从天真秀气到成熟干练再到最后的皮肤像失水发皱的树皮般。见证了她的一切,她的所有。她从年轻开朗到成熟妇女最后不苟言笑为人祖母……

老外婆从老房里拿出那颜色泛红多处生锈的靠椅,又从她那装嫁妆的宝贝盒子里轻轻拿出针与线,弓着如拱桥般的背一步一步艰难地向我走来,她想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把她视若国宝的织衣技术教给我,代代相传。一代人走了他们不会回来了,但下一代就要跟前一代人的步伐将传统与文化发展下去。“长江后浪推前浪,”说的不错啊。她坐在摇摇晃晃的椅子上正对着趴在草地上的我,一笔一划,一招一式的教着我织毛衣。她已经年老眼里的神采越来越淡,也只有在她织毛衣时通过那浑浊的眸子发现她眼里璀璨星辰。家人劝过她不要再织衣了,市面上很容易买,但她仍固执着,守着她的房子,守着她的嫁妆,守着她丈夫的遗像,守着她人生最后的价值。她用线穿过锋利的花针系好,慢慢地在一团线中穿梭,手颤巍巍的,她眼里有光,那里是对青春的热爱,对手工温存的火种,更是对子女的爱,她盯着我织出的渐成形的毛衣,两个眼睛顿时眯成一弯月亮,那是极少见的。她匆忙一生又孤独半生,也只对我如此的笑,笑得灿烂。她的满头银发像无数银针扎在我的心上,扎的我遍体鳞伤。偶尔的阳光不偏不倚的倾洒在草地上,敛去平日的刺眼,与外婆的笑,与外婆的手一样,反而是说不出的温暖。

自从去年二姨丈病逝以后我第一次对死亡有了如此近的认知,我才想把握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时间是抽象的,远去了黄尘古道,淡去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最后所有人皆化成一缕黄沙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来的匆忙,去的匆忙,不会留在时间里一丝痕迹。我跟外婆一样拥有的不多,她所拥有的即是她所有的。不必说,我也会像她一样守着我所有的,包括老师、母亲、同学,一切念想,其中亦有外婆。

篇十一:我的外婆作文

外婆去世快二十年了,还是会经常忍不住想起她。

外婆是个苦命的女人。6岁时父母双亡,跟着曾曾姑母生活。曾曾姑母家孩子也多,况且又不是自己亲生的,怎么可能多关心外婆呢!于是,外婆从6岁开始就学着打猪草,捡麦穗1/41/4到了15岁上,外婆就能独自操办几桌酒席了。二十岁时,外婆嫁了人。外公是个顾家的男人,虽然有点不良嗜好——赌钱,但是赢来的银元,金戒指金耳环这些,都交给了外婆。但是好景不长,外婆31岁的时候,外公得了急性阑尾炎,因为抢救不及时去世了。在那样的年代,外婆带着舅舅和我妈(还有三个孩子夭折了),舅舅11岁,妈妈8岁,孤儿寡母,想想都觉得悲凉。但是外婆是个硬气的女人,怕孩子吃苦她没有改嫁,毅然选择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

除了日常的上工外,外婆还起早贪黑的去滩涂打芦柴卖点钱和自己烧火用(那时都是大锅需要柴火)。后来实在撑不住了,就把外公留下来的银元,金戒指这些贱卖了,只留下了四个银元,一个金戒指和一对金耳环,传给了舅舅和妈妈。卖得的钱也没能支撑多久,外婆她们又吃不饱肚子了。于是,外婆将家里好一些的衣服、鸡鸭下的蛋这些挑上,只身过江去卖,因为江那边能卖个好价钱,并且能买回便宜的大米,大麦,胡萝卜和山芋等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为了节省粮食,外婆做饭都是一半大米,一半大麦仁(大麦压成),或者一点大米,一大半胡萝卜加胡萝卜樱子,或者一点大米加上山芋和山芋藤。就是这样的饭食,都让隔壁的孩子馋的眼睛发直,而好心的外婆时常都会忍不住给那些孩子每人舀上一勺饭。就这样,外婆拉扯大了舅舅和妈妈。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外婆还是没有放弃舅舅和妈妈的学业,让他们都读到了高中毕业,然后又送了舅舅去参军。左邻右舍都劝外婆,你一个人支撑着家这么辛苦,不如早点让孩子们去上工减轻自己的负担,可外婆坚决不同意。

舅舅退伍后不久,外婆就开始张罗他的婚事。外婆觉得自己家早早地没了男人,经常被别人欺负,就想着找个厉害点的儿媳妇。于是,尽管熟悉的人劝说外婆,舅母是个特别凶悍的女人,外婆还是坚持让舅舅将她娶进了门。果然,没过多久,新媳妇就原形毕露了。经常无缘无故辱骂外婆,外婆经常跟妈妈诉苦,那时妈妈已经嫁给了我爸,也没空老是回去探望开解外婆了。外婆只好向庄邻们倾诉,结果受到了舅母更肆意的谩骂。记得一个周末,妈妈让我给外婆送点自己蒸的包子。走到门口,我看到外婆正站在隔壁小春弟弟家门口,边抹泪边和小春妈说着什么。我知道,一定是舅母又在找茬了。后来我经常在想,外婆是否会后悔自己当年让舅舅娶舅母的决定呢?

虽然那时我才十来岁,但也明白此时不能直接上前去找外婆。于是我站在外婆家门口,大声喊着外婆。外婆扭头看到了我,不好意思的抹抹泪,领着我走进家门。调整好情绪,外婆给我端来了一饭盒的蒸红薯,红薯们全部洗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码在了饭盒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看着埋头大吃的我,外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外婆是个非常传统的女人,秉着“家和万事兴”的想法,在舅母面前忍气吞声,含辛茹苦带大了两个表姐。就在大表姐18岁时,外婆查出了食道癌晚期。这对于我们简直是晴天霹雳!好在外婆不识字,我们都骗她是胃病,只要调养一段时间就好。外婆信以为真,每天还是开开心心的过着自己的日子。但是没多久,她进食就越来越困难了,她也察觉出了自己的病不简单。于是,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告诉了她真相。于是,外婆开始接受吃和我们不一样的饭食——稀饭,烂面1/41/4到了最后,外婆连烂面都吃不下了,看着吃得正香的我们,她第一次发了火1/41/4去世时,外婆只有不到80斤,安静地蜷缩在棺材里,像个孩子。摸着她瘦骨嶙峋的手,我潸然泪下。

外婆,愿你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没有操劳。

篇十二:我的外婆作文

秋风起,天气凉,漫山遍野的野菊开得正香。周末,在清新淡雅的菊香中,我和妈妈陪着外婆,来大慈岩登高,为一家人祈福许愿。

走在通往山脚的绿道上,秋风拂来,带着一丝凉意。树上的叶子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凉意,早早地褪去了往日的油亮碧绿,换上了更温暖、更鲜艳的橙黄色的衣裳。飒飒秋风中,摇曳着的,青黄斑驳的叶子,开始悄悄地、片片的飘落在地上……

我追逐着飞舞的落叶,跑着跳着,想将这秋的美丽捧进我的手心。小心地拾起一片红叶,我欣喜地回头,却看见徐徐秋风缭乱了外婆的满头白发。我一怔:风儿凉,外婆这么大的年纪受得了吗?我小跑着来到外婆身边,发现此时的外婆,身体微微发抖,上下嘴唇有些发紫,还打着颤。她一边将衣服裹得紧紧的,一边朝着妈妈念叨着:“就不该听你们的,把衣服脱了。我年纪大了,哪能和你们比……”说罢,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葫芦瓶,吞服了几颗救心丸。

我心疼极了,想也没想的解开外套拉链,准备脱下外套,给外婆披上。这时又是一阵凉风,我整个人一哆嗦,不由自主打了好几个喷嚏。正当我再一次把衣服脱下,准备递给外婆时,妈妈已经伸出右手揽住了外婆。她揽着外婆尽量往有阳光的地方走,边走边边用左手搓着外婆的胳膊和后背。这回,我不再犹豫了,果断地脱下外套,跑到外婆身边,将外套披在她身上。不等外婆说些什么,我便开始“运动”着往前了。也许这件外套并不能给外婆增添太多的温暖,但是看着外婆幸福的微笑,我内心无比温暖。

我一路小跑到山脚,停下脚步,等妈妈和外婆追上来。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爬大慈岩了,但是望着这无尽的台阶,我还是捏了把汗。等外婆休息了片刻,我便上前挽着外婆的胳膊,慢慢地往上攀登。谁知她却挣脱开我,自己蹬蹬的往前走,还扬言要和我比赛,看谁先登顶,一时间还将我落下了好一节。这架势,真是宝刀未老啊!我也不示弱,和妈妈一起,奋力追赶。

外婆终究是上了年纪了,没爬多久便体力不支了,喘着粗气,一走一歇。妈妈一再的劝外婆原路返回,但她都没有答应。扶着扶手,走走停停,还不忘鼓励我要加油。差不多一半的路程时,妈妈不再允许外婆继续登顶了。我也累了,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只见外婆失落地坐在台阶上,凝望着脚下走过的台阶,扭头又看看身后的陡坡,似乎心有不甘。我知道,重阳节快到了,外婆有个心愿,那就是想亲自在菩萨面前给大家祈福。“外婆,你有什么愿望要许的?我帮你吧。你在这里歇着等我!”她微笑着默许了。

带着外婆的心愿和期望,我继续前进,尽管我的脚已经酸了,尽管走一段路都要歇上一小会儿,但想到外婆,我的脚步就会轻快许多。我徒步上下山,走遍每一尊菩萨,希望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福寿万年!

回到山脚,远远便看见外婆和妈妈对我招手,她俩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微笑,驱散了我一天的疲惫。一阵秋风吹来,送来野菊的缕缕香气,那么清幽,那么迷人!

篇十三:我的外婆作文

外婆家有一个美丽的阳台。每年外婆都在阳台上种植着各季花草植物,似乎她的阳台就是四季来临的脚步和昭示。

“惊蛰呀,又到了。”外婆一边翻动着日历,一遍坐在椅子上自言自语着。“外婆的阳台又要热闹起来了,我爱吃的瓜藤又可以吃到了。”我心里默默地想着。不一会儿,外婆把平时收集来的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一一摆出来,有南瓜的、丝瓜的、赤小豆的种子还有决明子的种子……外婆从每一样种子里都拿出一部分出来放到一个个小碗里。泡了一两天之后等它们发出大约2-3厘米长的小芽的时候便把它们种到了楼下的空地中,外婆从此每天都去看望那些等待发芽的种子,脸上写满了希望。

过了立夏,外婆就会从楼下收集来许多的树枝搭在阳台上,让那些瓜藤顺着树枝爬到防盗网上。那些瓜藤有的是弯的打着小卷像一卷卷迷你的小蚊香,还有一些强壮的枝干把整个防盗网都遮住了。过了一两天之后,那些比较粗壮的枝干上长出了许许多多的小花。素白素白的是丝瓜的花,而金黄金黄的则是南瓜的花了。每当这时外婆就会从厨房里拿来一把大剪刀,搬来一把凳子放到阳台上,把大半个身子探出到阳台上,剪走多余的枝叶和花骨朵儿,不一会儿外婆的凳子下面多了好大一堆像小山似的瓜藤。然后外婆把椅子擦干净,坐倒上面然后开始把瓜藤的那一层皮斯下,绿色的汁液渐渐浸透了外婆的指甲盖,但外婆并不去在意,她把那些已经撕掉皮的瓜藤掰成了大约一个手指头那么长的小节,炒的时候只要加上蒜茸,这样在中午,在外婆的爱心餐桌上,就会多一道清炒南瓜藤的可口菜了。

秋天到了,阳台上的丝瓜和南瓜早已被我们家做成了可口的饭菜。干枯的瓜藤也都被外婆扯下来了,按理说阳台应该冷清下来了,可我发现这时节的阳台在外婆勤劳的手下反而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颜色。外婆把收回来的各种豆子,还有各处采回来的果实凉晒在阳台。有红色的赤小豆,泛着栗色的酸枣仁,也有深棕的决明子,更有黑色的黑豆……外婆还时不时翻动晾在阳台上的农作物,看看有没有晒干,望着硕果累累的阳台,泛在外婆脸上的是满满的喜悦。

冬天,阳台终于安静下来了。外婆从衣柜里翻出我已经穿短的毛衣、毛裤拆成毛线。外婆把它们清洗后,在阳台上晾晒干,然后再卷成一个个毛线团。冬日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落在阳台上,也落在编织毛衣的外婆身上。外婆一只手拿着毛衣针和线,另一只手拿着毛衣针,针和线在她的手中来回穿梭,有时停下来把毛衣铺平,用手指伸开卡一下毛衣的长度;有时一只手按着毛衣的一头,另一只手配合着一针一针的数数;有时会因为毛衣花色针数错误,不得不拆掉一部分打好的毛衣,再用针把刚刚拆下的毛线,再一针一针的挑起来重新打。暖暖的阳映衬着外婆的身影,有种说不出的美好。

春去春又来,外婆的阳台上从播种到收获,从热闹到安静,风景在随着四季更迭,但这风景里,永远鲜活着的主角,却一直是我最亲爱的外婆。

篇十四:我的外婆作文

那是一个没有夕阳的盛夏黄昏。我和外婆看着站台的人一点点增多,多到人声嘈杂的地步,终是等来了一辆“众望所归”的公交车。

从公交车上向外看,只见天地间一片阴沉。车上的空气也并不如往常的轻灵,反而一片滞涩,粘稠,并裹挟着闷热,包围着车上摇晃着的挤挤挨挨的人群。车在飞驰,然车窗上终究还是挂上了道道破碎的雨滴。“唉。还是下雨了。”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我的心却是轻下来了。终于,我们到站了。

伴着远方一道闷雷刺穿洒水的天空,我挽着外婆的手从车上下来。我们没带伞,被雨水浇个措手不及,便小跑着冲向那个唯一能避雨的站台。于是,它成了只有两个人的站台。

“我们避会儿雨吧!”外婆道,“等雨小了再回家。”望着漫天雨幕,我点了点头,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站台里的长凳上。邀外婆同坐,她却不依,只是站在那儿,看瓢泼的雨。

外婆此时看起来还很硬朗。只是她的白发都藏在乌丝间,乍一看还真看不出端倪。像所有老年人一样,她喜欢穿女儿买的老年式印花上衣。外婆少见地静默了。我突然觉得无论是远方建筑,广告牌,还是道路中间的绿植,亦或是站台的墨绿,此时都不及她的印花上衣鲜艳了。雨滴已经把道路两边流淌着的急流砸出令人目不暇接的水坑,天地皆蒙上水色,我惊奇地意识到——她显得那样孤独。

她转过身来,只是脚没动。她的腿敦实有力,她就靠着这双腿走过大半坎坷人生,而此时这双腿却总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隐隐作痛。她的手垂在腿侧,并不修长,如同她的腿,手指根根有力,似能做好一切活计,却在那件鲜艳的上衣映衬下叫人清清楚楚看见那些松弛的,叠在一起的皮肤。她的头转来了,脸就像所有老人的脸,那些松弛的薄薄的皮儿,同她的手,她的脖子一样,挤出沟壑,无力地坠在一起。我看着她,带着点我自己也察觉不到的悲哀,最后在闪躲中撞上她的眼:她的眼皮垂着,本应敛去其中大半光彩,却意外地叫我看清她那迸射的眼神。那样焦急的眼神,竟在有些混浊昏黄的双眼中出现得如此明晰。

“雨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咱们赶紧趁雨小回家吧。”末了,她又补一句,“回家好吃饭。”我再次点了点头,应了她。我总是听她的话,所以马上明白了她未道尽之意:母亲在家等我们回来。我随即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同时松了口气,总算放下心来。只因她说话时,那孤寂之感总算散了去。

我们互相牵绊扶持着跑在雨幕中。雨落在身上,将盛夏的闷热驱散得无影无踪。雨天带来一种别样的寂静。在自然的噪音和内心的宁静中,我突然有些明白老年人的孤独和惶恐。当他们的生活方式被取缔,他们的友人一个个离去,他们的的故事被一点点遗忘,他们的时代就过去了。而他们,也将孤独地走向生命的末路。唯一存的一点希望,便是对儿女的深深的记挂与不舍吧!

狂乱的雨点中,我瞥见外婆竟像小姑娘般笑着,不知要奔向我们都在的家,还是要奔向逝去的韶华。我挽着外婆的手,外婆回望我一眼。我相信她明白的:我一直都在,她想要的家,一直都在。

篇十五:我的外婆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当悠扬旋律响起,歌唱家款款深情地演唱,我总能跟着音乐轻声吟唱、翩翩起舞,而身旁的外婆时常热泪盈眶地看着我微笑……

我问她为什么又哭又笑,外婆从书柜里捧出一本厚厚的相册,向我叙述她所经历悠悠岁月和幸福时光。

外婆指着相册里一群绿军装合影告诉我,70年代她和同学们曾啃着夹着榨菜的馒头,挎着军用水壶一起挤上北上的火车,在欢声笑语中坐了近30个小时绿皮火车赶到北京,为的就是在国庆节当天在天安门前拍一张合影。当她和同学们第一次看到天安门广场飘扬的五星红旗时,所有人欢声雷动、相拥而泣,大家似乎在心里最深处高喊:祖国啊祖国,我们无时不刻在一起,都感觉到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实施好几年了,外婆家里的生活有了好大改善。外公和外婆有了妈妈,虽然条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偶尔去外地旅游已经成为了可能。外婆翻开相册后一页向我描绘她一家人外出旅游的情景:仍然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外公穿着的白色的确凉衬衫戴着眼镜帅气十足。年轻外婆烫时尚的发型,右手搂着我的妈妈。妈妈扎起了小辫、穿上了漂亮的连衣裙,胸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非常可爱,一家人都在灿烂的微笑,背后的天安门城楼和妈妈手里的五星红旗格外引人注目。

听外婆叙说陈年往事,恍若隔世,细细翻阅手中这本相册,却很是有趣。

另一张照片又吸引了我,这是90年代外婆与她学生合影。照片是在学校操场上拍的,背景是“祖国在我心中”中国地图装饰画和写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红字标语。照片上外婆虽然已是人到中年,但神采飞扬、笑靥如花,手中捧着一大束鲜花,几位学生也是精神抖擞如众星捧月般站立在她的身旁。外婆得意地对我说:这都是她教过的学生,是毕业多年后返校看望她时的合影。现在,当年学生早已为人父、为人母了,在各自重要岗位上努力工作,有的成为国家的栋梁。外婆继续说“现在啊他们每逢节假日,都会通过微信向我发来祝福,我的手机相册里满满当当的”。

“快看,这些有我的照片了”我高兴嚷着。外婆看到我急不可耐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这些照片都是我和爸爸妈妈外出旅游时的照片:呼伦贝尔大草原、长江三峡、四川、新疆、海南岛、云南……外婆笑着说:“你现在多幸福啊,小小年纪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了。啊,”我昂起头调皮地晃着脑袋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外婆你看,这张照片我也有,我们都是在一个地方拍的。”“对,是天安门广场,还有五星红旗”……外婆慈祥地看着我:“虽然照片年代不一样,穿着不一样了,祖国始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

弹指一挥间,新中国成立70年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的成就,无论是50后的外公外婆,80后的父母,还是00后的我,都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红利。“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本相册中见证祖国的发展、人民命运的改变。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理念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美好时光,把握住时代发展节奏,为了100多年前那句“少年强则国强”誓愿,与祖国共成长,与祖国共命运,续写更加豪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