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帮作文大全内容页

慢慢地我懂了作文800字

篇一: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抖一抖手中的一小袋茶叶,沿着袋口的边缘,剪出一个优美的弧形,将茶叶倒入桌上的一个玻璃杯中,再沿着杯壁缓缓倒入八分热的开水。杯中的茶叶上下翻腾,犹如一只只绿色的小精灵,在那澄清的水中,顽皮地舞蹈。

爷爷每次泡茶,我都会很专注地观看。在我幼稚的感知中,仅仅以为茶就是一杯色彩鲜艳的饮料。一次,爷爷在农忙中口渴,便回到屋子里泡茶。爷爷将泡好的茶倒入一个小杯子里,边摇着扇子边喝茶,十分安逸。而一旁的我,则对那一小杯茶充满了好奇,想对那绿色的液体“一探究竟”。爷爷看见我那副好奇的神态,便打趣道:“孙儿,尝尝?”我见状,狠狠地点了点头。爷爷缓缓地给我倒了杯茶,我赶忙接过,一口喝了一下。茶水刚碰到舌尖,便被一股苦涩感觉充斥,急忙跑到外面吐掉。回到屋,爷爷无限惋惜地对我说:“茶是苦的,但是苦后还会回甘。如果你坚持不到后面,前面的苦就白受咯。”说着,去到了外面。只留下了屋内似懂非懂的我。

上了初中,语文老师带领我们,去参加了一次品茶活动。茶艺老师为我们讲了一系列茶的知识和传说。然后他专门为我们泡了一壶茶,并给每个同学都到上一小杯。她自己又端起一小杯茶,教我们如何去品茶。她轻轻的啜了一口茶,说:“真正的品茶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啜,也叫呷茶。要让这茶水在舌尖停留上十几秒钟,然后再慢慢咽下,大家一起跟我演习一下。”我端起眼前的那杯茶,也轻轻的啜了一口,仍是那种辛苦的滋味,萦绕着舌尖。慢慢咽下,那份苦涩就顺着咽喉缓缓地蔓延开。突然有一丝甜甜的滋味从咽喉处涌出,又蔓延到全身。所有的燥热瞬间都消失殆尽。这就是爷爷所说的回甘吧?这时,茶艺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茶就像我们的人生,凡事都要先经历清苦,最后才能感受甘甜。我们的学习也一样,只有苦心研读,才会品出其中的韵味,获得甜美的成果。”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认清了茶就是一位君子。它安于清苦,将生命的滋味都品透,由内而外,都是沁人心脾的芳香。

初夏的午后,我轻轻的呷了一口自己亲手泡好的一杯茶,品味着它入口后独特的清苦,我的眼中流溢出一份从容与恬淡。是的,时间的河流冲淡了我原有的执拗与偏见,因为渐渐地,我已经懂了。

篇二: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从小到大,我都有一个无法令自己解释的心魔——惧怕猛烈的关门声。这种恐怖心理有一段时间令我崩溃。

记得7、8岁时,每当夜晚来临,我都会坐立不安,每当安静下来,就会想象可能在下一秒就会有人把门大力关上,从而发出巨响。那时的我手足无措,就只会钻进被窝,用被子盖住头部,蜷缩一块,大口呼气,只希望这种恐惧消失。那时的我,被这个恐惧心理吞噬着。记得最清楚,有一次我实在无法让自己不去想这些,出现过自杀的想法。那时的我十分阴郁,十分难忍。这都因为那时的我不知道如何控制这种恐怖心理,只会哭泣。

慢慢地,我长大了。这种恐怖心理仍不消减,继续积攒在心头。但每当恐怖心理突然袭击我时,我不再像7、8岁时那样抱头痛哭了,而是马上打开电视看喜爱的节目。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恐怖,但当关上电视,睡觉时,这种恐怖心理便再蔓延全身,使我难以入睡,以至于整晚都处在焦虑的状况。这种看电视的方法,只能缓解恐怖心理,而不能使我打败它,那时的我仍没有方法抵灭它的存在,还不能有效地控制住心魔。

渐渐地,我上了初中,我变得更加活泼,开始与人沟通、交谈。而心魔慢慢地消散。但是好景不长,最近再一次出现。如今的我仍然十分害怕,重大的关门声仍会回环于脑海中,但是我变得更加沉着镇定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便会与家里人谈话或是自言自语,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一次,学心理的姑姑回来了,而我当时也处于这种恐怖、害怕的状态下,我便向她求助。她笑着对我说:“有心魔很正常。我以前就十分害怕窗边那截白色的窗帘,这让我想入非非,怕有坏人闯进来。但最终,我就会去洗手间洗洗脸,想一些快乐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敞开心扉与人交流,这种方法很有效的。”我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十分有道理。姑姑又说:“不要害怕,不要让心中的黑暗与不好侵噬体内纯洁的灵魂,要让光明与快乐占据上风。”这句话彻底点开了心扉,使我佩服。以后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与家人谈话分散注意力。如今,我控制了心魔,不会再让它扰乱我的思维,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开朗。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黑暗,这无法避免但能控制,突破心魔的枷锁,才能拥有光明的心灵。很幸运,我懂得了如何控制心魔。

篇三: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父亲,您就像一本书,书里的语言索然无味,其实是我读不懂那份深沉和伟大。

我上小学时,您背井离乡,去了省城工作,但您每个周末都会回来。车马劳顿,再加上工作的劳累,您每次回家都显得很疲惫,却从不在家人面前显现出来。可我却在您的房门外,悄悄地听着房里的动静,才知道您一到房里便睡着了。您平常一定没有休息好吧,这怎么会瞒得过我们呢?祖母更了解您:“儿啊,工作那么困就不用经常跑这么远回家了啊!”您却说:“娘,儿不累,儿要经常回家看您哩!”我不明白,您何必这样让自己劳累,您告诉我:“孩子,我都是为了这个家啊!”

慢慢地,我读懂了您的责任与担当。

您曾经带我去过一座大城市旅游,那里街上灯火通明,十分繁华。但在一盏路灯下,却有一个乞丐在行乞,真是扫了游客的兴!您却拿出一枚硬币,让我送给他。我却说:“何必这样帮他呢?他是个残废,也永远只是个残废!”您却猛然给了我一巴掌,狠狠道出一个字:去!”我脸上火辣辣地疼,眼里噙着泪水,走过去把硬币砸在那只破碗里。我们成了街上行人关注的焦点。您却毫不介意:“走!”回到宾馆后,我仍是闷闷不乐,您又说:“这有什么?我不是从你小时候就教你‘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你不去帮助别人,自己陷坑里就找不着法儿啦?”

慢慢地,我读懂了您最本真的善良。

我要上中学了,您觉得不能让我留在那座小城接受教育了,便把我和母亲都接到了省城来,让我到省城去上中学。我又不明白了,在家乡上学,认识的人又多,学费不高,学校里的开销也不大,何必要到省城上学呢?您又告诉我:“人不能鼠目寸光,我们为了您的未来,哪里会在乎这些钱?你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而不应该把理想埋没了。”

慢慢地,我读懂了您对我的期望。

父亲,您就像一本书,书里的语言五味杂陈,我只能像品咖啡一样,慢慢地、细细地读出其中的奥秘。然而我也明白,我只能慢慢地读懂一部分,又一部分,更深邃的内容,也许我暂时是读不懂了。

篇四: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岁月如溪,清风飘扬。我一直以为是你太冷漠,根本不关心。原来,只是我一直没读懂你的爱。

你总是沉默不语,我都不曾见你开怀一笑的样子。你长年奔波在外,我便与你相处甚少,所以感情也淡薄了许多。

那日,天渐黑,上完补习班的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带着不知名的哀伤,向公交车站走去。好不容易等来了车,在角落的位置上坐定,困意油然而生。不知何时,窗外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地雨点越来越大,逐渐模糊了视线,渐成了滂沱大雨。一路上,我如坐针毡,想象着下车后的狼狈模样。汽车摇晃着拐入了熟悉的路口,我动身准备下车,透过车窗,模糊的看到一个身影孤独地站立在冷风中,不停地在眺望,撑着一把浅蓝色的大伞。看到汽车渐进了,他笨拙地朝这边跑来,伞往上扬了扬,原来是父亲,寒风肆无忌惮的吹刮着他两鬓的白发。

父亲看见下车的我,立马眼前一亮,展开了紧锁的眉头,高举着大伞急切地冲过来,遮挡在我的上方,这还是那个冷漠的父亲?我有些迷惘了。父亲跑到我面前,来不及喘口气就接过我沉重的大书包,利索的跨在肩上,一边把我往怀里拉,生怕我被淋湿,还用他那粗糙的手给我暖手。我略显诧异,因为我触碰到的分明是一只冰冷的大手,父亲连忙要将手抽回,我下意识地攥紧了他的大手,他就拉着我的手往他棉衣里塞,好取暖。我悄悄的打量着他,一张古铜色的脸庞沾满了雨水,掩藏着接到我的喜悦,额头上的道道皱纹是他饱经风霜的见证,一双浑浊的眼睛深陷在枯黄的眼眶中,悠远而深邃,大而挺拔的鼻梁能看出曾经的强壮。微张着干瘪灰暗的嘴唇,表达着对儿子深深的爱。

我不语,回以一个灿烂的微笑。此时,空气中的温度在升高,心中的那块寒冰在快速的融化,留下了我们父子的坦诚相待。

我一直认为你对我从来没有温暖,充斥着孤独与冷漠。其实,是我一直没有迈出那一大步,去读懂你的爱。

望远处,窗透初晓,大地广袤无垠,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我知晓,这份温情值得我用一生去珍藏。慢慢地,我读懂了你的爱……

篇五: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又是伏案而睡的一天。窗外,汽车的呼啸声不绝于耳,自远处渐渐加大,到达鼎盛,而又剑锋急转,刹那间隐于红尘之中。一辆,三辆,十辆……每辆车的轰鸣都有细微的差别,我无法一一刻印在脑中。

细细回想,父母的唠叨贯穿了我的整个学习时光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它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出奇地一致,内容又大不相同。父母唠叨的话语,嚣张的蹦进我的耳郭,在我的脑袋中“大闹天宫”。大概是自知理亏,无论如何也要逃避父母的视线,大抵是用书遮着脸,低着头直勾勾的看着并不好看的瓷砖,一言不发等等。不论怎样,反正是各种样式逃避自己的缺点。等到实在躲不及时,我惊恐地看着他们,似乎不是那么“凶神恶煞”,但恐惧与委屈始终徘徊在心上,实在放不下。那种感觉让人压抑地挤不出话来,只得任凭它们不断吸收着每一个字贪婪地扩张以控制我的内心。这就是内心心虚了。

然后,这场“持久战”会到达顶峰,我会挡不住负面的情绪,一般会冲出“枪林弹雨”抱头而睡在书桌前。无边际的黑暗与汽车的咆哮似冰块般给我发热的头脑降温。然后便是时间的消磨将此事隐于时间的长河之中,我会把它其中的内容忘的一干二净。

唠叨不绝,批评不止。这样的戏码太多太多,一件,三件,十件……我也对此产生了麻木。唠叨又如何,批评又如何,我依旧我行我素。这一招不奏效了,父亲愁了许久,白头发在黑色中冒了出来,肾结石也多次作恶。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过来。他们在逐渐变老,我在渐渐长大,而且这速度快得惊人。他已经不能再拉着我开飞机,可以将我提到他的肩膀,做游戏了。而我,已与母亲同高,却心智不熟。身体健全而心智不全,我不甘心做这样的人。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是父母的挡箭牌吗?非但不是,还是爱的另一表现形式。唠叨的每一个字,都是家长的心血与期望淬成的。这里引用一下父亲的“名言警句”:我唠叨你,是作为过来人,已经走过一次坑了,不忍心让你再走一遍。那些建议,都满怀着爱,只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仔细分析这一句句唠叨,正如这汽车的轰鸣般。它喧闹不平,惹人烦躁。可是在你孤独无助时,他常伴你同行。

篇六: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上学,放学,日子过得重复、单调还有些压抑。我感觉生活如冰封大地上的一片冻土,如茫茫沙漠中的沙丘感觉不到多少温暖。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错了,只要放慢脚步,用心感受,“二点一线”式的生活中也充满了温馨。

阳台上有盆山茶花,母亲买来送给我的。我辛辛苦苦地照看了一个月,山茶花的花苞半个都没有出现,我怒了,将花搬到室外,让它自生自灭。后来,妈妈仍继续山茶花的照料。一周复一周,一月复一月,山茶花仍是那个样子。不知何时,我突然发现山茶花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小绿色花苞。慢慢地花苞变大了,露出红色的花瓣。慢慢地花瓣开始展开。这天清晨,山茶花全开了,我闻着山茶花淡淡的花香,心里莫名的一阵激动。

转过身,我看见妈妈在给我准备早餐,里面有一盘水果。我不喜欢早餐的时候吃水果,每次最多只会吃上一两片。可是妈妈仍旧每天给我备上一份不重样的水果。今天吃早饭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吃了一大半的水果,水果感觉更爽口香甜。晚上回家,只有我家门口的灯像往常一样亮着。灯光看上去那么的温暖。刚到门口,门就打开了。妈妈不说话站在那里,妈妈用她那独特的“一缕花香”感染着我,原先只是我没有发现也没有去感受。母亲默默地付出着一切,从来不多说什么,不是只有白发爬上脑门的才是好母亲,为儿女默默付出自己青春的更是好母亲。

此后,我每天回家,都能闻到这股芬芳的花香,我知道这不仅是花香,更是母亲爱的写照。在角落里开了又凋落,不要求回报。这么多年来,一直觉得比起我本人,妈妈更关心是我的成绩,对妈妈的态度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可妈妈也不吭声,用她那爱,包容着我,爱着我,此时,这花香已经烙印在我心上。

我慢慢懂得,母亲要的不是我的孝敬,而是我能快乐地成长,我慢慢长大,母亲也在慢慢变老,二代人的连接处,那窄窄的楼梯那是那无数温暖的光阴。

人生有太多的爱在等着我们去感受,我们不要只忙着追赶,而忘了停下来,慢慢地用心去感受这一切。把眼睛睁开,捧一股清泉,采一束鲜花,那种温暖就在你身边。

篇七: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自小生活在爷爷家的乡村小院里,没有城市里的热闹,可院里的一草一木,寂静无言,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在岁月流转中,慢慢地懂了。

我喜欢春天里的百花争艳。小院里,有粉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把简朴的院子装点得热闹。对儿时的我来说,这无疑成了最美好的乐园。美丽的花朵是我眼中的珍宝,追朋逐伴的蝴蝶是我的密友。可院子里的那棵又枯又矮的梅树,没有发芽,更没有花朵,枯瘦的树皮像年仅花甲的老者,好像停止了呼吸,只剩一个皮囊。静立一隅的梅树或许在沉思,或许在悲叹,但我与她毫不相干。

我喜欢夏日的绿色波澜。夏天来时,小院脱下绣花衣,换上了绿色正装。硕大的树冠在夏风中摇晃,似一把扇子;肥大的叶子,在阳光下铺展,似一把巨伞。有树的庭院,夏天便也多了一些柔美。每每我将视线移到那棵树上,便觉得她太于这世界格格不入了:一身硬枝,又枯又丑,几乎看不到什么让人欣赏的地方。我也曾向爷爷建议,砍掉她,种一棵更漂亮的树。爷爷却说,她没有死,无时无刻不在从地下吸取养分,只是时候未到罢了,她需要的是时间。爷爷的话,我不懂;爷爷的坚持,我无法改变。枯瘦的梅树,不再与我相干。

树上的叶子掉了,秋日的凋零使我厌恶。在接下来寒冷的冬季中,我将自己囚禁在暖房里,不再出去。一个下雪的早晨,我被一阵独特的香气唤醒。匆匆开窗。天哪!无数朵娇小的梅花正争着从枝干里钻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猩红的花蕊,那么可爱,那么俊美。寒雪纷飞,梅花绽放,美艳如画。

我惊叹于枯梅的神奇力量。一向默默无闻的梅花,为什么要经历四季漫长的考验,才能释放醉人的芬芳,换得美丽的妆容?看着我一脸困惑,静默不语的爷爷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呀,生活不是一步登天,凡事都要有一个过程。只不过需要你舍得花时间,做准备罢了。”

我深深体味着爷爷说的话。慢慢地,我懂了。这不与百花争春的梅花,聚集了四季温暖时光,拥抱过夏雨的热情,沐浴过秋风的清爽。经得四季苦,换来一身香,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慢慢地,我懂了,默默准备是一种智慧。学会欣赏一树枯梅,学会准备一身力量,即使天寒地冻,梦想也终会迎春开放!

篇八: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蝴蝶会慢慢懂得采蜜时,虽辛苦却是幸福的;鸟儿会慢慢懂得飞翔时,虽危险却是自由的;孩子也会慢慢懂得,父母虽严厉,却是爱我们的。

小时候,我特别讨厌爸爸,我不管做什么,他都看不顺眼,对我特别严厉,

六岁时。六岁时的事情很多已经记不清了,有一件事却历历在目。一次,我们一家去公园玩,那时候我还很小,在公园里蹿来蹿去,东跑跑,西看看,喊也喊不住。可一个不小心,我便乐极生悲,摔了一跤,我一下子趴在了地上,膝盖处传来一阵阵刺疼,便哇哇大哭起来。爸爸看见了,只是看了看我摔的地方,确认没什么大事后连安慰都不带一句,态度强硬地说:“自己尝试着站起来。”我只好自己努力从地上爬了起来。从此之后,我便知道摔倒了没有人能扶我,我只能自己站起来。

那次之后,我不止一次地埋怨爸爸,埋怨他从来不给予我别人家那样的宠爱,什么事都让我一个人承担。

可我对爸爸的厌恶,却在成长中慢慢发生了改变。

十二岁时。十二岁了,我离开了小学,开始了寄宿的初中生活。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的保护,大家都很不适应,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自己套被套……离开了父母的保护,责任都得一个人承担,这让同学们都很不适应,我也如此。

一次我给家里打电话,我向妈妈“控诉”了我在学校的种种不适应,并希望她可以来学校帮帮我,可说到一半,爸爸便抢过了电话,冷冰冰的对我说:“你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话可以去学呀,别总是依赖父母。”我挂了电话,心中感到十分委屈,却也只能自己去学着做了。

过了几周,我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当别人还只能在妈妈的帮助下套被套时,我便可以自己一个人套得又快又好,老师还专门在家长会上表扬了我的独立。她表扬我时,我不禁看了一眼爸爸,却惊讶地发现他嘴角居然挂着一丝自豪的微笑。

慢慢地,我懂了,我能适应得这么好,是因为爸爸从小对我的“训练”,我从小就知道,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知道不去依赖别人,为自己买单。

慢慢地,我懂了,爸爸的微笑是因为她终于将我培养成了一个不去依赖别人的人,他很爱我。

我终于懂了爸爸的爱。

篇九: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杨子妍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小学二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曾在课上声情并茂的朗诵这首诗。那时的我,还太稚嫩,听不懂那诗中讲的是什么,也看不懂我老师湿润的眼眶。我只隐隐约约的觉得这诗有些难过,有些渗人。

回家后,我把这首诗背给母亲听,满心期待的等候着母亲的夸奖,可我只等到了母亲的一声叹息。我仰起头看着母亲,她望着窗外,好似看向很远的地方。我摇了摇母亲的手臂:“妈妈,怎么了?你怎么和老师一样呀?老师今天读完诗也是这样子。”母亲笑了,那笑苦苦的,一点也不好看。“你以后就懂了。”母亲摸了摸我的头。

疑惑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便跑去问外婆。“外婆,妈妈和老师怎么听到《乡愁》就怪怪的呀?”我倚在外婆怀里。外婆长叹一声,眼神有点迷惘:“乡愁啊,可是每一个身处异乡的人儿心里的结呢……”我还是不懂,在外婆耳畔追问着。外婆却只看着前方,半晌才说道:“你慢慢会明白的。”

带着疑惑,我渐渐的成长。偶然听到这首诗时,也会思索一番。

后来,我参加了一个夏令营。那个地方不远,开车就几个小时,可就在第一个晚上,我听着身旁同伴的呼吸声,难以入睡。我克制不住地想起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想起外婆、父亲的笑脸;想起故乡人来人往的街道,想起早已看腻了的那片天空……故乡的人,故乡的事都变得无比可爱了起来。我忽然记起了那首《乡愁》。我终于明白了老师、母亲、外婆听了诗后“怪怪”的表现,那是她们远在他乡的怅惘。我终于明白了乡愁的滋味。

慢慢地,我懂得了乡愁的酸涩;慢慢地,我懂得了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我后来才懂得,余光中笔下的乡愁,远比自己所知的沉重。当余光中独在异乡,困于台湾时,他的急切的焦虑,是不是烧灼着他的心?当年,浅浅的一湾海峡,犹如万丈深渊,将多少华夏儿女与亲人、与故乡隔绝。这首短短的诗,汇聚着他们一份份的乡愁,勾起每位“异客”的思绪,勾起每个游子的思念。

慢慢地,我终于懂了。这首诗讲述的是游子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更是华夏儿女们剪不断的爱国情怀。

篇十: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像一杯苦涩的清茶,受过先前的苦,直到现在,才慢慢回甘。——题记

黑暗中有一束光倏地出现,照亮位于舞台中央的自己,和周围寂静不相符的是自指尖流淌清越筝声,或仰、或俯,氤氲灯光中,仿佛又和五年前那个怯懦的自己融为一体……

“快点吃,吃完送你去上古筝课,”扔下这句话,你便忙碌地去收拾东西,我蹶着嘴,不情不愿地跳下椅子,搁了碗,又要上课!望着雕花的“大物件”,却觉得还不如一节烂木头。上了车,你照例询问我是否已练熟,谱子是否会背了,我嘴逞强,心里却虚得厉害,只求过会老师能让我开谱弹。

天不遂人意,瞧着笑吟吟的老师一把拿走谱子,一阵恐慌漫上心头,硬着头皮刚弹三个音节,和煦的老师却变了脸色,一顿训斥过后,我懦懦看你一眼,你与老师道歉着,面上无虞,可手却握紧。

忘不了你拿琴弦打我的情形,第五根细长一抽一条细痕,第二十一根结实粗硬一挥一条血痕,我哭嚷着你却面无表情,爸爸看不下去冲进来要砸掉古筝,我看着雕花,泪光中浮现出当日选古筝的情形,你开口了,“是她自己选的路,就是后悔也不可能了。”怒火平熄对上的是你不忍的目光。我偏头却看见你鬓角的白发,浑身一震,这才意识到你陪我一起学习古筝已三年时光。

往事浮上心头,想起春光明媚秋叶纷纷时你爱听《康定情歌》,我便拼命练习为你奏响,也忆起夏雨连绵冬日大雪,你送我去上课落得满肩风雨,所有的所有不过多年前我说的一句:“喜欢古筝,”你便毫不犹豫的陪我一起,我呆呆地望着白发,昔日快乐已成为忧愁,而我,是时间的帮凶。

一回头,三年已逝,不再因练琴而烦闷,从前的劳累和艰难换为一个个奖牌,一张张奖状,一座座奖杯摆在眼前,亲朋好友的夸赞,老师的惊叹,我终于让烦闷下你眉头,骄傲上你心头。

“叮——”我从回忆中脱离,双手轻抚上筝抹、拢、捻、挑行云流水一套完成,我知道结果已现,结尾、收声、鞠躬,看见台下的你朝我点头微笑。踏着一地掌声,携着五年成长的自己,朝你走去。

“不能见什么爱什么,抓住心中最渴望的去努力获得成就,那个是最珍贵的。”从五年前那个摔琴夜晚,直至现在,我才慢慢明白了。

像一口好茶,先苦涩味觉麻木,到现在回甘一片清明,我终于懂了……

篇十一: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随着抗疫之战渐入尾声,网课也考验着养有神兽的每一个家庭。而在这场痛苦的拉锯战中,我对母亲也经历了从误解到理解的过程。

昔日里,妈妈在我的印象中,是活泼开朗的,她是我儿时“疯乐”的玩伴儿,是我成长中吐露心声的“知心朋友”,家中时常飘荡着她最拿手的“跑调歌”,驱散了我们心中的烦恼,即使打着瞌睡也要陪着我熬到半夜,从没有过一丝烦躁,常开玩笑帮我减压,我也为有这样充满喜感的妈妈倍感幸运。

而疫情到来的网课学习,使妈妈前后判若两人。网课第一天,就准时端坐在我的身边,此时我的手脚、坐姿、态度都不令她满意,往日的欢声笑语也都一扫而光,严肃的表情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适应,偶尔的休闲放松,妈妈又恢复了以往的温和,这使我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上又多了一层迷惑和不解。究竟哪一张面孔,才真正属于我的妈妈呢?

疫情在继续,爸爸被调出执勤,冷清的家中,我和妈妈的关系更加紧张。开始对她心生厌恶,不断地挑战她的权威。这天,我正在写作业,她一如既往地在一旁“垂帘”,手中轻轻擦拭着桌上的水杯果盘,而目光却从未离开过我半分,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吼道:“你别在桌旁烦我了,快出去吧!”她猛然抬起头,怔怔地看着我,眼中闪出一丝复杂的神情,我也准备好迎接“狂风暴雨”的来临了,出乎意料地是,他只是重重叹了一口气,低垂着头,缓缓地走出了房间。我心中生出一丝得意。

那个清晨,被隔壁声音吵醒了的我又看到了在厨房缭绕的水蒸气中忙碌的妈妈,这时,她向屋中望了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对呗!我也是对我儿子严格了,营造踏实的学习氛围,他都不习惯我这个样子,我也担心他上火呀!这孩子……”她的脖子也因夹紧手机,而略显僵硬。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看似冷漠如冰,其实内心炽热如火,而且对我的那份爱丝毫未减。

今早的饭菜格外香!

网课仍在持续,严厉的妈妈在我心中仍然冷若冰霜。而我这已经习惯了冰冷和坚硬,因为我已经慢慢地懂了,您无论是宽容还是严厉,对我的爱一直都不会改变。我也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而那个曾因顶撞您而生出胜利之感的孩子,又怎能不感到惭愧呢?

篇十二: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我走出说书馆,老先生的身影还在脑海中回荡,我的内心满是敬佩,时光不再,而那执着与坚守却亘古长存,并给人带来一些顿悟与思考。

儿时,家旁有个说书馆,那是我最爱去的地方,油光发亮的红漆大门常年打开,进门便是正厅。每每进去,人满为患。人们或是追忆上一回的结尾,或是猜测下一回的发生,人声鼎沸,有一番争吵也是常事,但当老先生从幕后探出头来时,倏然安静。

老先生是这儿的名嘴,我也最爱听他的书。他有件红色的长袍,衬得他越发的精神,他总会环顾四周,轻踱至案边,满意地一笑,一挥袖,一扬头,带我们走进说书的世界。我会随他看曹刘争霸荆州;我会随他看黛玉葬花园中;我会随他看岳飞挥师北上;我会随他看杨家精兵神勇……如痴如醉,半梦半醒之时,“啪”惊堂木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老先生带着得意的笑踱回后台,留下我们意犹未尽。

而这转瞬,多年已过。各种电子书、有声书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终生没有寻到记忆中的声音,我带着儿时的情思,回到那里。

红门已破,紧闭不开,我轻轻地推开,“吱——”那是岁月的声音。正厅不见往日辉煌,十座九空,我的心中怅然若失,坐在最前排等候开始。

老先生从幕后探出头,他脸上的期待悄悄化作了失落。他慢慢地踱至前台,红袍早已陈旧,暗淡无光,他也老了,脸上早已悄悄爬满了皱纹,白发银丝也生了出来,而他仍是满脸笑意,精神焕发,一挥袖,一扬头,带我们走进那熟悉的世界,看悟空降妖除魔;观诸葛巧借东风;听东坡乌台冤案;闻赤兔腾空嘶鸣,只是这嘶鸣中少了往日的雄浑。

我轻叹口气,先生老了。

这时我听到邻座低语,“这三十年如一日的,不容易啊……”

我的心猛地一颤,抬头看向老先生,人已老,袍已旧,但神色不曾改,仍是那么认真,动作张弛有度,声音抑扬顿挫。到老先生惊堂木一响后,那踱步间,竟有一个踉跄。

我的心中满是敬意!

走出说书馆,内心满是感动,我慢慢懂得了,是什么引领着老先生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择一事,终一生!时光虽悄悄沉淀,但那永世不变的,是敬业,是传承,是我泱泱中华的文脉情思。

篇十三: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间隙,柔柔地洒了下来,映在了地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光斑。一阵风吹过,树叶随风起舞,光斑也和你玩起了捉迷藏,若影若现。往事,一一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哇……”伴随着一阵啼哭声,我的妹妹出生了,她很小,小的十分可爱,一双肉嘟嘟的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见到我,她伸出双手,在空中挥舞,对着我甜甜的笑。

那时,我经常抱着她到处转,待她长大了一些后,她便总是跟在我的后面,左一句姐姐,右一句姐姐,每次和朋友一起出来,她总是跟在我的身后,久而久之,朋友们便都知道了———只要有我的地方肯定有我妹妹,有我妹妹的地方一定有我。

可是,不知是怎么回事,我总是嫌她烦,也不愿她老是跟在我身后,为什么呢?

啊~我知道了,因为她抢走了原先妈妈对我全身心的爱。因此,我恨不得她消失在我的面前,直到那以后…………我懂了…………

“姐姐,姐姐,你要去哪儿?”妹妹一如既往地跟在我身后,问这问那,“你烦不烦啊!走开啦!”妹妹也不恼,只是笑了笑,继续跟在我身后。

“你来啦!”同伴见到我,笑着说,往后一看,他的笑意更浓了,“你妹妹又跟你来了呢!感情真好!”面对他的话,我只是嗯了一声,“今天玩什么?”“打水漂。”说着他便地给了我几块轻巧的石子儿,我俩兴致勃勃的玩了起来,却丢下妹妹一人,石子儿一会儿便用完了,妹妹见状便自告奋勇要去找石子儿。可当她回来时,手中却捧着一块砖头,我站起身,正准备数落她一顿,却只见她被石头变了一下,重心不稳掉入河中…………我顿时慌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急得团团转,我想跳入水中救她,奈何我又不会游泳!怎么办?怎么办?到底怎么办?忽然,一位保安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急忙呼救,他见状,义无反顾地跳入了水中,救起了妹妹。我们道了谢回到家,我哭了,我以为我要失去她了。“以后不准去河边了!听见没有!”“嗯。”看着她苍白的脸,我的心隐隐作痛,我要保护好她!

慢慢地,我才懂,妹妹的位置无可替代。有时,失去了才明白,可是有的东西失去了便不复存在了。

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吧!不要留有一丝遗憾!

篇十四: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世间有些东西,它没变,变得只是我们。世间的那个我,随时光成长,学会承担。慢慢地,我懂得了那一杯咖啡里的承担。

小时候的记忆里,咖啡香是浓郁的巧克力,从鼻腔悄然拜访,一路向下,淋在心头。

我爱惨了那香浓,几番想要畅饮,却又被父亲笑着拦下,“你还小,咖啡苦你喝不了。”

看着父亲关切着我的温柔眼神,我不服,也不解,咖啡闻着那么香那么甜。

时光它同咖啡一起被饮尽,我在时光的洗礼下,不得不开始经受咖啡的洗礼。

“你不能老犯困啊!实在撑不住就喝咖啡。”父亲递过一杯咖啡,满是关切。

我看着父亲递来的咖啡,心理喜悦极了。一把接过散发着香气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瞬间攻垮我的表情。

好苦啊!我心里呐喊着,印象中咖啡的美好早已弃到九霄云外。可因学业的缘故不得不天天与咖啡打交道,苦涩在心中翻涌。

“我不想喝咖啡了。”我抱怨。

“咖啡其实挺甜。”父亲用极其矛盾的话回答。

我与咖啡后来一直结为冤家,我讨厌他的苦却又离不开他。我与他互相折磨直到一个深夜。

我极少夜间起床夜行,却在那一个夜晚的偶然惊醒后被灯火通明的书房吸引。透过门缝,我看见父亲坐在桌前,桌上厚厚的资料挡住了他大半个身子,一旁的签字笔已经换了笔芯。

父亲喝了一大口咖啡,品味着揭开了他紧锁的眉头。他咽下后再将头埋入资料。

我出了神,恍惚间发现父亲注意到了我。

“还不睡。”他喝了一口咖啡。

“你不也没睡。”我回答,“还喝这玩意。”

“只有咖啡能让我继续努力,只有继续努力才能让家更好。”他笑,“还有比这更甜蜜的吗?”

“你又为什么喝呢?”他问。

我默不作声,轻轻退出了房间,饮下一杯咖啡,拿出书。为了努力,为了甜蜜未来。

慢慢地,体会了咖啡的苦,也明白了其中甜。小时候的不解融在了咖啡里,被我一饮而尽。

我懂了父亲说的苦是味觉,是过程。父亲说的甜,是责任,是结果。慢慢地,我懂了,因为人的成长,才需要一杯咖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越要去承担那种苦,才越能感受到它的甜。

这样,随时光,在咖啡里,慢慢地,我懂了。

篇十五:慢慢地我懂了作文

你说,“要多多背诗。”我记得那时还无法理解“诗”为何物,总是胡乱应着。就见你拿着一本《声律启蒙》,逮住我想要下楼玩耍躁动的心,一下一下拍着手,说着我不懂的东西。“云对雨,雪对风,大陆对长空。”那个时候我刚会学舌,久而久之记住了不少。

但我不懂,文为何物,诗更难悟。放弃诵读时看你严厉的神色,小小的灵魂绞尽脑汁思考为什么要背这些。你说:“要多背一点,你还小,你不懂。”是,我的确榆木脑袋一个,不懂诗,也不懂你。

上了学。你说,:“现在学校固然学诗,那姥姥也要让你背诗。”我当时的怨念直冲云霄惊飞鸟。满头雾水地跟着你,一字一句地认,’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错了!不读原音,这里和催促的催时一个音。”我对这些晦涩难懂的句子简直烦到了骨子里,每每看到它们,我都忍不住问:“为什么要背?”

你说,“为了让你以后可以做一个文人,才情与文思齐飞,文笔共雅正一色。你不懂,以后大了会明白的。”

随着年纪升高,很快我就尝到了甜头。语文测验中让写赞美老师的话,我隐隐记得你说,“他把感情比成蚕和蜡烛哩。”哪想落笔封神,因为一句诗成了语文课代表,我开始自主背诗。

我的日记从“为什么要背”“有什么用”转为对你让我背诗的感激。我渐渐迷上了。你说:“现在懂了一点,时候未到,你也自己多背背。”我于是为了探求你的目的整日摇头晃脑。

当文字素养考试比别人多了二十来分,当我站上诗词比赛领奖台,当我在写作时文思泉涌,我懂了。你之所以让我背诵经典,是为了我在看到长江想到的不是“哇”,而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了我在看到钓鱼岛时件时第一时间不是骂、打,而是辛弃疾、文天祥,为了我在作文时不“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懂了,那些小时候生涩难懂,生撕硬嚼吞下去的古籍,终有一天会在人生的某个时段豁然开朗,会有“尽日灵风不满旗”的迷幻乍现。他们在我的思想里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如你所言。

以后总会懂的。

是的,我追随你的步伐,在古籍里驰骋,一撇一捺都是对文化的迷痴。我在背诵经典中读懂世间百态,也在琅琅书中读懂了你。

慢慢地,慢慢地,我在豁然开朗中等待天光乍现。